信息技术老师考试专业知识与能力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现代化,因此,计算教师必须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要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准备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及时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基本管理知识是确保机房正常运行的保障,让我们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内高效、有序、合理、规范使用计算机的目的。

能力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把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对计算机各种新技术的产生、现状和发展的介绍,通过计算机和图片演示,组织参观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成就。

介绍国内外计算机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引入电脑游戏,当然玩不是目的,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时,我们可以在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一些旧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想中看,看中动手,动手中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拓创新能力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这一特点,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已跟不上形势,所以我们要勇于把一些新的计算机业界动态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怎样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 学校机房一般都已初具规模,每个学生在上机时都能有一台独立电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服务器的操作来边演示边讲解,同时也可以获取控制学生机的屏幕、键盘等信息来观察学生的情况。教师还应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来提高课堂效率。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现代化,因此,计算教师必须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要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准备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及时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基本管理知识是确保机房正常运行的保障,让我们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内高效、有序、合理、规范使用计算机的目的。

能力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把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对计算机各种新技术的产生、现状和发展的介绍,通过计算机和图片演示,组织参观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成就。介绍国内外计算机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引入电脑游戏,当然玩不是目的,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时,我们可以在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一些旧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想中看,看中动手,动手中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拓创新能力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这一特点,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已跟不上形势,所以我们要勇于把一些新的计算机业界动态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怎样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

学校机房一般都已初具规模,每个学生在上机时都能有一台独立电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服务器的操作来边演示边讲解,同时也可以获取控制学生机的屏幕、键盘等信息来观察学生的情况。教师还应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来提高课堂效率。

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高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去复习。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5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3科;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5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3科;

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相同的。

面试考试大纲分为三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

4.我想考信息技术的教师编制,想问一下专业知识具体考哪些方面

公办在编教师的招考一般分两批,提前批和教育局统招。

提前批是学校在教育局、人事局及财政局的监督下自主招聘,这样可以招到学校想要的老师。提前批偏重于教学技能和学科能力的考察。

教学技能主要通过借班上课、说课和微型课进行,学科主要是学科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等。教育局统招的话一般考试比较麻烦,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之类的理论课,然后还要考教学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地方没有提前批招考,都是过年三月份到六月份这段时间教育局统考。祝你考试顺利,更多详情可以加入我们的知道团队:信息技术互助团进一步讨论/team/view/%E4%BF%A1%E6%81%AF%E6%8A%80%E6%9C%AF%E4%BA%92%E5%8A%A9%E5%9B%A2。

5.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考试什么

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1)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2)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2)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 (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析教学案例。(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1. 课堂学习指导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 (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2)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 (1)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四) 教学评价1.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科学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

6.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能力怎样考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中学阶段相应学科的运用、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考试大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基本包含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

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4个学科。

7.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专业知识考哪些

我们的老师就是一烂角色,只要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就可以了。连教材上都是画图啊,怎样上网啊 。不过,网上搜一下也好,上面都是基本题。我复制下来了一、选择题24个题(24)

1、mp3不仅可以听歌还是一个(可移动硬盘)

2、粘贴快捷键是(ctrl+v)

3、在打开多个窗口情况下,活动窗口和其他窗口的区别是(标题栏为蓝色)

4、控件上有(……)能出现对话框。

5、Word中的剪贴版可以复制几次

6、在编辑文件时突然断电,刚写的东西丢失了,我们非常后悔,那在编辑文件时文件暂时存储在什么地方Ram

7、word 中红色的波浪线是指(拼写错误)

绿色的波浪线是指(语法错误)

8、a1为1,b1为1,c1为1,d1为1,f1为0,e1输入sum(a1:f1)结果为:

9、幻灯片在浏览时什么情况会停止浏览。A:修改文件时

b:删除文件时 c: d:

10、计算机中内存最小的文件是(记事本),比如安装程序时关于安装说明等。

二、判断题14个题(14)

发送邮件时可以连同一个文件夹发送,

邮件可以发给多人,多个地址用分号或逗号隔开。

三、简答(12)

1、什么叫搜索引擎?常用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的方法。

2、网址和域名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4、论坛中的信息和电视、报纸的信息,你更相信哪个,并举例说明理由。

四、根据附加内容写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28-34页,上网时遇到喜欢的内容如何使用收藏夹。

———————————————

以上是去年的,都是计算机基础知识里的。

三、简答(2×8=16)

1、泡沫排序法

2、计算机的五种硬件及功能

四、分析(1×10=10)

c语言编程——排列大小

———————————————–

今年的又加上了C语言和数据结构,多看看课本的例题。

8.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什么啊

全国统考,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内容:(一)学科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1)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2)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2)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1)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析教学案例。(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1. 课堂学习指导(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2)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1)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四) 教学评价1.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科学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2.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1)能够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