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知识的范围是什么
1. 笔试范围及分值:考试范围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技术、公文写作等《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以2015年上半年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以及该岗位相应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见一览表),分值为100分。
考试复习资料: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套历年真题打包下载、最新版考试大纲下载、全套网络视频课程加讲义打包下载,50套全真模拟试卷打包下载等等复习资料,我去年就是看的这个资料考上了,我现在已经入职了。你自己可以参考下这些复习资料啊,冬白瓜里面有打包下载的。
2.专业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一、组织工作业务知识
二、计算机及信息化相关知识
1、熟悉计算机系统、信息化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维护及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问题和防范技术;
2、了解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发展;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
3、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
(1)计算机网络设计及信息系统相关知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
(3)计算机应用与开发基础:数据通信、局域网应用、因特网应用、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信息采集、远程会议系统等;
(4)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5)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6)网络安全与技术;
(7)网页制作及网站管理维护;
(8)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技巧;
(9)专业英语。
3.专业是什么意思
1、专业指的:(1) 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2) 专门的学问。(3) 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4) 产业部门的各业务部分。(5) 是指对一种物质了解的非常透彻的程度。
2、专业的引证信息:
(1).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
《后汉书·献帝纪》:“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至如仲任置砚以综述,叔通怀笔以专业,既暄之以岁时,又煎之以时日。”
【示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愿精选五经博士,增其员,各专业以教胄子,此风化之本。”巴金《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其中有的专业作家,有业余作家,有熟悉的,也有第一次见面的”。
(2) 专门的学问。
唐李峤《上张明府书》:“ 峤 西垂之贱吏耳,技非专业,未始存於剑书”。
(3).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
《花城》1981年第5期:“一个文科大学的考生却接到了卫生学校的录取通知,尽管我根本就没有报过这个专业”。
(4) 产业部门的各业务部分。
工业自动化、防静电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
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4.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网络资料,请参考。
专业,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实际上,专业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三种解释。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
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学科:第一种含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学科的第二种含义: 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
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又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人们往往容易混淆二者的差异。学科和专业的构成是不同的。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
一、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
二、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
三、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培养目标即专业活动的意义表达。课程体系是社会职业需要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状况。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人”的介入,专业活动不可能完成。
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又可分为科学型和技术型两种。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
学科和专业经常容易为人们所混淆。专业往往被人们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甚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专业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人才培养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拓展不开;科研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整体效益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