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和海拔的基本知识

1.海平面海拔指的是什么

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

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海涌或 其他扰动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其高度系利用人 工水尺和验潮仪长期观测而得。

按观测的时间长短不同分为:日平均、月 平均、年平均和多年平均海平面。日平均海平面不但随天气状况而变化, 且具有季节、半年、一年和多年周期变化。

中国于1956年规定,以青岛验潮站观测所得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全国 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称为青岛平均海面或黄海基准面。中国地形图上所指的海拔高度,就是从这个海平面起算的。

海平面变动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主要有:冰川一海平面变动, 构造海平面变动,大地水准面一海平面变动,水压均衡作用,冰川均衡作 用和流变均衡作用等。 海底的地形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巍峨的海底山脉、平缓的海底平 原,而且还有许多陡峭的海底深沟。

由于受海底地形的影响,一个海区的 海面会低于或高于另一个海区几米、甚至十几米。 此外,有时海面的高低还与附近的巨大的山脉或山脉所组成的物质的 积聚有关。

这种物质的积聚,可以使其表面引力弯曲,从而形成一种动 力,驱使水离开一个地区而流向另一个地区。 尽管风、海底地震和潮汐总是引起海面涨落,但是人们还是认为海面 是平坦的。

随着人造卫星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甚至风平浪静的海 面也是坑坑洼洼的。 有些地区海面凸起,有些地区海面凹陷。

两者最大可 以相差100多米。但是,因为海平面凹凸的变化在1000千米以上的广泛范 围内逐渐变化,所以不容易被航海者察觉。

顾名思义,所谓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 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 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 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这就 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 由平均海平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称为海拔高度或绝对高程。

平均海 平面,也称大地水准面。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 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

这样就使处处和重力线方向相垂直的大地 水准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因而世界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 面,即大地水准面。

2.海平面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海拔(Elevation),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

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解放以前,我国的海拔零点很不一致;解放后,从1956年起,统一改用青岛零点作为各地计算海拔高度的水准零点。

所以,我们计算的海拔高度都是以青岛的黄海海面作为零点算起。 不同的海域的海平面高度是不一样的,如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侧海平面比大西洋侧海平面高20厘米。

中国大陆:海拔采用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零高程面)。 台湾:以基隆港东岸设置“台湾水平原点”作为测量基准点。

日本:以东京湾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实际测量的基准点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旧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国会前庭的“日本水平原点”。 英国:1915年5月至1921年4月英国西南岸康沃尔郡纽林的平均海面“Ordnance Datum Newlyn”。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平均海面“Normaal Amsterdams Peil”。

3.“海拔”是按海平面定的吗

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

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

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

(Above sea level) 由平均海平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称为海拔高度或绝对高程。平均海平面, 大地水准面也称大地水准面。

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这样就使处处和重力线方向相垂直的大地水准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因而世界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