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的措施

1.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有哪些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的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针。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建设,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2.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是早开奶和什么

娩后宝宝的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不用橡皮奶头是母乳喂养成功的保证。相信通过专家的解读后,聪明的妈咪自不会错过母乳喂养的第一时间。

产后72小时内为泌乳过渡期

通过肌肤的接触,母亲给予宝宝新生的喜悦。 分娩后宝宝的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也是母婴之间第一次的情感交流。但由于产后最初几天的少乳期,使许多母亲丧失了喂养的信心,放弃了这珍贵的交流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坚持母乳喂养呢?这就需要母亲紧紧把握好母乳喂养的“时间关”了。

对于头几天的少乳,作为母亲千万不要慌张。因为产后72小时内是建立泌乳期,为泌乳量从少到多的过渡时期。分娩后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乳房早下奶,有利于乳汁分泌。如果母亲在少乳期就使用奶瓶喂养,反而减少了新生儿对母亲乳头的刺激,从而母乳喂养失败。

婴儿吸吮的次数越多,对母亲乳头乳晕的刺激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有效的吸吮也有利于乳汁分泌和乳房的排空,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预防乳汁淤积。因此,早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出生后半小时内早接触、早吸吮

那么究竟何时才是给予新生儿早吸吮的最佳时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推荐定义为:在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这样便能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除了把好母乳喂养的“时间关”以外,按需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亦是另一个“时间关”。不使用奶瓶,奶嘴和安慰奶嘴,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新生儿的口欲及心理需要。婴儿频繁有效的吸吮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且有效预防奶胀。另外,产妇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以此作为人类哺育婴儿最成功的方式。

母乳喂养跟人工喂养相比的最大优势

母乳喂养维护了食物与营养的均衡,是增强婴儿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相比之下,人工喂养存在诸多的风险。奶粉的基础原料是牛奶,而牛奶中各种营养物质与人乳是不同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过高的蛋白质对婴儿的肾脏以及其他尚未发育的器官会造成负担。母亲初乳中的抗体,核苷酸和牛磺酸等对婴幼儿的大脑以及视力发育是必须的。它能够清理肠道,促进胎粪的排出,也可预防黄疸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婴儿特异性疾病、哮喘、糖尿病的发病率。母乳中的免疫成分,既不引起过敏又能增加婴儿抵抗力,并能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不仅如此,母乳喂养于母亲本身也受益匪浅。它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帮助子宫复旧,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

3.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策略与措施有哪些

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策略与措施是: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爱婴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认真执行《爱婴医院管理指南》。

医疗机构要继续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并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支持社区开展母乳喂养咨询,并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指导,提高6个月以上婴儿合理添加辅食食谱。②继续贯彻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禁止奶粉商在医院的销售活动。

③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公众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母乳喂养的社会和文化氛围。④加强爱婴医院规范化管理,通过开展监督、评审等措施,确保医院能完全执行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

⑤定期对妇幼保健人员进行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公众的指导能力。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