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专业知识

1.骨盆有哪些类型

(1) 女型:为女性正常骨盆,最常见。

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 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 大于10 cm,有利于胎儿的娩出。

(2) 扁平型:骨盆上口呈扁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径。耻骨弓宽, 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形,故骶骨短而骨盆浅。

(3) 类人猿型:骨盆上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骨盆 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 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4) 男型:少见,又称漏斗骨盆,易造成难产。

2.骨盆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尾骨和骶骨连接而成的环,因形状像一个脸盆, 因故得名。

骨盆主要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时保护子宫和膀胱,在怀孕初 期,也保护正在成长的胚胎。构成盆状底部的是一层肌肉,称为骨盆肌 肉。

骨盆肌肉分为两层,即较内部的一层与外部的一层,由耻骨连接至尾 骨,并穿过两边的髋骨。 在这些肌肉中,共有3个出口。

一是由膀胱延伸 出来的尿道出口,位于前方;一是由子宫延伸出来的阴道口,位于中央; 另一个则是由大肠延伸而来的肛门通口,位于后方。 骨盆是生殖器官的所在地,它的大小与妊娠、分娩有密切关系。

因为 骨盆是胎儿娩出的必经通道,因而其大小、形状对分娩有重要影响。 一般 来说,正常女性骨盆较男性盆宽而浅,有利于胎儿娩出。

女性在生产之 前,常常要做骨盆测量,这就是通过了解骨盆某些径线的大小,以推断产 道的大小,从而判断产道大小是否正常,胎儿能否正常娩出。 除此之外,骨盆还具有传递重量支持和保护盆腔内器官的作用,无论 是站着还是坐着,骨盆都支撑着盆腔内的脏器,如膀胱、子宫、卵巢等, 使得这些器官免受损伤。

平时我们穿裤子,不易滑脱,也是因为腰带拴在 盆骨的双侧骨上,否则,则难以系稳。

3.女性骨盆分几种

根据骨盆形状,女性骨盆分为4种类型: 1。

女型(gynecoid type):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

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我国妇女占52-58。9%。

2。 扁平型(playtypelloid type):盆骨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横径大于前后径,盆骨侧壁直,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形,故盆骨浅,较为常见,我国妇女约占23。

2%-29%。 3。

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 :盆骨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盆骨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类人猿型骨盆较其他类型深,我国妇女约占14。 2%-18% 4。

男型(android type)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腔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

7%。

4.骨盆是什么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形状如盆,故称为骨盆。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和保护盆腔内脏。它分为上部的大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两部分。

大骨盆两侧均以髋骨的髂翼为界,前方无骨性成分,展开的髂翼承托着肠管。小骨盆具有完整的骨壁,其腔内有膀胱、直肠。

对于女性而言,骨盆还起着保护子宫和阴道的作用。骨盆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因此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并进行力的传递。

骨盆也可以分散由下肢传来的支撑反作用力,减缓对胸腹腔脏器和脊髓的震动。 骨盆是连结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桥梁,它的构造像拱门,而大腿骨就像门柱。

骨盆有4个关节连接身体其他部位,这样各部位才能做细微的转动。骨盆位于身体的中段,它是脊柱的地基,当地基稳固时,脊柱就不会倾斜,同时上半身的重量也借由骨盆传递到下半身的两条腿,因此当骨盆不正时,所有骨骼都会受到影响。

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约在10岁后随着性成熟而逐渐显露。 男性骨盆狭长,呈漏斗状;女性骨盆宽而短,呈圆桶形,适应于女性的妊娠分娩。

女性骨盆发育不良或患软骨化症等常可导致骨盆畸形,会造成分娩困难。 骨盆骨折是男性常见疾病。

多由车祸、塌方、房屋倒塌、强烈的肌肉收缩或直接暴力引起。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较多,如损伤髂内外动脉或静脉,形成腹膜后血肿、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等。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