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级专业知识包括

1.中药专业基础知识是包括哪些内容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2.中医中级职称考试包括哪些专业

英语 中西医 四大经典 针灸

医学护理系统职称论文要求:

中级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省级医学类期刊即可。

副高职称,2篇以上,2000字符以上,医学类专业期刊或者国家级医学类期刊。

九品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图书出版(独著) 职称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学术论文,建筑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论文领域:教育,建筑,经济,管理,社科,医学 ,文学 ,农业 ,体育 ,财会,科技,机械 ,计算机 ,法学,艺术,新闻,工程 ,交通 ,理工,护理等专业。

3.中医学中级职称考试科目有哪些(硕士研究生毕业)

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范围一览表

临床中医学各专业

单 元

考 试 科 目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医古文、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专业知识

本专业专业知识

专业实践能力

本专业专业实践能力

中西医结合医学各专业

单 元

考 试 科 目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专业知识

本专业专业知识

专业实践能力

本专业专业实践能力

中药学专业各层次

单 元

考 试 科 目

基础知识

中药学、中药化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

专业知识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调剂学

专业实践能力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调剂学

中医护理学专业各层次

单 元

考 试 科 目

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

相关专业知识

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教育、护理伦理学、社区护理、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卫生法规

专业知识

中医内科护理、中医外科护理、中医妇科护理、中医儿科护理

专业实践能力

中医内科护理、中医外科护理、中医妇科护理、中医儿科护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

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专业

单 元

考 试 科 目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医养生康复学

专业知识

本专业临床专业知识(含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实践能力

本专业临床专业实践能力(含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

4.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1 高教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 2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3社会科学研究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任医师(药师、护师、技师)副主任医师(药师、护师、技师)主治医师(主管药师、主管护师、主管技师) 5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农艺师 6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7经济专业技术人员 高级经济师经济师 8会计专业技术人员 高级会计师会计师 9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高级统计师统计师 10审计专业技术人员 高级审计师审计师 11中专学校教师 高级讲师讲师 12技校教师 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13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14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15档案人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 16文博人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 17图书资料人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 18翻译人员译审副译审翻译 19律师一级律师二级律师三级律师 20公证人员一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 21新闻人员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记者(编辑) 22播音人员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 23出版人员编审副编审编辑(技术编辑、一级校对) 24体育教练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级教练 25艺术一级(编剧、导演、演员、演奏员、指挥、作曲、舞美设计、美术师、文学创作)二级(编剧、导演、演员、演秦员、指挥、作曲、舞美设计、美术师、文学创作)、主任舞台技师三级(编剧、导演、演员、演奏员、指挥、作曲、舞美设计、美术师、文学创作)、舞台技师 26工艺美术人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 27实验人员 高级实验师实验师。

5.中医都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辩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中医分形集 分形阴阳集分形几何中最简单的二分阴阳分形集的分形维数 五行分形集自相似、多层次的五行分形集的分形维数 数理阴阳阴阳的数理定量 分形藏象五系统五脏六腑的分形维数 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科分类 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主要有: 一、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

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二、中医外科 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三、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

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四、中医妇科 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 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五、中医针灸科 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六、中医五官科 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学注重学习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中医临床医疗技能、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毕业生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

主干学科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主要课程有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等。

针灸推拿学的主要课程有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毕业生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药学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中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同学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为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校有三十多所,有专门的中医学院,也有综合性的医学院,主要包括首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承德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宁夏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

开设针灸推拿学的院校主要有河北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宁夏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等。 开设中药学专业的院校主要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

6.想了解一下中医主治医师的考试科目都是哪几门啊

中医专业中级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技巧及各科考试比例———按历年考试分析

1、试题完全出自题库,随机抽取,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的区别。

2、实行了上机考试,考试时间缩短。

3、强度较大,应准备充分。

4、紧扣考试大纲,全面复习。

第一门-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22%、内经3%、伤寒3%、金匮3%、温病3%、中药学33%、方剂学33%。

第二门-相关知识:中医诊断学25~35%、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25~35%、医古文5~10%、传染病学5~10%、医学心理学5~10%、医学伦理学5~10%、卫生法规5~10%。

第三门-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总论考得比较多,概念性题目较多。

第四门-实践技能 :本专业专业实践能力

全部为病例题,一定要对各种病症的临床表现、理法方药掌握。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考前也曾经询问了前几年考试的经验,发现每年的题目侧重点都不一样,看来认真全面复习还是很必要的。

另外我整理各科中医专业的各科中级考试试题复习资料,奉献给中医专业的同胞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需要的请在淘宝搜索店铺“绿网先锋网店”查看!!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