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业知识答案2015年

1.201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小学语文复习资料谁有

您好【育萃教育为你解答】2015年特岗教师小学语文考试资料包括: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另外还有专业知识

考试复习资料需要:

1.2014年以前真题

2.教育学+教育心理+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汇总

3.各章节练习题。

4.参考图片资料:

5.另外考试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竞争比列会比较大,请给位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亲,你的问题解决没,如没解决你可以继续追问,但是记得评分哦,谢谢!

2.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试题类型有哪些

小学语文一般会考中学的语文知识,比如说作品的作者、补充诗词 看看这份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bēi gōng shéyǐng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 背弓射影声情并茂 C、duōmóu shàn biàn D、jīng yùliáng yán 多 谋 善 辩 金 玉 良 言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

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尝咀嚼则用心B、尝品味则悉心 C、读咀嚼却用心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

(《春风吹》)(2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出。

有的还是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4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4分) 三、阅读(30分)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

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

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

3.又没有参加过广安2015.2016年小学语文教招考试的

一、考情分析

(一)公告链接

1.详情须知

(1)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1626人公告(第一次)。

(2)网络报名时间:2015年3月30日至2015年4月3日17:00截止。(报名时间较短,考生须注意时间观念。)

2.笔试相关知识

(1)笔试科目

笔试科目为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心理素质测评三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其中:

①《心理素质测评》是所有岗位科目。

②公共科目。

考《教育公共基础》(执行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③专业科目分类设置,具体考试科目详见岗位表。

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公布在中国三江人才网和人事考试网资料下载栏里。(只有教育学的知识点。)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为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笔试总成绩计算方法

笔试总成绩=《公共科目》*30% +《心理素质测评》*20% +《专业科目》*50% + 政策加分。

笔试各科成绩加总后按四舍五入办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试卷结构

1.总分

满分100分。

2.题型及分数

(左边分数,右边题量)

判断题:1*10=10分

单项选择题:1*10=10分

多项选择题:2*5=10分

阅读题:2*3+2*4+(1*4+2*1+4*1)=24分

填空题:1*8=8分

教学设计:8*1=8分

作文题:30分

(三)考试内容

按照题型知识点进行总结:

1.判断题

主要考查大学知识:拼音、笔顺、词性、词语。

古诗词基本信息:修辞手法、意象。

义务版课标基础知识:小学课标具体信息。

2.单项选择题

语言文字运用:字音、近义词(虚词)、排序、修辞、语言表达(理解文意)。

古代汉语:断句、实词(一词多义:度)、虚词(却)、词类活用(名词-动词)。

义务版课标基础知识:综合考察。

4.语文专业知识

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4、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6、角度 直接(正面)、间接(侧面)。7、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8、段落层次。9、中心思想。

10、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11、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2、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3、剪裁 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 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 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 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 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 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经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 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间接(侧面) 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 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顺叙 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 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插叙 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4、线索 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

情线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

例:鲁迅《社戏》“夏夜看戏”。时间:夏夜。

地点:去赵庄的航船上。人物:我和小伙伴们。

照应的内容:“似乎听到歌吹了”照应“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等。指代的内容:“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中的“这里”指代“鲁镇的平桥村”。

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排除小纠纷”。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

直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反映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通过营长述说战后的情景间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括。

例:《我的叔叔于勒》本文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路军的渡江情况最能表现中心,所以详写;中、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与中心关系不大,因此略写。④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段落划分 从叙述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5.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音节是由音素构成,音素根据音色不同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B.普通话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符,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汉字C.“羊”(yang)“温”(wen)“袁”(yuan)是零声母音节D.现代汉语是从清初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直到现在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系统符号系统,它的三个要素是(D)A.语素 词汇 语法 B.语音 音节 音素C.音素 词素 词汇 D.语音 语素 语法3、“造”(zao)“英”(ying)“约”(yue)“冤”(yuan)这四个字音的音素个数。

依次是(D)A.3333 B.3223 C.3434 D.33344、“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但它们在一些情况下会变调,下列对“一”“不”读音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A.“二十一”“专一”“第一”中“一”读为阴平B.“一看”“一早”“一来”“一起”中“一”读音是相同的C.“不看”“不交”“一致”“一样”中“不”“一”都读为阳平D.“一天”“一直”“不多”“不来”中的“一”变读为去声,“不”仍然读去声5、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是(B)A.明朝 B.清朝 C.明清 D.民国6、“王侯将相宁有种”这句话出自(A)A.《陈涉世家》 B.《唐雎不辱使命》 C.《隆中对》 D.《出师表》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用三个典故是(A)A.“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B.“卷平岗”“亲射虎”“遣冯唐”C.“卷平岗”“鬓微霜”“射天狼” D.“亲射虎”“鬓微霜”“遣冯唐”8、《过零丁洋》里“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中的“四周星”指的是(B)A.四周的天空 B.四年的时光 C.四面的星星 D.四边的流星9、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有六百多首词,其中就有六十多首(B)A.《鹧鸪天》 B.《苏幕遮》 C.《南乡子》 D.《破阵子》10、《醉翁亭记》情景融在描述各观事物之中融了作者的(C)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价 C.主观情意 D.客观分析11、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B)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12、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13、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B)A.《岳阳楼记》—《范文正文集》—范仲淹—宋代B.司马迁—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C.《望江南》—《全唐五代词》—温庭筠—花间词派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宋学士文集》—明代14、《杨修之死》选自(B)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战国策》15、下列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C.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D.写作不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求真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16、阅读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产生在(D)A.学生、教师之间 B.学生、教师、教科书之间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17、《诗经》里的40篇“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B)A.“卫颂”“齐颂”“商颂” B.“周颂”“鲁颂”“商颂”C.“卫颂”“齐颂”“周颂” D.“周颂”“鲁颂”“齐颂”18、被钟嵘《诗品》誉为“诗中之圣”的五言诗作者是(B)A.曹植 B.杜甫 C.刘桢 D.王粲19、陆游的诗歌现存9300余首,其中现存诗最多(约6500首)时期是(D)A.从少年到41岁 B.42岁到46岁C.47岁入蜀到54岁罢官 D.逝世前20年20、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的诗体是(C)A.诚斋体 B.五言诗 C.骚体 D.乐府诗21、清代散文桐城派创始人是(B)A.张岱 B.方苞 C.姚鼎 D.袁枚22、节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的口技一文的作者是(D)A.蒲松龄 B.袁弘道 C.涨潮 D.林嗣环23、新课程理念把教学过程看作是(C)A.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24、被高尔基誉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的巴尔扎克国籍是(A)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25、《神曲》、《源氏物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的作者分别是(A)。A.但丁、紫式部、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B.莎士比亚、但丁、紫式部、塞万提斯C.但丁、塞万提斯、紫式部、莎士比亚 D.紫式部、塞万提斯、但丁、莎士比亚26、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托尔斯泰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主义作家,列宁曾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B.列文是《复活》中的主要人物,这一人物形象被喻为托尔斯泰的化身。

C.《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代表作,这一长篇巨著被称为“史诗式”的历史小说。D.《安娜.卡列尼娜》直接取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堪称当时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27、下列作品属于莎士比亚四。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