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岗位专业知识

1.医生的职责是什么

原发布者:srxsdtz

各级医师岗位职责(一)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医学|教育网整理,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二)主任(副主任)各级医师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

2.医务人员有哪些专业知识素质

爱心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医疗工作,自古就是人民群众十分崇敬的职业。

古人把行医者尊称为“先生”,把行医这一职业敬称为“悬壶济世”、“仁爱救人”,认为“医乃仁术”,同时并要求行医者要有“但愿世间无疾病,不患架上药生尘”的高尚情怀。现在人们更是把医务工作者尊称为“白衣天使”。

西方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词”也明确规范了医疗行为,即行医者要以“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为基本信条。世界医学会章程更是在其基本宗旨中写道:“……竭尽全力……为人类服务”。

可见,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历来把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纳入伦理道德的范畴,并且刻意强调了爱心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医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遭受病痛的人群,他们不仅躯体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也同样受到创伤。

人在这种时候,可以说就是一个弱者、一个需要援助的人,此时,更加需要关怀、体贴、帮助、温暖。患者到医院就医唯一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治好病、恢复健康。

但他们在享受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渴望得到医务人员的爱心。医务人员一点点的温暖都足以暖热患者“无助”的心、足以让患者对医务人员心生感激之情。

所以说,医务人员的爱心对于求医的患者来讲,无疑于“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纵观众多医疗纠纷,抛却其中的医疗技术成分不讲,可以说个别医务人员缺乏爱心、缺乏同情心不能不说是造成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否使患者摒弃颓废、消极、紧张情绪,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去直面疾病、配合治疗,尽可能取得圆满疗效,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要达到此目的,除了高水平的医疗质量这一先决条件外,医务人员的爱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务人员对患者充满爱心,首要的是要具有“换位”思想,亦即假若“我就是那个病人”或者“这个病人就是我的父(母)亲、上级领导”,这种情况下我还会“生、冷、硬、顶”吗?换言之,假如自己的亲人到医院求医也遭遇“生、冷、硬、顶”,自己又做何感想?同时,医院的管理者在狠抓医德医风时,不能只是一味地制定制度,也不能只是让医务人员将“把患者当作亲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简单地挂在嘴上或仅仅停留在纸上。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让医务人员把对病人的“爱心”切实落实在行动中,在为病人服务时切切实实去温暖每一个患者,让患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爱心。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张充满爱心的笑脸,面对危重患者时及时、紧张而有序的抢救,等等,都会使患者及其家属终生难忘。 勿庸置疑,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就医环境等大抵相当的情况下,医德医风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更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竞争力。所以,爱心,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个医院的医务人员是否充满爱心,也是决定着这个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能否保持领先的决定性因素。

3.医师专业技术职务是什么

临床医学专业: (一)初级: 根据462号文件精神,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士职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师职务。 (二)中级: 1、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3)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4)已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的医师须取得该培训合格证书。

2、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上述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医学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2)取得医学大专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6年。

(3)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 (4)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

(5)取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 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

临床医学专业: (一)初级: 根据462号文件精神,临床医学专业初级资格的考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士职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聘任医师职务。

(二)中级: 1、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3)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4)已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的医师须取得该培训合格证书。 2、参加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上述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医学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2)取得医学大专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6年。 (3)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

(4)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 (5)取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 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一)参加药(护、技)士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二)参加药(护、技)师资格考试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5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三)参加中级资格考试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7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6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4年; 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2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其中参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技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院校毕业的学历或学位;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

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受单位性质和户籍的限制,均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报考专业类别参加考试。

4.求1200字文章《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

前几天,市指导所老师和领导过来考察我们的专业技术。

这是例行的执业医生、护士定期考察项目。要求很严格,一次考核不过关,就要业内保留医生证去继续教育,停止临床。

习惯了这种考验,也没什么了。只是,这次院长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一个合格的医生,他不仅是手术匠,还要是心理医生、病人的知心人;要涉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精通音乐,爱好体育,学会易经,懂得各个宗教的精华部分,还要(至少)是文学爱好者。

尤其是,祖国的文化:儒家、道家的文化”。 一个医生,他可以改行去做其他职业,但是,其他职业的人,想改行做医生,就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理论的、实践的。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专业性,院长的话,是有些夸张。可是,他对医生职业的崇高认识,以及对做一名合格医生的要求,让人佩服和尊重。

的确,医生是个博爱的职业,首先就要有博大的容量才能做到博爱。看着她一脸正气、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不卑不亢的样子,听着她讲上面的语言,我深深地感触着她的一切。

活着,能够有如此深邃的见解,出自一个近50岁的专家的口中,她的思想境界和专业技术,就都不能用惯用的尺码来衡量了。这就是超越,这就是超脱。

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个医生,比如我,——能有几人过关咧?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医生的知识结构 曾昭耆 医学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深奥的综合性学科。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各科临床课都是以解剖、组织胚胎、生理、生化、病理、药理、诊断学等为基础的。

而这些基础课又分别是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向医学的纵深发展,相互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 经过以上系统学习的医学生,毕业后在职业称谓上算是个医师了,不过,如前所说,他还必须经历一段不短的“成材周期”才行。

40多年前我给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看病时,有一次他对我谈起,他认识很多医师,发现其中有些人虽然知道哪些病应该用哪些药,哪些药可以治哪些病,但他们的知识似乎仅限于此。他说:“这样的人,我认为不过是医匠。”

他说的“医匠”,指的是一种和木匠、泥水匠差不多的“看病的工匠”。在他眼里,医师和“医匠”就像画家和画匠一样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层次。

前者是科学或艺术,后者不过是一种手艺。? 临床医师赖以工作的基本依据当然是医学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和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又是带着不同疾病的人,这就使这个工作越加复杂起来了。

疾病之所以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除了与各人的体质不同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本身,包括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说是世世代代环境影响的产物。

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临床医师必须了解自然,了解天文、地理、气象、环境等对人的影响。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地区多发于寒冷季节,可是在炎热的夏天往往又可能有一个发病的高峰。

因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必须增加皮肤水分的挥发,失水失盐致血液浓缩和粘稠度增高,影响心肌的生理功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脑血管病也存在类似的发病规律。

我还见过一个阵发心房纤颤的患者,他自己发现,他的房颤发作经常和地球上的地震有关。病人自己做了长期的详细对比记录,一边是他的心房纤颤,另一边是地球上任何一处的地震报告。

看来同时出现的确实不少,但尚无法作出充分的解释。? 中国古代医籍中有所谓“天人之际”、“子午流注”等提法,以及十分重视四时八节和昼夜之间的“阴阳交替”,这些都曾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受到批判。

其实,如果去体会古代医家们的用意,也许可以发现,他们是在没有现代科学的情况下,试图阐述各种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等自然条件的改变与疾病的关系。比如,一些重症和衰老患者容易在凌晨发病,容易在气温、湿度急剧变化时病情加重,都是许多医生亲历过的事实。

至今不少中医仍强调在每年24个节气前后,要注意防范病情波动,实质上,是由于这些时候的气候改变可能较明显。此外,中医还注意到,某些中药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是否适用等都有讲究。

其中不少精髓,都来源于临床实践。? 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临床医师又必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人际交流技巧等等。

讲到人的社会属性,似乎大家都了解,但并不是每个医师都认真注意到它在人的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的医师并不是不知道心理行为因素对心脑血管病、溃疡病、肿瘤等的影响,但在实际治疗中又往往忽视了它,更没有意识到医师自己的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甚至文化艺术修养会对临床医疗工作具有意义。

其实,对人的医疗和对其他动物的医疗(兽医)之间,重要的区别就在社会属性上。可以说,临床医生是依靠医学,通过上述“人文介质”运用到病人身上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给人们生活各方面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善,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甚至对人的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从外环境看,现代化似乎总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一系列恶果。

从内环境看,现代。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