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脑血管的专业知识

1.我想了解心脑血管的疾病预防知识,有哪些预防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锻炼、平和心态、规律用药、定期体检。

合理膳食主要指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限盐6g,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例如苹果、桔子、香蕉等,荤素搭配,适量吃粗纤维食物,改善饮食结构;锻炼需要保持中等强度量,每天坚持半小时,例如快速跑步、游泳或者羽毛球等锻炼;脾气容易暴躁、激惹、易怒者,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需要维持心境平和不宜过于生气、激动或者悲伤;若是已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需要规律用药预防与治疗,有烟酒嗜好者需要积极戒除,同时要合理作息,避免熬夜。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4个要点是什么

首先,必须戒烟。

这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因素,而且事实证明,无论从何时开始戒烟都不晚,肯定获益匪浅。有数据证明,戒烟15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不吸烟者比较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其次,拥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少吃盐及油炸食品,远离饼干、薯片等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芒果、木瓜、葡萄、柚子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少吃红肉多吃鱼,特别是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

再次,坚持运动,控制腰围。久坐对健康不利,保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像跑步、散步等,以有效控制体重。

最后,保持开朗的好心情。即使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也要学会宣泄,懂得随时为自己减压,让生活“慢”下来。

3.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 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4.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北京市死亡人口的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病所致。

但令人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其实心脑血管病也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小从早做起。

家长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体重,使他们保持标准体重。如果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则须采取措施,限制饮食,督促孩子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

而对于成年人来讲,保持标准体重也很重要。高血压的第一发病危险因素是肥胖,限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人在平时的膳食中营养的摄取必须足够,但又不能超量。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应适当。

目前较公认的三大营养素合理的热比应是: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占总热量的60%至70%,蛋白质占10%至15%,脂肪占20%至25%。另外,低盐高钙饮食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每人盐的摄入要控制在6克以下。但目前我国每人每日食盐摄人量平均为10克以上,这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此外,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对预防心脑血管病也是十分有益的。延伸阅读: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成分均衡且丰富为什么要注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钙与心脑血管。

5.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合理的膳食搭配 要粗细搭配。

食物多样化,粗细粮可互补;另外,粗粮与副食搭配,粗粮内的赖氨基酸含量较少,可与牛奶等副食搭配补其不足。荤素合理。

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等,多食水果,低脂奶制品;多食用动植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能保证身体生长发育所需地氨基酸。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时刻关注体重 肥胖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想要心血管健康,应参考BMI值适当控制体重。

2、要进行规律运动 要进行规律运动: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消耗体内多余热量,促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达到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 3、适当的心理调节 保持轻松愉快心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4、劳逸结合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起居有度。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适当地调节精神状态,在长时间工作后,可通过做体操、散步等方式来放松。

5、戒烟少酒 吸烟被证明是脑卒中、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6.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 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