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开发工作专业知识

1.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工作,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土地储备必须与城市规划紧密配合,做到土地储备规划先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对宏观,主要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作出限定,而城市规划则是从操作层面为土地储备前期工作提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成为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土地储备必须要遵循规划先行、服从规划的原则。

在土地收储阶段,城市规划影响储备土地的收储类别、收储区域和收储时间。从收储土地类别看,应选择经营性用地;从收储区域看,应集中资金重点储备增值潜力大的土地;从收储时间看,优先收储基础设施较完善、前期开发阻力小的土地。

因此,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在收储前征询规划部门意见,从用地性质、区位配套、规划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在土地出让阶段,城市规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储备机构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当前土地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合理编制下一年度的储备土地出让计划。根据出让计划,土地储备机构委托规划部门进行出让方案审查,确定出让地块的具体规划设计条件,规划部门的意见直接影响到储备土地的出让时机和出让收益。

合理分解工作任务,实行项目联动考核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效率,全国不少地区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土地储备机构可以协议委托出让地块所在区域人民政府组织的机构或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储备土地的开发整理。

土地储备机构主要负责办理计划立项、规划和土地报批,与委托开发整理单位签订《储备土地委托开发整理协议书》,对委托地块开发实施指导帮助、监督检查和验收。 这种模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具体实施。

为明确工作职责,必须建立相应的土地储备项目联动考核机制。政府根据年度土地前期开发计划和房地产供地计划,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将任务合理分工、分解下达到各区、各职能部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由政府有关部门如土地储备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 各区域中只要完成前期开发的土地,就可以优先进行收储,尽早安排土地出让。

2.土地收储工作包括哪些

1. 土地收储,即指国家土地储备机构动用国家优先购买权力,对流入土地市场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购买,通过土地整理后作为储备用地的过程。

包含项目:

1. 旧城区改造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益事业项目,下同):辖区政府或有关部门对拟实施项目向市土地储备中心提出申请,并填报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后,纳入土地收储项目库,经筛选后列入土地收储计划(草案)。

2. 城中村改造项目:辖区政府对拟实施改造的城中村项目编制年度计划,经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审核后,报市土地储备中心列入土地收储计划(草案)。

3. 危陋住宅区项目:辖区住房保障部门对拟改建项目编制年度计划,向市危陋住宅区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市危陋住宅区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报送市土地储备中心列入土地收储计划(草案)。

4. 市土地储备中心汇总提报的土地收储项目,编制土地收储计划(草案),并与市规划局对接调整,由市规划局出具摸底红线图。土地收储计划经市土地储备委员会批准后,抄送市规划、国土、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及各辖区政府。对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项目,按规定上报纳入。

5. 土地收储计划每半年调整一次,报市土地储备委员会批准,年终尚未实施完毕的项目可转入下年度计划。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地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土地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土地利用规划、计算机制图、土地信息系统应用、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技能;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中外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政策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选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土地规划、土地资源评估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会有各种实践机会亲自动手,掌握测绘、遥感现代测量技术。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地籍测量、土地规划设计、土地估价、土地信息系统等。

4.如何做好土地储备工作

一、量力而行,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对土地储备工作来说,资金是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关键。

在控制土地储备量上,要本着“量力而行,不贪大,适度收,而不是多多益善”的原则。在规划和计划情况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针对有潜力的用地项目,意向性储备,对存在储备可能性地块做出计划和方案,力争在土地储备上做到动作快,起步早,措施管用,土地储备要适时适量,不能因为一时市场气氛就大量征用。

二、蓄放兼收,处理好蓄与放的关系对国有土地,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予以储备:一是征;二是收;三是购;四是换。对有偿收购的土地,收购土地方式有三种:一是买断,即一次或几次将土地及其附着物补偿费交付原土地使用者后进行储备,适时出让或开发成熟后出让;二是定金收购,先给予原土地使用者定金,约定补偿方式和价款,待土地出让时再付给土地补偿费;三是预定收购,只约定补偿方式和价款,待土地出让后付给补偿费。

三、增强“做地”功能,处理好“养”与“增”的关系“养”与“增”是增强政府“做地”功能的需要。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时,必须要确保土地的供应。

随着土地市场需求的加大,储备中心某些功能的局限性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土地供应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可以盘活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收购储备要向城郊的集镇改造转移,这使得“做地”的任务难度加大。

因此,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实现完成政府“做地”的功能。四.解决资金问题,处理好“储”与“投”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好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尝试从解决储备土地收益比例拨付充作土地储备资金,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自有资金进行土地储备运作。对于拨付的比例,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和土地储备的需求提出。

如果没有资金,新的土地收不进来,老的土地又加工不了,土地储备就会形成金融风险。还要处理好出让价格的制订。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