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的小知识

1.金枪鱼的简介

金枪鱼科(Thunnidae):鲈形目鲭亚目的1科。有9属21种。体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具1中央隆起嵴;吻尖圆;上下颌各具小齿1列;犁骨、腭骨具绒毛齿;鳃孔大,鳃膜条骨7;背鳍2,第二背鳍及臀鳍形状相似,其后各有小鳍6~9个;胸鳍呈镰状;腹鳍短;腹鳍间突分离,较小,尾鳍大新月形。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为大洋性洄游鱼类。

中国产有金枪鱼科 6属11种。习见种有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是最典型的热带海鱼类,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半球扩张。适温 (表层水温)27℃,如水温下降到19℃以下,则逐渐消失。在太平洋西部,以小型鱼的鱼群为主,随着移向东方,小型鱼的鱼群减少,而大型鱼的鱼群逐渐增多。黄鳍金枪鱼最大个体可达200厘米,重150千克。大眼金枪鱼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可分为5个群体,在太平洋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带状区,其一在北半球的北纬30°附近处,另一处在赤道海区。在大西洋上南、北半球各一处;在印度洋只有跨赤道一处。大眼金枪鱼索饵和产卵鱼群的分布截然分开,在北半球的上述两个密集分布区中,北纬20°附近为索饵鱼群,赤道区为产卵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夜间出现于表层的习性,故以月夜渔况最佳。最佳适温 (表层水温)为22℃。最大个体长可达 240厘米,重达200千克,一般体长为100厘米左右。渔期周年均可作业,以12月和1月为盛渔期。

金枪鱼类以大型浮游动物和各种鱼类为食,食物中有30余科的鱼类和 9个目的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游泳迅速,以每小时3~8海里的速度在表层海中前进,在鱼群之后常伴随有大型鲨鱼来追捕它们,当鱼群受惊时,常会跃出水面以逃避敌害。热带海水中的金枪鱼类产卵季节较长,在一个季度里可能多次产卵。非常活泼好动,其体温可比周围水温高出10℃,富有皮肤血管系统与侧肌肉发达的血管丛相连,因之体侧肌呈深红色。金枪鱼类的资源以太平洋产量最高,占70%。大西洋次之,占17%,印度洋只占13%。南海有极少量出现。从事捕捞金枪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秘鲁和澳大利亚等。

2.金枪鱼的选择窍门是怎样的

新鲜的金枪鱼生鱼片的肉色呈鲜艳的红色,如果肉色从红色变成褐色,表明其 新鲜度和质量发生了变化。

一氧化碳与金枪鱼生鱼片中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 肉色呈现出鲜艳的粉红色,所以一些商家就把金枪鱼放在塑料袋中,然后在袋中充 入一氧化碳并储存在普通的冰库中,解冻后直接切成生鱼片。 一氧化碳虽然能起到保色的左右,却无法保鲜,金枪鱼只有放在-60℃的超低 温冷库中,才能保持正常的鲜红肉色和鲜美肉味。

所以,如果你买的金枪鱼颜色均匀、没有光泽,吃到嘴里又缺乏香味,那可要小 心了,因为这很可能是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CO金枪鱼”。食用这种金枪鱼会给 肾带来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

3.请介绍一下沙丁鱼、金枪鱼的知识、为何市场上没有卖的

学名Sardina pilchardus,鲱科小型鱼,似鲱鱼.栖于海水表层。

分布广泛,北大西洋东部和地中海地区数量最多。体长可达25公分.体上部浅绿蓝色,腹面银白色. 英文名: Pacific Salmon 俗名: 太平洋沙丁鱼,加利福尼亚沙丁鱼,南美沙丁鱼,智利沙丁鱼。

产地及产期: 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 介绍: 太平洋沙丁鱼(Sardinops sagsx)是鲱鱼家族的一员。

它们产自从南至智利,北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广阔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太平洋沙丁鱼资源十分丰富,在丰产年产量可超过400万吨。

因产地不同,太平洋沙丁鱼有多个不同的市场名称,包括南美沙丁鱼,智利沙丁鱼和加州沙丁鱼。 美国沙丁鱼捕捞有一段漫长而不连贯的历史。

在20世纪3、40年代,中加州港口城市蒙特里(Monterey)经营大型罐头加工业,每年可加工超过70万吨这种小银鱼。 但是至40年代,沙丁鱼资源开始萎缩,商业意义上的品种几近消失,直到最近才恢复。

从九十年代开始,加州沙丁鱼资源开始大量恢复。生物学家们相信目前沙丁鱼资源足可维持20万吨的年捕捞量。

目前太平洋沙丁鱼的捕捞量主要由市场需求而不是捕捞指标所限制。 一大部分太平洋沙丁鱼集中分布于墨西哥北部巴佳加利福尼亚半岛周围海域。

这些沙丁鱼全年产卵,产卵高峰期在1月和2月的加利福尼亚水域。太平洋沙丁鱼可存活13年之久,体长达40厘米,但大多数捕捞品小于30厘米,重量在50至110克之间。

太平洋沙丁鱼捕捞量波动很大,由于它们可用围网大量捕捞,因此很容易捕捞过度。 海洋环境的变化,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也可引起捕捞量的大幅度变化。

太平洋沙丁鱼对水温很敏感。当水温高于正常时,它们会迁移到超过美国捕捞区的远海。

美国沙丁鱼捕捞船队多由船长20到30米的围网船队组成。捕捞多在夜间进行,这时可从侦察机或渔船上很容易地看到银色的鱼群。

大约80%的沙丁鱼在离岸6公里以内的水域捕捞。渔民将他们的捕捞品保存于冷冻海水箱内,在捕捞后几小时内运走。

价值最高的太平洋沙丁鱼多在100克以上,含油量在15%至20%之间。这些冷冻沙丁鱼主要销往日本,在那里被加工成许多不同的产品。

它们也被制制成不同规格的罐头食品。 在沙丁鱼北部生长区捕捞的鱼个体较大且含油量更高。

例如,在俄勒冈捕捞的太平洋沙丁鱼平均重量为150到200克,含油量可高达20%。 太平洋沙丁鱼的含油量在9月至10月间达到最高。

产卵后捕捞的沙丁鱼含油量急剧下降,因此商业价值极低。 除了食用,太平洋沙丁鱼又可作为鱼饵或养殖鱼用饮料销售。

例如,一度有超过万吨的美国捕捞的沙丁鱼被销售给南澳大利亚的蓝鳍金枪鱼养殖商。太平洋沙丁鱼还可作为金枪鱼长线钩钓用鱼饵。

虽然大部分产品被日本贸易公司买走,但它们大多用于中国金枪鱼捕捞船。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执行官 十五级 4-11 20:36 沙丁鱼可以吃掉有害浮游植物 据《科学》杂志最新报道:一种小鱼将会帮助人类清除非洲海岸附近的大量有毒气体,使这些地区免除成为海洋生物死亡地带的威胁。

在本月的《生态学研究》杂志上,两名研究人员报道饥饿的沙丁鱼群将会清除掉纳米比亚海域内的浮游植物,以此将减少该地区有毒气体的产生。而这一现象也会为缓解全球变暖带来深远影响。

在多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发现纳米比亚大西洋沿岸附近海域散布着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这些气体的散发常常会伴随着大批鱼类和海洋甲壳类生物的死亡。

直到最近几年,研究人员才开始仔细研究该海域水面下的甲烷以及硫化氢气体的散发。而且从卫星传送图像上人们也可以清楚看到该地区蓝绿色带状的特殊海域大小类似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总面积。

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气体是浮游植物腐烂而释放出来的,这些浮游植物覆盖在海底数米深的淤泥中。 两年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鲁·巴库和来自南非坎普城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克拉·维克斯同时发现这种气体散发的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停顿。

之后他们查明这一停顿的发生与当地沙丁鱼繁殖期发生在同一时间段。他们通过计算推测数百万的沙丁鱼吃掉了将要飘向海岸线的浮游植物,因此减少了气体散发。

巴库同时强调这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但是纳米比亚的经历也给其它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警告,例如摩洛哥和加利福尼亚等。这些地区也有类似的近岸区适宜浮游植物生长的水域,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促进浮游植物的大面积繁殖,这些海域也会成为未来的海洋生物死亡地带。

巴库说道:“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再加倍捕捞沙丁鱼,所释放出的气体能够给大气层增加多少可以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二氧化硫。” 来自美国迈阿密市海洋科学学院的渔业生物学家埃伦·匹基兹是相关研究的资助者之一。

她说道:“这项研究清楚地证明了过度捕捞一种鱼类,例如沙丁鱼,将会深深地改变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而这些影响是人类难以甚至是不可能挽回的。”

4.金枪鱼的简介

金枪鱼(tuna)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见于世界暖水海域,与鲭、鲐、马鲛等近缘,通常同隶鲭科。科内和种间都有相当大变异,分类也很不相同,权威对此意见不一。

金枪鱼又叫鲔鱼,香港称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大部分皆属于金枪鱼属。金枪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金枪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有些金枪鱼,例如蓝鳍金枪鱼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谢;使体内血液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水温。这项生理功能使金枪鱼能够适应较大的水温范围,从而能够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水域。

游泳速度快,瞬时时速可达160千米,平均时速约60-80千米。金枪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金枪鱼的游程很远,过去曾经在日本近海发现过从美国加州游过去的金枪鱼。

金枪鱼有8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达3.5米,重达600至700千克,而最小的品种只有3千克重。鲔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条50千克重雌鱼,每年可产卵500万粒之多。金枪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产,经济价值高。由于各国政策、活动及渔民们的过度捕捞,已对它们的种群数量造成威胁,最明显的莫过于蓝鳍金枪。因此国际间开始管制金枪鱼的捕捞,但成效相当有限。

5.金枪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适合在哪生长

金枪鱼类以大型浮游动物和各种鱼类为食,食物中有30余科的鱼类和 9个目的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游泳迅速,以每小时3~8海里的速度在表层海中前进,在鱼群之后常伴随有大型鲨鱼来追捕它们,当鱼群受惊时,常会跃出水面以逃避敌害。热带海水中的金枪鱼类产卵季节较长,在一个季度里可能多次产卵。非常活泼好动,其体温可比周围水温高出10℃,富有皮肤血管系统与侧肌肉发达的血管丛相连,因之体侧肌呈深红色。

栖息深度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幼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以及鲣鱼都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水深,而成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比较深,大眼金枪鱼的栖息水层深于黄鳍金枪鱼。

金枪鱼是鱼类中的游泳能手,它游泳速度快,旅行范围远达数千公里,能作跨洋环游,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根据科学家研究,金枪鱼是唯一能够长距离快速游泳的大型鱼类,实验显示,金枪鱼每天游程可以达到230公里。

金枪鱼游多快

金枪鱼体呈纺锤形,使金枪鱼游泳的阻力减少,一般时速为每小时30-50公里,最高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比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还要快。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