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的专业知识
一、科学知识:1.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绕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4.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5.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收化学能。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9.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0.课本第62页的漫画,能量是这样转化的: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1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12.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
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13.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14.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15.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二、科学探究:1.下面是601班的同学做电磁铁的两次实验,通过下列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次实 验 线圈匝数 10 20 30 第二次实 验 电池数 1 2 3电池数 1 1 1 线圈匝数 10 10 10吸的铁钉数数 8 9 11 吸的铁钉数 8 14 182.实验证明: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用指南针检测: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我们可以判断这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同样,铁钉的另一端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南极相斥,这说明这端是电磁铁的南极。
这样做,我们就测出了铁钉电磁铁的钉尖、钉头各是什么极了。3.实验证明: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吗? 问题: 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4.实验证明:电磁铁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2.小学科学的专业知识
一、科学知识:1.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绕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4.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5.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6.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收化学能。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9.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0.课本第62页的漫画,能量是这样转化的: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1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12.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
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13.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14.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15.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二、科学探究:1.下面是601班的同学做电磁铁的两次实验,通过下列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次实 验 线圈匝数 10 20 30 第二次实 验 电池数 1 2 3电池数 1 1 1 线圈匝数 10 10 10吸的铁钉数数 8 9 11 吸的铁钉数 8 14 182.实验证明: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用指南针检测: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我们可以判断这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同样,铁钉的另一端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南极相斥,这说明这端是电磁铁的南极。
这样做,我们就测出了铁钉电磁铁的钉尖、钉头各是什么极了。3.实验证明: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吗? 问题: 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4.实验证明:电磁铁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3.小学科学总复习所有的 答案和题目
一、植 物一、判断1、( )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 )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3、( )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 )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5、( )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 )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7、( )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 )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阳光。9、( )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 )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11、( )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 )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13、( )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 )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15、( )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 )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17、( )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 )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19、( )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 )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21、( )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 )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23、( )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的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伤24、( )把种子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就会发芽生长。
25、( )所有的植物生长都需要有充足的阳光。二、选择26、下列植物中,属于草质茎的是( )。
A、水杉 B、葡萄 C、甘薯 D、爬山虎27、茎卷须攀附着别的物体上升的茎叫做(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援茎 D、匍匐茎28、我们用扦插的方法来种葡萄,主要是因为葡萄的茎具有( )。
A、贮藏作用 B、输送作用 C、繁殖作用 D、光合作用29、一生要经过发芽、出苗、现蕾、开花、结铃、吐絮这几个过程的植物是( )。A、水稻 B、棉花 C、苹果 D、小麦30、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
A、根毛 B、叶柄 C、气孔 D、导管31、用镊子解剖白菜花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镊子要夹住被撕部分的( )。 A、上部 B、中部 C、基部 D、边缘32、植物用茎和根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 )。
A、种子繁殖 B、营养繁殖 C、出芽繁殖 D、分裂繁殖3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仙人球是一种不需要水就能生长的植物 B、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所以植物的生长环境都是相同的 C、在不同环境中的水稻,生长情况是不同的 D、只要保持水分的充足,水仙花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生长34、丝瓜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援茎 D、匍匐茎35、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无籽瓜子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36、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37、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桃花 B、油菜花 C、黄瓜花 D、玫瑰花38、森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是因为树叶进行了( ),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去的缘故。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蒸发作用39、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清洁新鲜,是因为树叶进行了( ),向空气中放出氧气的缘故。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蒸发作用40、水稻的生长过程,正确的是( )。
A、发芽、出苗、拔节孕穗、分蘖、抽穗、结实B、发芽、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结实C、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穗、分蘖、结实二、动 物一、判断45、( )鸡和所有的鸟类动物一样,体表长着羽毛,产卵繁殖后代,用喙吃食。46、( )甲鱼、乌龟、鳄鱼、蜥蜴都是爬行动物。
47、( )鲸鱼、鱿鱼、娃娃鱼都是鱼类。48、( )凡是幼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都叫昆虫。
49、( )昆虫都长翅膀,都会飞行。50、( )有贝壳的动物都属于软体动物。
51、( )哺乳动物吃食物时,多用尖牙切、切牙撕、磨牙磨碎食物。52、( )蝴蝶用长长的像管子一样的口器吸食花蜜,这种口器叫针吸式口器。
53、( )有些海洋鱼,在冬季水温下降时会游到温度适宜的场所去越冬,这种过冬方式叫做迁徙。54、( )鱼是靠尾和鳍在水中游泳的,靠鳃呼吸水中的氧气。
55、( )凡是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56、( )乌贼、章鱼都是外壳退化了的软体动物。
57、( )蛇的嘴结构独特,可以吞下比它的头还大的食物。58、( )玩具猫会叫、会跑,所以玩具猫是生物。
59、( )凡是头上长一对触角的虫子就是昆虫。
4.求小学科学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姓名: 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5、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7、菌类不能进行 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 来生存。
8、我们可以用 、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二、选择题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
A、B、C、D、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 )的。 A、平放 B、立放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
A、B、C、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16、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面中滑轮最省力的是( )。 A B C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C 、三、判断题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四、连线题29-30电池 太阳能 31-32汽车方向盘 斜面核电站 化学能 螺丝钉 省力杠杆风力发电机 原子能 羊角锤 费力杠杆光电池 机械能 镊 子 轮轴科学探究一、图形题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
A、B、C、上图中省力的杠杆有( ),不省力的杠杆有( )。2、(4-6)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 3、(7)给你2个钩码,怎样使下面得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二、简答题 1、(8)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至少2条)2、(9)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哪些? 三、实验题1、(10)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小明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这一因素,而使铁芯的上线圈的圈数等因素不发生改变,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改变因素测试结果第一次用一节新的干电池1次吸住7枚大头针第二次用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吸住17枚大头针第三次用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吸住26枚大头针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
不改变的因素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 。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的结论是: 。
2、(1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的对比实验。该实验证明: 。
3、(12)有表面光滑的4块木板,他们的长度分别是20CM、40CM、60CM、80CM,小红用它们搭在一个高位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四个坡度,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得到如下数据: 斜面的状况ABCD使用力的大小(N)1.71.351.251.15请分析小红研究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5.求科学题目答案
王德华 无论硕士生、博士生还是硕博连读生,都需要开题。
所谓开题就是选择论文的题目(科学问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实验的步骤,时间的安排等等。这涉及到“选题”问题。
申请基金项目是首先遇到的也是选题问题,什么样的课题容易受重视,容易被批准? 那么如何选题呢?这是个大问题,文章书籍也很多,听老师的教诲和专家的报告也不少,似乎很简单。一想无非就是开题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可行性分析、研究基础、创新点、预期目标和实验安排等等。
许多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旦轮到自己动笔了,就会犯愁了,憋屈半天也想不出几句话来。 我想选题的第一个方面是要找到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实际上是很容易找的,只要读几篇文献就会发现很多科学问题(读文献的重要性,有许多文章,这里先不谈)。如有学者测定了一个物种的代谢特征的季节变化,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啮齿动物)冬季产热能力增加,夏季产热能力降低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哪些生理因素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还是没有?)?哪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食物的因素重要,那么是食物中的哪种营养成分导致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是蛋白质含量?发现食物有影响,那么很容易就会产生类似:光照周期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环境温度是否有影响?有哪些影响?……看看,是不是问题没有个完?到底做哪个?怎么个选择法? 找到科学问题后,重要的一点是要搞清楚:这个科学问题重要吗?有意义吗?怎么个重要法?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了后,还要清楚: 1)在科学(学科领域)上有什么贡献?2)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上有哪些启示?3)有应用价值(前景)吗?如果有,有哪些? 那么,怎么确定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的重要性?实际上判断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大家经常被家人、朋友问到的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研究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啊?”只要你能拍着胸脯,满怀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听的人又有无限的兴趣,不时还追问几句,这样的话,你选择的问题就差不多了。 记得我的一个外宾来访时,跟研究生们聊天时说到他的一个研究课题的选择,很有启发性。
他当时给我们讲的是一个河流的污染情况与一种鸟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他说道,他的原则是当他乘飞机旅行,或者在机场或什么其他什么地点与身边的人聊天时,当人们问到他的研究内容时,如果他的回答让对方眼睛发亮,并饶有兴趣地与他讨论一些问题时,一般会说明这个问题大众感兴趣;当你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后,对方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又低下头读自己手里的书(报纸)时,说明人家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
多试验几次,大概就明白自己研究课题的意义和重要性了。对于一般的生物学,或者医学问题,这个基本原则可能还是较为适合的。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一个研究生做报告,她做的课题是关于老龄化老鼠与能量平衡问题。她将自己的报告题目定为:年龄越大,越容易肥胖吗?没有想到一个动物生态学专业会议上听报告的人数竟然出奇得多,空位子都没有了,搞得她自己当时好紧张。
当然问题也不能太绝对了,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的。如艾滋病问题,肥胖问题,长寿问题,性的问题,人类行为问题,行为决策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明星动物的保护问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家喻户晓的。
因此如何选题呢?答案是:选重要的问题,选有意义的问题,选大众感兴趣(关注)的问题。您觉得呢?您有什么好建议、好标准?写出来分享一下吧。
(王德华 2008.11.2)。
6.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 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 时间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个字、看( )行字,跑( )米路等。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