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最为出色。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晋代人,他7岁开始练习书法,后在秦汉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风格,作品平和自然,奇逸豪放,是承前启后的书法家。 欧阳询是唐代人,受晋代王羲之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书法家的长处,形成了”险劲”而”平稳”的书法风格。
颜真卿也是唐代人,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富于创新。柳公权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作品受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影响较大,风格清瘦、秀丽。
苏轼是宋代大文学家,学问渊博,书法苍劲、豪放。他不固守于前代书法家的章法,主张”书无常法”,同时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才能使书法有长进 张旭 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称他为“草圣”。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
2.我国有哪些著名书法家
晕。
兄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这种问题你随便能百度到的。
下面是我复制给你的。——————————-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昊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 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
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 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 苏黄米蔡: 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 “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 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张醉素: 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虞欧褚薛: 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 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 二王: 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 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 崔杜: 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
钟张: 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3.书法知识、著名书法家
1、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投资王羲之书法要学习书法史,将他的书法和两汉、西晋书法相比较,可以发现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但法书刻本甚多。
有章草《豹奴帖》、《十七日帖》、《寒切帖》,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彩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2、王献之(344-386)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
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3、张旭(675-750?)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4、颜真卿(709-785)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这值得收藏家和投资者重视,或许在民间会有新的发现,但要认真辨伪。
5、怀素(公元737-?)投资怀素书法作品,鉴定时要了解他的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的作品,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
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鉴定时还可参照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如:“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
怀素的狂草千变万化,下笔连绵不绝,鼓荡而下,又不离魏晋法度。如《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
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其《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则冲和雍雅,尚有几分章草意味,可窥其草法变化之来源。
还有中国四大书法家颜柳欧赵楷书四体的创始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俯[兆页]。望采纳~赞同0|评论 查看被隐藏回答检举|4 分钟前花开情为谁晓|二级2010年11月下旬,北京虽然已进入冬季,而今年到这时还不太冷, 气温宜人, 颇为舒适。
著名书法家王献坤先生选择于此时在京城的民族文化宫, 举办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书法展览,适得其时。 26日上午的书展开幕式非常隆重,光临嘉宾如云,既有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副主席赵文芝、中国书协驻会副书记赵长青、中国书协组织联络部主任张陆一、北京市文联副书记黎晶、北京市书协副主席李有来等等,又有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郎昆、朱军、鲁豫,相声大师姜昆也兴致勃勃地赶到场,总共有300多位各界来宾,场面热闹非凡。
展出的书法作品130幅,大部分都是大开张的巨幅佳作,笔力苍劲,个性突出,气势恢宏。字体以行书为主兼有楷书、隶书,写法也多种多样。
横幅、立轴、对联各种形式都有。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献坤先生还擅长写诗,他的好些书法作品都以自己的诗为内容,真是“翰墨惊天地,诗书通古今”啊! 这次展览取得圆满的成功,开创了王献坤先生个人书展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实,他的书法早已享誉国内外。近年来已多次获得大奖,除了金奖、一等奖,还获得“国际书画艺术大赛”的荣誉奖。
不惟如此,他的书法作品还为厅堂馆所收藏,或作为贵重礼品赠送来宾及友好人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黄承祥和秘书长闫仲秋访问台湾时,就把王先生的书法作品作为贵重礼品,郑重其事地赠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
这幅字为4尺横幅,内容是王先生自己所作内涵丰富颇富哲理性的一首诗:“度比江河纳细流,气如春夏群物生;远望能知风雷小,凌空方觉海波平。”宋先生十分喜欢。
他的书法作品也曾赠送给韩国、日本等多国的国际友人,甚受好评。 王献坤先生,1951年出生于河北,大学学历,自幼受父辈的影响。
4.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至少10个
先秦书法 甲骨文 戍嗣子鼎 石鼓文 散氏盘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 墙盘 战国越王剑铭 攻吴王夫差鉴 虢季子白盘 侯马盟书 陈曼簠 青川木牍 郭店楚墓竹简 秦汉书法 张芝 皇象 蔡邕 阳陵虎符 秦诏量铭文 莱子侯刻石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石门颂 曹全碑 天发神谶碑 乙瑛碑 魏晋南北朝 钟繇 索靖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陆机 元怀墓志 元晖墓志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泰山经石峪 敦煌书法 隋唐五代 董美人墓志 智永 贺知章 张旭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 李邕 徐浩 怀素 孙过庭 柳公权 杨凝式 宋辽金 李建中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蔡京 欧阳修 林逋 赵佶 薛绍彭 白玉蟾 朱熹 张即之 吴琚 文天祥 元代 赵孟頫 杨维桢 鲜于枢 倪瓒 邓文原 康里巎巎 饶介 冯子振 张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铎 文徵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宠 张瑞图 黄道周 倪元璐 陈淳 陈献章 陈继儒 陈洪绶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万钟 莫是龙 沈度 沈粲 宋克 孙慎行 释担当 文彭 解缙 邢侗 姚绶 张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绶 金农 邓石如 何绍基 吴昌硕 顾炎武 石涛 宋曹 查士标 郑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陈鸿寿 铁保 莫友芝 张照 周亮工 高凤翰 郑燮 汪士慎 李鳝 黄慎 梁巘 刘墉 王文治 钱沣 万经 龚贤 丁敬 黄易 赵之谦 翁同龢 翁方纲 吴让之 徐三庚 吴大徵 沈曾植 曾国藩 张裕钊 俞樾 杨守敬 姚鼐 蒲华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近现代 毛泽东 林散之 高二适 胡小石 黄宾虹 白蕉 于右任 齐白石 萧娴 李叔同 鲁迅 邓散木 陈衡恪 蒋中正 李瑞清 郭沫若 胡适 丰子恺 叶恭绰 应均 费新我 潘天寿 溥儒 马一浮 沙孟海 陆维钊 来楚生 王福庵 王蘧常 马叙伦 章炳麟 张大千 郑孝胥 徐悲鸿 谢无量 徐生翁 唐云 陆维钊 刘海粟 陈大羽 钱君陶 徐无闻 程十发 当代书法 启功 赵朴初 沈鹏 张海 孙晓云 华人德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陈振濂 何应辉 黄敦 刘正成 尉天池 石开 周俊杰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林邦德 王镛 聂成文 张强。
5.著名书法家
早在汉代,蔡邕(133年–192年),字伯 他是一个多才博学之人,通经史、音律、天文,工书画,善鼓琴,好辞章。
书法方面,工于隶、篆,尤以隶书著称。其隶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评。
由于扬名当时, 有不少汉末碑刻被后人附会为蔡邕所书,致有“体法百变”之称。 即为汉碑艺术的集大成者。
其女蔡琰,也是我国历史上汉字的杰出女书法家之一。三国时的阮籍与其侄阮咸被称为“大小原”。
北魏的郑道昭与南方的王羲之齐名。 唐代的孙过庭为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其工于正、行、草各体书法,尤以草书擅。
他的草书遵法二王(晋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工于用笔,俊拔刚健,尚异好厅。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识襄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人称“宋四家”。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皇帝,书画家。
在位时广收古物书画,网罗画家,扩充翰林图画院。使权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书变更谱》等。
擅书法,真书学薛曜,创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书”的“瘦金书”。 瘦金书“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极有个性也写狂草,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书迹。
现代书法 如: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启功,赵朴初,舒同,李天马,欧阳中石,伍纯道等,还有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手。 如魏碑高手许钧,才华横溢的袁克文,出入汉魏的关百益,以书画名世且有书论专著的丁康保,甲骨文专家董作宾,榜书大家张贞,以章草而莉步书坛的靳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