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空知识的作品目录
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了全新改版,采用全彩印刷,页码从64页增加到80页,单价调整为8元/期。目前《航空知识》设定的主要栏目有:
“视点”
“特别报道”
“空天力量”
“蓝天百家”
“航空讲堂”
期刊系统全面的介绍军事航空、民用航空、航空运动、航天科技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动态。
2.飞机最最简单的画怎么画的很好看
方法/步骤 画“直升机”第一步:画个圆圆的大球。
2113画“直升机”第二步:5261在大球里面开两扇窗户。画“直升机”第三步:在球的上面添个脑袋,在球的下面加个尾巴。
画“直升机”第四步4102:再头顶和尾巴上各添加个螺旋桨。在球的下面添加个着地架子就可以了。
画“飞机”第一1653步:首先画个小海豚。画“飞机”第二步:在“小海豚”的身上按上门和窗。
画“飞机”第三步:在“小海豚”的两侧插上翅膀。画“飞机”第四步:在飞机后面加上“尾版巴”在下面画上着地滑轮。
这样飞机就能翱翔太空啦!教孩子画权画可要有耐心哦!每个宝宝都是个天才小画家,就看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引导啦。
3.航天航空知识(做手抄报)
航天与航空的区别 一,所谓“航空”,就是人类在地区大气层中的活动,所使用的飞机,直升机,飞艇和气球等飞行器统称为(航空器) 所谓“航天”就是人类冲出地球大气层,到宇宙太空中去活动,即(宇宙航行)它所使用的是(航天器)及其(运载火箭)。
火箭从飞机上发射 一,运载火箭一般从发射台上发射,也可从飞机上发射1990年4月5日美国的(飞马座)火箭首次经过改装的B52轰炸机上发射成功。火箭被送至1.3万米的高空释放5秒种后。
火箭下降了近100米。然后点火,9分钟后将一颗质量为191千克的卫星送入高584千米,倾角为94度的极地轨道。
2003年1月25日和4月28日,飞马座火箭有成功的发射两次。至此飞马座火箭已成功发射33次,只有3次失败。
火箭为什么要从飞机上发射 一是便宜,火箭的发射费用仅为同规模地面发射的一半,二是运载能力可提高一倍,三0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一旦地面发射设施遭到破坏。
速采用这种方式发射侦察,通行卫星。四是从空中发射可以提高隐蔽性。
正因为如此,美,俄两国都看好这种发射方式。然而,空中发射也受飞机载重的影响,只能发射小型火箭,只能用专用飞机发射,飞机的维修飞永恒奥,而且不能经常使用。
三种航天器的区别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
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
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运载成本。 [NextPage] 卫星导航技术 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卫星如同太空灯塔。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的优点,实现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1964年美国建成了“子午仪”号卫星导航系统,为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等导航定位,1967年起开放民用。1973年美国军方始研制性能更优越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
卫星导航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导航卫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多颗导航卫星构成空间导航网。
地面台站通常包括跟踪站、遥测站、计算中心、注入站及时间统一系统等部分,用于跟踪、测量、计算及预报卫星轨道并对星上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管理。用户定位设备通常由接收机、定时器、数据预处理机、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它接收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从中解调并译出卫星轨道参数和定时信息等,同时测出导航参数,再由计算机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用户定位设备分为单人(如手持GPS接收机)、车载、舰载、机载、弹载和星载等多种类型。
卫星导航分为多普勒测速、时间测距等方法。多普勒测速定位是用户测量实际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卫星发射的频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并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算出用户的位置。
时间测距导航定位是用户测量系统中4颗(或3颗)卫星发来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4个(或3个)方程式的数学模型运算,可得出用户位置。“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这种方法实现定位。
卫星导航位置精度可达几米,民用几十米。GPS已广泛用于军事,如车辆、坦克、火炮和步兵定位;引导海上舰队的会合、进出港领航与登陆;给反潜、布雷、扫雷、搜索、营救和发射导弹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飞机精确投弹,一发射导弹,照相侦察,实施空中支援、会合与加油,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战略导弹精确制导,提高命中精度;低轨道侦察和监视卫星对目标精确定位和测图,以及为战略防御计划的战场管理、通信、指挥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等。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备用),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高度约2万公里,倾角63°。它于1993年6月提前建成,已广泛用于军事,定位精度可达几米,测速精度高于0.l米/秒,授时精度优于1微秒。
神州七号神舟七号吧/f?kw=%C9%F1%D6%DD%C6%DF%BA%C5。
4.跪求航天资料及手抄报图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
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
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
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有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
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
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