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竖式有关的生活知识

1.有关生活小常识的题目和答案

有关生活小常识的题目可以写比如口香糖不小心吞进了肚子会怎样、能让鱼离开水生活吗等,具体的内容如下:

1、如果我们每人都成天呆在家里,流行感冒是否就会在人群中消失了?

答:是的。这样就在理论上形成了全球性的免疫系统,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走了出来,病菌就会马上散播开来。

2、如果口香糖不小心吞进了肚中,是否真的无法消化而残留数年?

答:不会。口香糖的确很难被消化,但它仍然没能力逃过正常人类的消化系统,最多三天左右的时间便会被消化。

3、OK这个单词是什么的缩写?

答:最普遍的观点认为–OK是来自于拼错的词组“oll korrect”,原意是“all correct”(什么都是对的)。最早来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波士顿报纸,当时非常流行用故意拼错单词来造成幽默的效果。

4、能让鱼离开水生活吗?

答:可以。世界上有很多种双栖鱼。同样,也有大约50种可以飞行的鱼。

5、一些植物会老死吗?

答:如果一直维持良好的生存环境与条件,某些植物能够永生。但外界环境一旦有变,它们的寿命就会结束。

6、海洋性气候对人体有益吗?

答:并不完全如此。海风的气味让人振奋是源于一种沿海细菌的化学产物,尽管它在空气中比例甚微。但近来的研究表现,海中的盐分会与这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释放出有害气体,对于海港的空气造成污染。

7、自言自语是否是疯癫的一种表现?

答:不是。无论人们在充满压力时还是一个人独处时,自言自语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8、恐惧到底来自哪里?

答:大约有10%的人们经常承受着内心的恐惧。一些可能会导致生理问题,一些甚至导致外伤。研究表明,简单的恐惧症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而另一些是由于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打个比方,对蜘蛛的恐惧就来源于中世纪,因为当时认为蜘蛛和瘟疫有关。

2.和百分率有关生活知识有哪些

学校有学生1000人,学校中女生占全校人数的50% 菜市场里卖蔬菜的有100人,卖水果的比卖蔬菜的多10% 篮球数量50个,足球数量比篮球数量少20% 生活中的百分数:产品合格率为98% 含义:合格产品数占总产品数每天在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明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就像今天的夜晚的降水概率是20%,明天白天有五~六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早晚应增加衣服。

20%、10%让人一目了然,即清楚又简练。 随着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每个中龄人都配备手机,款式多种多样。

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研究证明:老是低着头看短信,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的大脑反应能力也会减慢,经常看短信的人智商会下降10%,以百分数的形式再次证明了手机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对人体健康却十分有害。 这是我在生活中查找出有关百分数的资料。

相信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会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8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但产品80%出口,国内使用量严重偏低。

47.1% 针对2001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 85.53%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85.53%的网民,近几年一直没读过名著。

此外,8.58%的网民近十年没读过名著,还有6.75%的网民表示从来就没读过名著。 不仅有数学,还有数学引起的思考量的98%。

3.与学习有关的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多学多知道。

1.在衣领和袖口处均匀地涂上一些牙膏,用毛刷轻轻刷洗,再用清水漂净,即可除去污渍。

2.只要在新房间内放一碗醋,两三天后,新房的油漆味就会很快消失。

3.毛衣袖口或领口失去了弹性,可将袖口或衣领在热水中浸泡20分钟,晾干后即可恢复弹。

4.把生黑斑的铝制品泡在醋水混合液中,10分钟后取出清洗,便会光洁如新。

5.将新买的牛仔裤放入浓盐中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以后再洗涤时就不易褪色。

6.选购羽绒服时,可将羽绒服放在桌子上,用手拍打,蓬松度越高说明绒质越好,含绒量也越多。

7.金首饰表面发旧,用鹿皮(或其他柔软的皮)蘸少许牙膏轻轻擦拭,既可光亮如新。

8.要去除烤炉内的污物,请在炉子还温热的时候把盐撒在上面,冷却后,再用湿海绵体擦拭即可。

9.室内植物,例如菊花、常春藤、吊兰,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10.用45毫升白醋和4升冷水的溶液拭擦,就可使窗户玻璃洁净透明。

11.切洋葱等蔬菜时,可将其去皮放入冰箱冷冻室存放数小时后再切,就不会刺眼流泪了。

12.车船行驶途中,将鲜姜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可以防晕车。

13.家用电器的缝隙里常常会积藏很多灰尘,可将废旧的毛笔用来清除,非常方便。

14.将晒干的残茶叶,在卫生间燃烧熏烟,能除去污秽处的恶臭。

15.在墨汁中加少量肥皂水(或茶水),搅拌均匀,用这样的墨汁写出的字迹可保持色迹不变。

16.CD片不小心刮伤,只要用油性笔涂在刮痕上即可,不论什么颜色的油性笔都可以。

17.价钱卷标很难撕掉,可用吹风机吹热一下再撕,会很轻松的撕下来,不留一点痕迹。

18.新鲜蛋用灯光照,空头很小,蛋内完全透亮,呈桔红色,蛋内无黑点,无红影。

19.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摩擦,用清水冲净,黑头粉刺就会清除干净。

20.新做好的头发只要睡前在枕头上铺一条质地光滑的丝巾,就可以防止头发变型。

21.在1斤面粉里掺入6个蛋清,包的饺子起锅后收水快,不易粘连。

22.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

23.炖肉时用陈皮,香味浓郁;吃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鲜;自制香肠用肉桂,味道鲜美。

24.豆浆不可与药物同饮,会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等抗生类药物等。

25.煎荷包蛋时,在蛋的周围滴几滴热水,煎好的蛋特别鲜美。

26.取新鲜桔子皮若干,分散放入冰箱内,三天后打开冰箱,清香扑鼻,异味全无。

27.萝卜与羊肉同煮,或在锅中放几料绿豆,都可除去腥膻味。

28.上午喝绿茶开胃、醒神,下午泡饮枸杞可以改善体质,有利安眠。

29.将鱼洗净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两小时,经这样处理的鱼烧出来味道鲜嫩可口。

30.吃荤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引起脂肪肝。

31.凡红色或紫色的棉织物,若用醋配以清水洗涤,可使光泽如新。

32.早晚空腹吃个苹果,有利于治疗中老年人便秘。

33.厨房的地板屯积油垢后,拖地前,不妨在拖把上倒入一些醋就能轻松去除油污。

34.烤肉食用前,记得滴上新鲜柠檬汁,除了增添风味外,柠檬中的vitC上有解毒作用。

35.瓶中插的鲜花不防在清水中加几滴白醋或漂白水,即可使保持花朵鲜艳如初。

36.当衣裤的拉练卡住或不易拉动时,先涂上蜡,再以乾布擦拭,就能轻松拉动。

37.新购的有色花布,第一次下水时,加盐浸泡十五分钟后再取出冲洗,可防止布料褪色。

4.生活的常识

冬季生活小常识 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近期多小雨,空气湿度大,应注意室内通风。 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冬季出游易“上火”,外出旅游应多吃些蔬菜,多补充水分。 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易让人着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1. 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2. 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3. 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4. 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5. 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润肺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适当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热量,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6. 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

7. 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8. 积极参与健身运动,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9. 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冬天来咯,跟大家分享下一些生活小常识!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满面红光!哈~“` 1、晒被子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细节:首先,棉被可以直接晒。上午11点到中午2点,阳光最充足,这个时间段晒一下被子,棉纤维就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膨胀。

晒好的被子切忌拍打。 2、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哦! 3、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 4、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看来要……呵呵!!)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6、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味过重的料理 1、冬季去火招数多 进入寒冬,不少人都会在暖气与干燥环境的“夹击”之下上火。

嗓子干哑,喉咙肿痛,口舌生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你清清爽爽地过冬呢? 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

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2、身上发痒洗浴别太频 身上发痒时洗澡别太频繁。除了气候因素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造成皮肤病的原因。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各方面:食辣少睡、喜欢用高温水烫澡,从而引发银屑病、过敏性皮炎等;一些体型较胖的女性喜欢穿高弹力、单薄的紧身衣,结果导致身体受压,局部供氧不足,出现起泡、红肿、瘙痒等典型多形红斑症状;过度疲劳引发带状疱疹。 冬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洗澡不要太频繁,一般5天洗一次比较合适,洗澡水温因人而异,少用沐浴露、肥皂等洗涤用品,特别干燥时可以涂抹一些天然、保湿类护肤品;要穿全棉保暖内衣,皮下脂肪较多的女性不可穿质地坚硬的紧身外衣;少吃辛辣类食物,吃完火锅最好喝点清热的饮料;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睡眠充足,尤其是老人,身体疲惫时要及时休息和保养;万一患上皮肤病,要尽早上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3、用水保养皮肤 早晨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先用温水湿敷,后用冷水擦脸,此法有助于减轻面部皮肤对低温的敏感性;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洗脚,以此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能有效地预防脚裂和冻疮;冬天洗澡的水温应控制在摄氏38℃左右,这样既有利减轻皮肤瘙痒症,又不容易洗去皮肤上的一些有用物质如皮脂。洗脸时要少用香皂,尽可能用洗面奶;洗澡时可在水里加入少量的醋,以。

5.有关与人的知识

[编辑本段]一、今义 女人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2008年3月给人以合理的解释: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人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的和谐幸福,即初级追求真、善、美所获得的和谐幸福;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

人的赋新即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格及其生态文明的不断上升和赋新,以实现和谐幸福的目的。人的发展即人的三方面的发展。

一是人格发展;二是生态原理;三是产业发展。人的文明出现,以文明是人的人格、生态、产业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人的探索、信仰真理共同发展的结果。

人的终极目标以人类共同体及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迈向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幸福。 人类将重新发现了人和人格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能力,人要砺练人格,个性应该智慧;一致幸福的求实精神,人对人首先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对其他事物的一知半解,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从以往历史、民族、宗教、地域划分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人,或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学名为Homo sapiens 或 Homo sapiens sapiens 但后者多数不为学界一致认可)。

智人意指拥有高度发展的头脑。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而在神话学中,人的灵魂也会被拿来与其他的人型动物作对照。

如人工智能或天使是独立于活的肉体的灵体,但只能以一些指令运作,兽人或亚人则只有欲望和肤浅的情绪。 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生物学上人的学名为“智人”(拉丁文homo为“人”,sapiens即“聪明的”),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合趾猿同属人科的灵长目动物[1]。人类与其它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直立的身体、高度发展的大脑,以及由高度发展的大脑而来的推理与语言能力。

由于人和猿血缘相近,动物学家D.莫利斯戏称人类为裸猿 ,并著述从各个角度论述人类种种行为的起源。恩格斯著有《从猿到人》,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来源的经典研究。

恩格斯著《从猿到人》 行为学上来看人类的特征有:懂得使用语言,具有多种复杂的互助性社会组织,喜欢发展复杂的科技。这些行为学上的差异也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传说、仪式、价值观、社会规范。

教育学对“人”的理解 第一,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人的本质是在人自身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规定”。

第二,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即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第四,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

两层意思:一是人的自我本质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逐渐生成的,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空间中。二是人的自我本质的生成与发展要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第五,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孕含着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具体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编辑本段]二、古义 男孩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又一人,君也。【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 又官名。

【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 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

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 又姓。

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

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

厥后治内,立为夫人。人具阴阳。

人字左笔为阳,右笔为阴;阳清而轻,故左撇轻,阴浊而重,故右捺重;阳中有阴,故左撇先重而后轻;阴中有阳,故右捺先轻而后重。阴阳合而为人。

即其字可悟也。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编辑本段]三. 生物学解释 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人属于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但并非生物进化的终点。

6.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由于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对象,时间等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激疑引趣设情境。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设置这种问题,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例如,在教学“同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明很喜欢小兔子,他家养了4只小兔子(出示小兔图)。今天,他到菜园里拔了4个红萝卜(出示萝卜图)给小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边说边用线将小兔和萝卜一对一的连起来)。

小朋友们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萝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及其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性问题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旧中引新设情境。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发展的。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出示准备题: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0”是表示什意思。

学生回答:“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紧接着,将准备题正好的“8”改为“9”,作为新课的例题: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然后引导学生边用教具操作边思考问题:“这样改动之后,题目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怎样?”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突出了演变点,由在除法计算时没有剩余的数来引出剩余的数,为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几乎收到了一点即破的效果。

3、步步深入设情境。步步深入设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个个小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的深入学习、理解、掌握新的教学内容。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环节紧凑。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班上两名同学站在讲台前面两边表演两人相对走。

教师发号:“齐步走”到两个碰面为止。让学生看了演示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是关于几个人的问题?(小结:两人,也可以是两辆车、两艘船等两个物体)(2)开始时他们站的位置怎样?(小结:两边即两地)(3)他们是怎样走的?(小结:面对面走即相向而行)(4)老师喊“齐步走”表示什么?(小结:一起走即同时出发)(5)结果怎样?(小结:在半路碰面即相遇)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题意,思维逐步深入,从而突破难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4、揭示矛盾设情境。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把这些矛盾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鸡妈妈给两只小鸡分月饼,请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表示每只小鸡分到的月饼个数:(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

(2)有两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头。(3)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得几块月饼?这时,很多学生被难住了。

有些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头,说:每只小鸡分得半块月饼,不到一块,所以这个手指要弯一半下来。教师再问: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达这“半块”吗?所有的学生都摇了摇头。

这时,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成了全体学生的迫切需要,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5、制造悬念设情境。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山西到首都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

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短短几句话,是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

7.请列举一下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例子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