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大男孩: 你好!我现在接触的是十五六的孩子,也亲眼见到孩子们为逃英语课所编制的各种谎言和各种举止。
其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种:一是基础差,学不会;一是对英语不感兴趣,从心底排斥这门课;一是因为孩子处于青春期,思想开小差了。另一是孩子处于叛逆阶段,你家长让我学,我偏不学。
家长态度强硬点,我只好应付你。 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觉得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让孩子愿学才行;其次,在愿学的情况下,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从基础的开始(不要因为自己已经是高一了,还要补初一的而感到丢人,得好好的和孩子沟通。
)在社会上有许多类型的英语补课,也可以让孩子先试听几位教师的课,让他选。(老师也很关键。
我很庆幸在我家孩子小学时,学了一种英语,由汉语拼音过渡到音标,读法独特与游戏相结合。孩子学的轻松、愉悦,还给初中打下了基础。
还有一原因是孩子非常喜欢那位英语老师。 说道这,我要感谢这位老师!现在孩子的英语每次成绩都是优秀) 望您有点收获!有什么新情况,我们今后可以交流交流。
2.半年专心学英语能学到什么水平
跟你讲这么一个事吧,我的英语导师有一次给外资企业培训外语,一个学生问他,我拼命学英语两年了,怎么一点效果也没有?我导师告诉他,假如你继续认真学习,5年之后会略有小成。
我可以负责任得告诉你,就算刚刚英语本科毕业通过专八的人,口译笔译能力也只能在一般场合勉强用用,远远不够资格做一名专业翻译,也许到那种周围英语水平很低的乡镇企业可以找份外贸工作。
所以你半年内想要学到靠英语吃饭的水平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为就业考虑,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3.如何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英语课堂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 “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
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
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 。
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
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我通过这样有趣又有效的活动来释放学生们“爱表现”的天性,让他们在踊跃展示的过程中,收获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英语实践的成就感,把教学的“主场”交还学生,促进他们语言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深陷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师拼命在讲,学生也忘我在练,但课堂教学效益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我觉得英语教学要有设计感。
枯燥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我们要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丰富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落实其主体地位,最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
活动是我们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心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为学生们创设更多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英语实践活动,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与目的性,为我们的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教学7 B Unit 2 这单元时,为了巩固学生们对“be going to”这个语法知识的巩固,丰富学生们的口语输出,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临近的五一节“May Day”为契机,创设了一个“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的探究任务。在这个活动中,我创设了班级宴会的情境,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我们班级的五一宴会出谋划策。
各个小组需为宴会设计1~2个活动,如游戏、时装表演、魔术、合唱、小品等,小组成员不仅要设计活动,还要准备道具,在我们下节活动课中,将这些活动展示出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的掌声最热烈,收到的“鲜花”最多。 三、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
上课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回答问题时几乎都在等老师“点将”。即使有些学生对答案胸有成竹也不愿意主动起来发言。
尽管教师运用了各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奖励,甚至责骂,但也无济于事,收效甚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
口语作为语用的核心成员,自然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比小学生多了顾忌心理,在表达上畏手畏脚。
即便是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也存在陷入”失声”瓶颈的现象。我们知道,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把学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在教学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 时,谈到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讲目前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惑。我想英语课堂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许多青少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