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应掌握什么专业知识

1.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学哪些专业知识

计算机导论

内容提要:为新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与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

内容提要:介绍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原理,包括开关理论基础、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系统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

内容提要:以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为出发点,介绍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剖析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介绍 80X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与汇编指令、汇编程序与汇编过程、简单汇编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接口、宏汇编等。

计算机网络

内容提要: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和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协议;同时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知识,使学生对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理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

内容提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同学在具有一定的软硬件知识基础上能综合认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分配与各种不同结构类型机器的特性和性能评价方法。为研究、开发、应用高级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确立全面、系统的观点和学会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

离散数学

内容提要: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组合数学等内容,形式化的数学证明贯穿此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内容提要:分别以 C、C#或JAVA为例,介绍程序设计和语言,程序的基本数据结构、类型定义、简单类型和结构化类型、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

算法分析与设计

内容提要: 本课程延续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从算法分析和设计的角度出发,除去传统的分类查找算法和一般的设计方法外,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算法研究的理论基础,递归分析技术,基本算法设计策略(几类经典算法学习), 多项式运算与 FFT ,串匹配,概率分析算法。 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现代的算法设计及分析的基本工具能有较全面的掌握。

数据结构

内容提要:介绍线性表及其链接存储结构与算法、数组与矩阵、堆栈与队列、广义表的存储结构与多元多项式表示、串与文本编辑、排序、树、图、文件结构。

数据库系统原理

内容提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数据库存储结构及其他类型的数据库系统。

编译技术

内容提要:介绍编译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编译程序设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符号表、声明和存储管理、代码生成以及优化技术。

操作系统

内容提要: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操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概述、互斥性和同步性、处理器实现、调度算法、存储算法、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2.软件技术专业都学什么技能

软件技术专业来主要学习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专业英语,IT职业英语,JSP,ASP,NET等。

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初学者可用TexPad编写代码。

而后可用Eclipse、MyEclipse、AndroidStudio、VisualStudio等工具开自发编写代码),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

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管理信息系2113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文化娱乐产品和控制系统等)开发的需求调查、编码、维护、营销5261售后服务及软件生产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Java应用系统开发、Java企业级开发、数4102据库原理与应1653用、网页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型数据库处理技术。

3.软件工程专业要学习什么知识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质量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

毕业去向: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也可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软件工程专业是今后的热门,就业前景非常好!目前软件工程9个专业的内容和就业情况如下:

1 可视化编程

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可视化技术,精通一种可视化平台及其软件开发技术。获取Delphi程序员系列、Java初级或VB开发能手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可视化编程程序员。

2 WEB应用程序设计

具有美工基础和网页动画设计能力,掌握交互式网页程序的设计技术,能进行网站建设和维护。获取Macromedia多媒体互动设计师或Delphi初级程序员或Delphi快速网络开发工程师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WEB应用程序员。

3 软件测试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组织管理,精通软件测试工具。获取ATA软件测试工程师或Delphi初级程序员或Java初级程序员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软件测试员。

4 数据库管理

能应用关系范式进行数据库设计,精通SQL语言,胜任数据库服务器管理与应用工作。获取Oracle数据库管理或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或Windows XP应用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部门的中、大型数据库管理员。

5 图形图像制作

精通国际上流行的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如CorelDraw、Photoshop、Pagemaker等)。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

就业方向:广告制作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包装装璜设计公司、居室装修公司、出版印刷公司。

6 网络构建技术

熟悉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掌握建网方法,能利用工具分析和排除常见网络故障。获取Cisco路由配置或华为网络工程或AMP应用工程师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网络构建工程师。

7 网络系统管理

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能进行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获取Window2000 Server或TurboLinux TLCE或Cisco路由配置专家认证。

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网络系统管理员。

8 多媒体制作

具有多媒体程序设计与多媒体制作策划的能力。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建模、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原理等技能。获取多媒体设计师相关的认证。

就业方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公司、动画美术制作出版公司、广告制作公司。

9 计算机办公应用

精通办公自动化应用与管理,熟悉服务器的安装、管理和维护,基于应用服务器的相关服务和软件系统,具备对服务器的网络安全设置、邮件、网页发布、FTP、OA、BBS等系统的应用和维护能力。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系统管理

4.关于软件技术的基础知识

软件技术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软件人才要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而针对高职学生,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强调其技能培养,注重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因此,我们一方面定期修订教学计划,保证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利用转、合、撤、拆的原则,降低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的比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能力提高课程四个部分。

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掌握与软件技术关系密切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为了加强软件技术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从 04级开始将原来两学期的高等数学改为一学期高等数学、一学期计算机数学。目前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计算机数学、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专业课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编程语言课程(包括Microsoft公司Windows平台开发技术和SUN公司的Java开发技术)

2)支撑课程(如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XML等)

3)专业技能提高和扩展课程(如软件工程、UML、测试技术等)

对于三年制班与二年制班,由于教学时间及生源上的差别,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1、三年制班级(普高生)

主干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并且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超过了 50%。在课程设置上,对于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将横向联系密切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并开设配套的综合性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期之间则形成课程链路,以逐步完成职业技能的学习。如第三学期所开设的J2EE、SQL SERVER,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开发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的J2EE应用系统)。

2、二年制班级

根据二年制教学需要,制定了二年制教学计划,为保证减少教学时间的同时,完成专业教学任务,采取以NIIT的核心课程体系(消化吸收迁移其课程模式,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讲义开发)中的技术路线为主线,在通识课程、技术基础课程、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教学计划上整合。一方面,改革目前公共文化课程的设置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公共课与专业课在整个学制内交错,以便专业课可以前移;另一方面,以一条技术路线(.NET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计划,以循序渐进的阶段形式递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非可视化编程阶段、可视化编程阶段、WEB应用开发及技能提高阶段以及综合实践训练阶段。课程设计上,整合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等技术基础课程,以整合、化整为零为主要办法,一些专业课程则采用了专题形式安排课程,如统一建模语言则涵盖了软件工程、UML使用、UML应用等专题。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