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小学语数专业课知识样卷
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80分钟完成) 创作者:商城小学 陆红霞 得分 等第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4分) * 3= ÷ 4= + 4 = ()³= * = ÷ = ÷26 = – = 2、解方程:(8分) 4X + 12= 40 2.5X÷3 = 6 X + X = 5X – = 3、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4分) 3.6 :9 :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 ÷5 4- ÷- – *+ ÷(+ )* 【命题意图:本册教材在计算方面主要学习的是解方程、分数乘除法、化简比、求比值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所以本大题主要安排了解方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相应的简算、化简比和求比值。本大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本册计算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计算的能力和意识。】
二、细心考虑,认真填空。(共27分。)
1、小明今年a岁,爷爷今年的年龄比小明的6倍还多5岁,爷爷今年( )岁。如果爷爷今年71岁,小明今年( )岁。
2、右面是一个( )体的展开图, 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180( ), 一个纯净水瓶的容积大约是18( )。
4、升 =( )毫升 78.3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在 里填上“>” “<” “=”。 * ÷ 3.5 35% 16.7%6、( )÷8 = 12 🙁 )=0.75 = = ( ) 7、一个长方体木块长a厘米,宽b厘米,高c厘米。
(a>b>c),把它切成两 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最少增加( )平方厘米,最多增加 ( )平方厘米。 8、右图表示一把三角尺,∠2和∠3的度数比为( ):( ), ∠2和∠1的度数比为( ):( )。
9、如右图,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格,图中涂色部分占 总面积的( )%,如果要用红色涂出总面积的37.5%,那么 涂红色的有( )格。 10、○+○+○+□+□= 55 ○=□+□+□ , ○=( ),□=( )。
11、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个1、2个2、3个3。把这个正方体任意往上抛,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奇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12、六(3)班今天到校50人,2人请病假。六(3)班今天的缺勤率为( )%,出勤率为( )%。
【命题意图:以上填空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1)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决问题;(2)长方体的底面积、体积计算;(3)体积、容积单位的运用;(4)体积、容积相关单位间的换算;(5)比较数的大小;(6)分数、比、除法、百分数之间的联系;(7)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8)化简比;(9)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10)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11)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12)百分率的实际应用。
以上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第5题的前两题是考查学生能否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去比较大小,所以数字设的比较大。
第7题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所以用字母表示数据,基本排除通过计算来判断的可能,把学生“逼”入绝境。第8题是考查学生对三角尺度数常识的掌握以及化简比的能力;第11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替换法”求出符号的大小。】
三、慎重选择,择优录取。(共5分)1、下面的图形中,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2、女生莉莉所在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
现在要选择1位女生和2位男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莉莉被选中参加竞赛的可能性是( ) A、B、C、3、一盒标有“净含量为650毫升”的长方体盒装酸奶,量得外包装长8厘米, 宽5厘米,高15厘米,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净含量”的标注是( )。 A、真实的 B、虚假的 C、无法确定4、配置一种礼品糖,所需奶糖和巧克力的质量比为5:3。
现要配置这种礼品 糖,奶糖和巧克力各有60千克,那么当奶糖全部用完时,巧克力会( )。 A、有剩余 B、不够 C、无法判断5、“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题目是 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同学们,你得出的这个古代名题的结果是( )。
A、鸡23只兔12只 B、鸡12只兔23只 C、鸡14只兔21只【命题意图:第1题是正方体展开图的判断,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2题是考查学生能否排除干扰,用分数准确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3题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和净含量之间关系的把握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指导生活的意识;第5题是考查学生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四、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共5分) 1、一个苹果重千克 ,也就是重15%千克。
( ) 2、一个长方体相邻的2个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3、A÷=B*=C +(ABC均不为0),则 A 4、两条彩带都是长a米,第一条用去米,第二条用去。
第二条用去的长。( ) 5、a是不为0 的数,那么a和 互为倒数。
( )【命题意图: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第1题是考查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第2题是考查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把握;第3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比较数大小的能力;第4题是考查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综合掌握;第5题是考查学生对倒数概。
2.谁有小学语数专业课知识样卷
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80分钟完成) 创作者:商城小学 陆红霞 得分 等第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4分) * 3= ÷ 4= + 4 = ()³= * = ÷ = ÷26 = – = 2、解方程:(8分) 4X + 12= 40 2.5X÷3 = 6 X + X = 5X – = 3、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4分) 3.6 :9 :4、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 ÷5 4- ÷- – *+ ÷(+ )* 【命题意图:本册教材在计算方面主要学习的是解方程、分数乘除法、化简比、求比值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所以本大题主要安排了解方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相应的简算、化简比和求比值。本大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本册计算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计算的能力和意识。】
二、细心考虑,认真填空。(共27分。)
1、小明今年a岁,爷爷今年的年龄比小明的6倍还多5岁,爷爷今年( )岁。如果爷爷今年71岁,小明今年( )岁。
2、右面是一个( )体的展开图, 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180( ), 一个纯净水瓶的容积大约是18( )。
4、升 =( )毫升 78.3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在 里填上“>” “<” “=”。 * ÷ 3.5 35% 16.7%6、( )÷8 = 12 🙁 )=0.75 = = ( ) 7、一个长方体木块长a厘米,宽b厘米,高c厘米。
(a>b>c),把它切成两 个相同的小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最少增加( )平方厘米,最多增加 ( )平方厘米。 8、右图表示一把三角尺,∠2和∠3的度数比为( ):( ), ∠2和∠1的度数比为( ):( )。
9、如右图,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格,图中涂色部分占 总面积的( )%,如果要用红色涂出总面积的37.5%,那么 涂红色的有( )格。 10、○+○+○+□+□= 55 ○=□+□+□ , ○=( ),□=( )。
11、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个1、2个2、3个3。把这个正方体任意往上抛,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奇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12、六(3)班今天到校50人,2人请病假。六(3)班今天的缺勤率为( )%,出勤率为( )%。
【命题意图:以上填空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1)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决问题;(2)长方体的底面积、体积计算;(3)体积、容积单位的运用;(4)体积、容积相关单位间的换算;(5)比较数的大小;(6)分数、比、除法、百分数之间的联系;(7)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8)化简比;(9)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10)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11)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12)百分率的实际应用。
以上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第5题的前两题是考查学生能否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去比较大小,所以数字设的比较大。
第7题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所以用字母表示数据,基本排除通过计算来判断的可能,把学生“逼”入绝境。第8题是考查学生对三角尺度数常识的掌握以及化简比的能力;第11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替换法”求出符号的大小。】
三、慎重选择,择优录取。(共5分)1、下面的图形中,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2、女生莉莉所在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
现在要选择1位女生和2位男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莉莉被选中参加竞赛的可能性是( ) A、B、C、3、一盒标有“净含量为650毫升”的长方体盒装酸奶,量得外包装长8厘米, 宽5厘米,高15厘米,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净含量”的标注是( )。 A、真实的 B、虚假的 C、无法确定4、配置一种礼品糖,所需奶糖和巧克力的质量比为5:3。
现要配置这种礼品 糖,奶糖和巧克力各有60千克,那么当奶糖全部用完时,巧克力会( )。 A、有剩余 B、不够 C、无法判断5、“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题目是 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同学们,你得出的这个古代名题的结果是( )。
A、鸡23只兔12只 B、鸡12只兔23只 C、鸡14只兔21只【命题意图:第1题是正方体展开图的判断,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第2题是考查学生能否排除干扰,用分数准确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3题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和净含量之间关系的把握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指导生活的意识;第5题是考查学生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四、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共5分) 1、一个苹果重千克 ,也就是重15%千克。
( ) 2、一个长方体相邻的2个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3、A÷=B*=C +(ABC均不为0),则 A 4、两条彩带都是长a米,第一条用去米,第二条用去。
第二条用去的长。( ) 5、a是不为0 的数,那么a和 互为倒数。
( )【命题意图: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第1题是考查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第2题是考查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把握;第3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比较数大小的能力;第4题是考查学生对分。
3.2013巴中市南江县教职员工考试笔试时间 笔试内容
你好!
2013巴中市南江县教职员工考试笔试时间2013年12月7日9:30-11:30。
1、笔试科目:中小学及特教教师职位笔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综合教师、特教教师职位考语文、数学)综合成卷,满分100分;职教专业笔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满分100分。
2、笔试时间: 2013年12月7日9:30-11:30。
3、笔试地点:考场设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具体考室详见考场分布图,笔试入围考生凭有效身份证和准考证对号入座。
4、成绩公布
笔试结束当天阅卷,并在考场和南江人社网同时公布成绩,对笔试成绩有疑问的报考者,公布成绩当天可到考务办(设在川师大大学生活动中心)申请现场查分,逾期不再受理。
笔试公告:/NJBDXz
4.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包括哪些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点归纳 一、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四、语句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2、复句:(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