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专业知识

1.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包括哪些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点归纳 一、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四、语句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2、复句:(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2.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 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40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lian 、xiong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2840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痢⑷绻挥刑鬹zej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rtx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

余下全文>>。

3.求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试题,急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bēi gōng shéyǐng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 背弓射影声情并茂 C、duōmóu shàn biàn D、jīng yùliáng yán 多 谋 善 辩 金 玉 良 言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尝咀嚼则用心B、尝品味则悉心 C、读咀嚼却用心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春风吹》)(2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

(4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4分)。

4.语文专业知识

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4、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6、角度 直接(正面)、间接(侧面)。7、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8、段落层次。9、中心思想。

10、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11、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2、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3、剪裁 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 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 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 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 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 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经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 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间接(侧面) 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 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顺叙 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 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插叙 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4、线索 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

情线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

例:鲁迅《社戏》“夏夜看戏”。时间:夏夜。

地点:去赵庄的航船上。人物:我和小伙伴们。

照应的内容:“似乎听到歌吹了”照应“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等。指代的内容:“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中的“这里”指代“鲁镇的平桥村”。

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排除小纠纷”。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

直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反映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通过营长述说战后的情景间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括。

例:《我的叔叔于勒》本文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路军的渡江情况最能表现中心,所以详写;中、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与中心关系不大,因此略写。④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段落划分 从叙述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5.那有最全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 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 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