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华夏心理导读: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无庸质疑的道理。
咨询面谈与普通意义上聊天对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治疗模式的结构化的过程,而“结构化”的基石是面谈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在整个面谈与治疗干预过程中,关于临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咨询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其他理论,构成基本的面谈框架并决定咨询的方向。
例如,一位女士对咨询师说:“我告诉你,我恨我的父亲,我恨他,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恨他。他是一个好人,有正义感,他从来没打过我,但是我就是恨他。
不过恨父亲是一件很不孝道的事情,特别是没有理由恨他的时候。这种感觉让我不安、烦恼、担忧……。”
根据来访者的陈述,有经验的咨询师通常会考虑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做出判断: 关于继续教育—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欢迎点击详情。 ——来访者的内心冲突和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憎恨自己父亲的情感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事实和心理冲突? ——这种针对父亲的情绪的无意识根源是什么?显然并不是像来访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原因。
——来访者的这种情绪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形成症状并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提示你需要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你如何就来访者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病理解释并为来访者所接受,那一种病理解释更符合这位来访者的情况,还有更好的病理解释吗? ——你将运用怎样的专业技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协调关系以利于咨询与治疗的进行? ——你使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让来访者自我领悟从而使你的面谈能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实现人格改善与自我成长? ——你对于此类问题可供选择的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方案是什么? ——针对来访者的咨询与治疗以什么样的形式、程序、方向、疗程进行?可能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先导。一般地讲,心理咨询师临床所需知识至少涉及人类知识的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知识是关于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常识与基础理论,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而获得最初的知识。
这些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个体和群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心理特征与从属行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知识。 第二方面知识是关于个体人格成长与变异的深层根源及无意识过程的理论,包括人格与行为改善的各种理论假设与分析模型,从而有利于你对个体行为差异做出恰当的解释。
你需要系统地熟悉各种人格理论流派的观点,无论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理论、女性主义还是符号学与现象学观点,你都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重视与宽容。你不仅要熟悉这些流派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之间的相容点与差异性,并习惯于从临床的角度审视和整合这些理论,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达成咨询与治疗的目的。
虽然大多数的面谈者在他们的职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理论偏好,从而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但过于狭窄的理论视野,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对某些理论的过分偏爱、对其他理论的无知以及偏执的学术态度毫无疑问将制约职业发展,因为你过于狭窄单薄的理论根基将无力承载临床面谈大厦,你将没有能力为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方面知识是关于心身医学、心理病理学、神经症状学和脑科学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在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学习中获得。
20世纪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以及传统精神病学对症状学、精神药物学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明确咨询对象的界定、临床鉴别诊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组合运用、精神性与神经性反应、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等问题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建立在各种人格理论基础上的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和精神检查工具的运用为心理诊断提供了多角度参考依据。
第四方面知识是咨询面谈与临床干预的有关技术知识。这也是本书所关注的内容。
比如,你必须知道咨询面谈的有关伦理准则和工作原则,你必须知道可供你采用的面谈反应方式(语言的、行为的、情感的反应)以及它对来访者的作用,你必须了解各种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你必须对你自己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换句话说,你必须对这一职业的基本工具有良好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
涉及咨询面谈的相关技术可能与心理分析理论运用有关,但它本质上不是纯理论的而属于具体的面谈策略,直接来源于咨询面谈和临床干预的实践,因此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和实际咨询督导。这一过程也许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职业训练过程。
第五方面知识是关于哲学、人类文化学、逻辑语言学、语义与行为分析学、民族习俗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涉及人类心理和生活意义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构筑咨询面谈大厦的建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列罗出具体的学习课程。
我们坚定地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和灵活性,无论这些知识来源于哪里。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世界有很多从书本中。
2.咨询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品格: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自我平衡能力
1、有能力将不良情绪排除,带着平衡的心态走进工作室 2、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 4、不因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5、日常情绪稳定、自我平衡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三)、善于容纳他人
1、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 2、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 3、接纳求助者各类问题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1、对求助者负责, 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到“雪上加霜” 2、转诊 3、不夸大
(五)、“自知之明”
1、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 2、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 3、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3.心理咨询师要什么专业
在我国,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
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 ·职业说明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具有一定的观察、理解、学习、判断、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 心理咨询师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报名条件 (一)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三)心理咨询师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2、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报考材料 (1)学历证书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 (2)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3)免冠近照1寸、2寸蓝底彩色照片各3张。 ·学习内容 基础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 操作技能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
·报名时间 报名截止至考前两个月。开始时间由各地主考部门进行通知。
·考试时间 参加全国统考,每年2次。分别在5月和11月。
2011年上半年考试时间预计为5月21日 ·考核方案2010年下半年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合格标准 本职业各级别的鉴定都包括理论知识综合考试和实际能力考核两项内容。 (1)理论知识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提取,按标准答案评分。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2)心理咨询员和心理咨询师实际能力考核,采用专家组面试评定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心理评估,案例分析,咨询方案制定和交谈技巧。
评分标准按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高级心理咨询师的实际能力考核,采用专家组综合评审方式进行,考生应提前三个月上报个人业绩资料(著作、论文、专利和研究成果证书)和单位出具的推荐意见。 (3)单项成绩合格者,成绩保留2年。
(4)已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正高职称,正在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和教学工作的人员可不参加理论知识综合考试,由单位推荐并直接向专家组提交个人业绩资料申报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 ·资格认证 (1)本职业各级别的鉴定都包括理论知识综合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两项内容,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提取,按标准答案评分。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心理咨询师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2)单项成绩合格者,成绩可以保留1年。 (3)已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正高职称,正在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和教学工作的人员可不参加理论知识综合考试,由单位推荐并直接向专家组提交个人业绩资料申报心理咨询师一级资格,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
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通过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由劳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相应等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全国通。
4.要成为一个咨询师必须要先学什么
咨询师
[编辑本段]职业定义
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个人或组织解决问题或提供方案的专业人员。
比如心理咨询师、求职咨询师、管理咨询师、营销咨询师、战略咨询师等。
[编辑本段]职业要求
知识要求:一般都要求有硕士以上学历。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同时具备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技能要求:毋庸置疑,沟通能力是第一位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身的敏感性都是咨询师所应该具备的。
经验要求:需要有对各行各业全面综合的把握,在一问一答之间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从事过相关工作的经验;熟练各种测评工具和方法,切实地根据咨询者的需求加以引导。
5.企业咨询师需要什么知识结构
不清楚,希望这些东西对你有用。
下面介绍一些有关咨询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2006年开始,将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新标准进行资格考试。 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
取消原来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称呼。 心理咨询师新的报考标准条件 : ▲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另:上海地区对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要求只需要大专学历者即可,不限专业 ▲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另:上海地区对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要求只需要本科学历,或持有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年以上者均可,不限专业。 ▲心理咨询师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尚未开放)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二、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心理咨询师国家等级考试科目 远程培训内容: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基础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 操作技能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技能 另:上海地区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鉴定(1+X版): 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性别差异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校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心理伦理与道德、影视片断分析、面接实习等等课程(不少于400学时,其中面接实习不少于50学时);另本级别需要经过心理学基础知识鉴定(即普通心理学和部分社会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二级):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性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团体心理咨询、自杀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心理治疗、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含投射测验)、心理伦理与道德,影响片断分析、面接实习等等课程(不少于500学时,其中面接实习不少于120学时)。另本级别需要经过心理咨询师入学资格考(即三级助理心理咨询师的全部知识) 上海地区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不允许以任何函授、远程教育方式进行![编辑本段]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 年版)。
1.职业概况 1. 1 职业名称 心理咨询师。 1.2 职业定义 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常温、安静的心理咨询室。
1.5 职业能力 具备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 1 培训期限① 晋级培训期限;心理咨询师三级不少于500 标准学时;心理咨询师二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心理咨询师一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①培训期限包括授课、实习、见习等时间。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心理咨询师三级的教师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等专业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取得心理咨询师一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心理咨询师二级的教师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等专业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师资培训或取得心理咨询师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满3 年,并具有800小时的心理咨询实践;培训心理咨询师一级的教师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等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6.要考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素质
敏锐的 洞察能力 敏锐的倾听能力 反应灵活的应变能力
思维活跃的变通能力 内心深层的反省自省能力 如果这些你都掌握了
增加宽容心 宽厚心 与人为善 不强求 不强迫 不可以不苛刻 不刻意 伸出他人环境放弃小我想问题 或者放弃自我 放弃他人的立场 站在第三类人称小问题 应该怎么做 菏泽也是最难的 希望你能成功
在这些基础之上再掌握所谓的理论和世间操作 核医学的具体含义 那么你距离大师级的就不远了
这些绝对是实用的
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学的这些仅仅只靠这些 没上上面那些根本学的就是个壳空壳
制动的理论 不懂得实际显示是什么 只知道高谈大论 却不想想现实你接不接轨
学习医学的要找个老师带你 在网络上的多半会误人子弟
真正做到了不是耍耍嘴皮子功夫 而是要做到
7.心理咨询师要具备哪些条件和知识
关于心理咨询师要具备的条件,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心理咨询专业词条。。其中相对来说重要的一条我复制了进来。
该专业培养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咨询第一线,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熟练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操作实务的专业人才。学生应熟知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阿德勒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以及现实疗法的人性论假设、辅导或咨询目标、操作的具体技巧。积极学习、消化各种咨询辅导理论的优点,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培训的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格心理学、团体辅导、学校心理辅导、变态心理学、行为矫正、人体解剖生理学、职业指导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价、犯罪心理学
(百度百科词条,心理咨询专业
)
需要掌握的有:
(1)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英语表达能力。
(3)具备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4)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辅导、行为矫正、学校心理辅导、家庭心理治疗、心里拓展训练等具体操作技术。
当然,一颗愿意助人的热心并热爱这个职业也是很主要的。
8.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华夏心理导读: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无庸质疑的道理。
咨询面谈与普通意义上聊天对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治疗模式的结构化的过程,而“结构化”的基石是面谈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在整个面谈与治疗干预过程中,关于临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咨询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其他理论,构成基本的面谈框架并决定咨询的方向。
例如,一位女士对咨询师说:“我告诉你,我恨我的父亲,我恨他,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恨他。他是一个好人,有正义感,他从来没打过我,但是我就是恨他。
不过恨父亲是一件很不孝道的事情,特别是没有理由恨他的时候。这种感觉让我不安、烦恼、担忧……。”
根据来访者的陈述,有经验的咨询师通常会考虑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做出判断: 关于继续教育—心理咨询师实务技能,欢迎点击详情。 ——来访者的内心冲突和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憎恨自己父亲的情感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事实和心理冲突? ——这种针对父亲的情绪的无意识根源是什么?显然并不是像来访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原因。
——来访者的这种情绪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形成症状并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提示你需要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你如何就来访者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病理解释并为来访者所接受,那一种病理解释更符合这位来访者的情况,还有更好的病理解释吗? ——你将运用怎样的专业技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协调关系以利于咨询与治疗的进行? ——你使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让来访者自我领悟从而使你的面谈能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实现人格改善与自我成长? ——你对于此类问题可供选择的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方案是什么? ——针对来访者的咨询与治疗以什么样的形式、程序、方向、疗程进行?可能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先导。一般地讲,心理咨询师临床所需知识至少涉及人类知识的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知识是关于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常识与基础理论,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而获得最初的知识。
这些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个体和群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心理特征与从属行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知识。 第二方面知识是关于个体人格成长与变异的深层根源及无意识过程的理论,包括人格与行为改善的各种理论假设与分析模型,从而有利于你对个体行为差异做出恰当的解释。
你需要系统地熟悉各种人格理论流派的观点,无论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理论、女性主义还是符号学与现象学观点,你都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重视与宽容。你不仅要熟悉这些流派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之间的相容点与差异性,并习惯于从临床的角度审视和整合这些理论,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达成咨询与治疗的目的。
虽然大多数的面谈者在他们的职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理论偏好,从而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但过于狭窄的理论视野,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对某些理论的过分偏爱、对其他理论的无知以及偏执的学术态度毫无疑问将制约职业发展,因为你过于狭窄单薄的理论根基将无力承载临床面谈大厦,你将没有能力为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方面知识是关于心身医学、心理病理学、神经症状学和脑科学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在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学习中获得。
20世纪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以及传统精神病学对症状学、精神药物学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明确咨询对象的界定、临床鉴别诊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组合运用、精神性与神经性反应、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等问题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建立在各种人格理论基础上的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和精神检查工具的运用为心理诊断提供了多角度参考依据。
第四方面知识是咨询面谈与临床干预的有关技术知识。这也是本书所关注的内容。
比如,你必须知道咨询面谈的有关伦理准则和工作原则,你必须知道可供你采用的面谈反应方式(语言的、行为的、情感的反应)以及它对来访者的作用,你必须了解各种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你必须对你自己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换句话说,你必须对这一职业的基本工具有良好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
涉及咨询面谈的相关技术可能与心理分析理论运用有关,但它本质上不是纯理论的而属于具体的面谈策略,直接来源于咨询面谈和临床干预的实践,因此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和实际咨询督导。这一过程也许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职业训练过程。
第五方面知识是关于哲学、人类文化学、逻辑语言学、语义与行为分析学、民族习俗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涉及人类心理和生活意义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构筑咨询面谈大厦的建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列罗出具体的学习课程。
我们坚定地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和灵活性,无论这些知识来源于哪里。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世界有很多从书本中。
9.心里咨询师需要哪些相关知识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无庸质疑的道理。
咨询面谈与普通意义上聊天对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治疗模式的结构化的过程,而“结构化”的基石是面谈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在整个面谈与治疗干预过程中,关于临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咨询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其他理论,构成基本的面谈框架并决定咨询的方向。
例如,一位女士对咨询师说:“我告诉你,我恨我的父亲,我恨他,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恨他。他是一个好人,有正义感,他从来没打过我,但是我就是恨他。
不过恨父亲是一件很不孝道的事情,特别是没有理由恨他的时候。这种感觉让我不安、烦恼、担忧……。”
根据来访者的陈述,咨询师必须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出判断,否则他将难以回答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做出清醒的解释。譬如:——来访者的内心冲突和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憎恨自己父亲的情感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事实和心理冲突?——这种针对父亲的情绪的无意识根源是什么?显然并不是像来访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原因。
——来访者的这种情绪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形成症状并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提示你需要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你如何就来访者的问题做出相应的病理解释并为来访者所接受,那一种病理解释更符合这位来访者的情况,还有更好的病理解释吗?——你将运用怎样的专业技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协调关系以利于咨询与治疗的进行?——你使用怎样的干预手段让来访者自我领悟从而使你的面谈能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实现人格改善与自我成长?——你对于此类问题可供选择的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方案是什么?——针对来访者的咨询与治疗以什么样的形式、程序、方向、疗程进行?可能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是什么?找到上述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先导。一般地讲,心理咨询师临床所需知识至少涉及人类知识的五个方面:第一方面知识是关于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常识与基础理论,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而获得最初的知识。
这些课程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个体和群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心理特征与从属行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知识。第二方面知识是关于个体人格成长与变异的深层根源及无意识过程的理论,包括人格与行为改善的各种理论假设与分析模型,从而有利于你对个体行为差异做出恰当的解释。
你需要系统地熟悉各种人格理论流派的观点,无论是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理论、女性主义还是符号学与现象学观点,你都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重视与宽容。你不仅要熟悉这些流派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之间的相容点与差异性,并习惯于从临床的角度审视和整合这些理论,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达成咨询与治疗的目的。
虽然大多数的面谈者在他们的职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理论偏好,从而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但过于狭窄的理论视野,特别是在初学阶段对某些理论的过分偏爱、对其他理论的无知以及偏执的学术态度毫无疑问将制约职业发展,因为你过于狭窄单薄的理论根基将无力承载临床面谈大厦,你将没有能力为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提供更大的空间。第三方面知识是关于心身医学、心理病理学、神经症状学和脑科学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在人格心理学、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学习中获得。
20世纪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以及传统精神病学对症状学、精神药物学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明确咨询对象的界定、临床鉴别诊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组合运用、精神性与神经性反应、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等问题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建立在各种人格理论基础上的各种心理测量方法和精神检查工具的运用为心理诊断提供了多角度参考依据。
第四方面知识是咨询面谈与临床干预的有关技术知识,即咨询心理学。比如,你必须知道咨询面谈的有关伦理准则和工作原则,你必须知道可供你采用的面谈反应方式(语言的、行为的、情感的反应)以及它对来访者的作用,你必须了解各种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你必须对你自己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
换句话说,你必须对这一职业的基本工具有良好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涉及咨询面谈的相关技术可能与心理分析理论运用有关,但它本质上不是纯理论的而属于具体的面谈策略,直接来源于咨询面谈和临床干预的实践,因此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和实际咨询督导。
这一过程也许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职业训练过程。第五方面知识是关于哲学、人类文化学、逻辑语言学、语义与行为分析学、民族习俗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涉及人类心理和生活意义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构筑咨询面谈大厦的建材。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列罗出具体的学习课程。我坚定地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和灵活性,无论这些知识来源于哪里。
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世界有很多从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