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专业知识技能

1.药品储运和养护的基本技能

是指在家的储存还是公司的储存.家里的储存比较简单.一般是防潮,防晒,湿度在45%到75%之间.如果说明书上说置阴凉处则指存放在温度在10~25度之间,置干燥处则指0~30度,置冷处则指2~8度之间.公司的那就比较多要求啦,不知你是要问什么的,说得不太清楚.我猜,你要的是制度之类的,是吧.药品储存保管制度1. 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 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2.1 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2.2 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货、卡相符。3. 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3.1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3.1.1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3.1.2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3.1.3 冷库:温度保持在2℃~10℃3.1.4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3.2 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3.2.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3.2.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3.2.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3.2.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3.2.5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3.2.6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3.2.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3.2.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3.2.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3.2.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3.2.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3.2.12经营特殊管理药品(即麻、精、毒、放类药品),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3.3 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3.4 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3.4.1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3.4.2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3.4.3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3.4.4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3.4.5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3.4.6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下方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3.5 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

其中:3.5.1黄色:为待验药品、退货药品。3.5.2绿色:为合格药品。

3.5.3红色:为不合格药品。3.6 药品入库时应按照《进货药品验收入库工作流程》及其图示经过质量检查验收,并依据检查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验收入库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

3.7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告企业有关部门处理。3.8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应接受药品养护员有关储存方面的指导,掌握《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与养护员共同做好仓间温、湿度等管理,正确储存药品。

3.9 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坚持执行《药品出库复核的管理规定》,未经复核人员检查复核并签字的药品不得出库发货3.10 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做好出库发货复核记录。3.11 对于销后退回药品,应按《退货药品的管理规定》做好退货记录与存放、标识等管理工作。

3.12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每月底应定期做好库存盘点工作,做到货、帐、卡相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2.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医药或相关专业学历,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3.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或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

4.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在库储存药品的性质与储存养护要求,以便指导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在库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保管。5. 经常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做好仓间温、湿度的检测和管理工作。

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一次定时对库内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内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6. 养护人员应按照《药品在库养护检查操作规程》定期对在库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查处理。

7. 检查中,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和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应报请质量管理机构抽样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8. 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部予以处理。

2.药品储运和养护的基本技能

是指在家的储存还是公司的储存.家里的储存比较简单.一般是防潮,防晒,湿度在45%到75%之间.如果说明书上说置阴凉处则指存放在温度在10~25度之间,置干燥处则指0~30度,置冷处则指2~8度之间.公司的那就比较多要求啦,不知你是要问什么的,说得不太清楚.我猜,你要的是制度之类的,是吧.药品储存保管制度1. 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 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2.1 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2.2 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货、卡相符。3. 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3.1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3.1.1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3.1.2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3.1.3 冷库:温度保持在2℃~10℃3.1.4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3.2 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3.2.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3.2.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3.2.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3.2.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3.2.5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3.2.6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3.2.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3.2.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3.2.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3.2.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3.2.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3.2.12经营特殊管理药品(即麻、精、毒、放类药品),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3.3 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3.4 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3.4.1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3.4.2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3.4.3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3.4.4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3.4.5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3.4.6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下方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3.5 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

其中:3.5.1黄色:为待验药品、退货药品。3.5.2绿色:为合格药品。

3.5.3红色:为不合格药品。3.6 药品入库时应按照《进货药品验收入库工作流程》及其图示经过质量检查验收,并依据检查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验收入库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

3.7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告企业有关部门处理。3.8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应接受药品养护员有关储存方面的指导,掌握《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与养护员共同做好仓间温、湿度等管理,正确储存药品。

3.9 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坚持执行《药品出库复核的管理规定》,未经复核人员检查复核并签字的药品不得出库发货3.10 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做好出库发货复核记录。3.11 对于销后退回药品,应按《退货药品的管理规定》做好退货记录与存放、标识等管理工作。

3.12 药品仓储保管人员每月底应定期做好库存盘点工作,做到货、帐、卡相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2.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医药或相关专业学历,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3.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或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

4. 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熟悉在库储存药品的性质与储存养护要求,以便指导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在库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保管。5. 经常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做好仓间温、湿度的检测和管理工作。

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一次定时对库内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内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6. 养护人员应按照《药品在库养护检查操作规程》定期对在库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查处理。

7. 检查中,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和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应报请质量管理机构抽样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8. 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部予以处理。

3.药品养护人员该如何对药品进行养护

养护人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主要内容是: (一) 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

(二) 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三) 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

(四) 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 (五) 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六) 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 (七) 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4.药品的养护内容是什么

一般来说,医药商品仓库的使用面积在3000m2以上的均应建立商品养护专业 组织,小于3000m2的仓库应设立专职的商品养护人员。

药品养护是药品经营企业 确保库存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药品经质量验收检验,进入库存期,到药品销 售交货后流出,在企业滞留期间的质量都要靠养护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 医药商品养护组织在质量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具体负责商品储存中的养护 和质量检查工作,对保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商品储存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商品的存放,应依照分类储存的要求和储藏条件的规定,结合库房实 际情况,由养护组织确定。 重点养护品种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仍易变质的品种 及有效期在’2年内的一些品种等。

这些品种,应在质管部门指导下重点关注。 养护组织对库存商品应定期进行循环质量检查,一般品种每季检查一次。

效期 商品、易变品种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并认真填写库存商品养护检查记录。 在质量检 查中,对下列情况应有计划地抽样送验:易变质的品种,已经发现不合格品种的相 邻批号,储存2年以上的品种,近失效期(使用期)和厂方负责期的品种等。

养护组织发现商品质量问题时,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同时填写商品质量复检通 知单,向质管部门通报。 质管部门一般在2个工作日内复检完毕,如不合格应填写 商品停售通知单,向仓储、业务等部门通报。

已停售的商品,经检定确实合格需要 解除“停售”时,应办理解除停售手续。但内包装破碎的药品,不得再整理出售。

建立健全商品养护档案,其内容包括商品养护档案表和养护记录、台账、检验 报告书、查询函件、质量报表等。 对养护设备,除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外,每年 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对空调机、去湿机、制冷机等应有养护设备使用记录。

5.药品养护人员有哪些职责

药品养护人员从药品入库起到销售付货止,对全部待售药品质量负有检查和养护责任。

这种责任并不只是要确保药品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而是要把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并及时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及时送检,对质量不合格 的药品尽快报告和处理。有人把库存药品狭义地理解为存放于仓库的药品,而将营业厅或付货场所的药品排除在外,这就会给养护工作带来死角。

养护人员主要通过 待售药品的定期循环质量检查、加强重点品种的养护和检查密度,从而保证药品质 量,及时发现各种药品质量问题或质量疑点并采取对应措施。养护人员在打开药品内包装检查时,必须在符合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进行。

非破坏性检查进行完毕后必须 认真恢复包装原貌,确保不因检查对检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指导仓储和销售环节正确存放和陈列药品,及时发现、纠正和汇报药品存放和陈列中的违规行为。

药品必须存放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不同状态的药品应 使用不同色标,效期药品有明显标志,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库或分区存放,药品堆 垛的技术参数、混垛时限和批号顺序应符合要求等。 确保企业的仓储条件、养护设施和检测仪器发挥应有的作用。

养护人员应观察和研究企业现有的仓储条件、养护设施和检测仪器是否与经营实际相适应,最大限 度地利用现有仓储条件,确保现有设施、仪器能正常运行,发挥应有作用,。做好这 些设施和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检查、复核和周期检定的送检或请检工作。

对于 仓储条件需要改进的,设施、仪器需要更换或添置的,养护人员要及时地向有关部门以书面形式报告或通报。根据季节变化和市场药品质量动态,拟定和修订药品养护和检查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及养护方案,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付诸实施。

配合保管人 员做好各类温控仓库和冷藏设施的温湿度监测记录。 仓库和营业场所的温湿度监测 记录一般由保管员或营业员负责,也可由养护员负责。

实际由谁负责,企业应在岗位职责或制度中做出明确规定。养护员如果不承担温湿度记录工作,也必须指导和 监督相应责任人每日定时记录,并根据监测的情况,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

做好日常质量检查、养护记录,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药品日常检查记录不必像质量验收记录那样详尽,但也要反映出检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及检查药品的类 别、品种数。

养护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药品质量本身,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疑 点及各种违规行为则应重点详细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有问题药品做出相应处理。 为保证养护人员能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应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业 务指导和培训。

6.药物分析专业的知识技能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坚实、宽广的 药物分析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2、掌握系统的中药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专门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

3、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

4、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和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5、有适应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能力;

6、可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计算机与其他现代信息工具。

7.药品养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① 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负责对在库药品进行养护工作,日常 业务工作接受质量管理部的监督与指导。

② 药品养护组应严格按照药品分类分区存放,分层堆码。按照药品理化性能 组织在库养护,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配合保管人员进行仓间温湿度等管理, 针对气候、温湿度等情况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严格执行在库药品的循环检查制 度,开展必要的养护科学实验,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③ 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 ④ 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应抽样送检。

⑤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机构复查处理。 ⑥ 定期反馈储存期长和近效期药品的情况,长时间储存药品的质量信息;协 助业务部门做好药品的促销工作,加快药品流转,降低药品损耗。

⑦ 负责养护用仪器设备、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在用计量仪器及器具 的管理工作。 ⑧ 药品养护组负责建立健全药品养护档案,定期检查分析总结,为药品储存 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⑨ 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⑩ 对企业养护人员的工作指导、培训和管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