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注射器采血方式比较,真空采血系统的优点是什么
传统注射器采血方式比较,真空采血系统的优点: 1.无菌、安全①真空采血系统采用钴60照射,灭菌效果可靠;②全封闭系统给患者、护士和检验师以最大限度的保护。
2.简单快捷①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②针头更锐利;③无需自己配制各种抗凝剂。 3.准确可靠①血、抗凝剂比例准确;②真空度准确;③减少非正常凝血和溶血,检验结果准确;④应用国际通用标记,标记准确。
4.经济有效①可减少因溶血和非正常凝血造成的误检、再检;②真空采血系统可直接上机,减少不必要的操作;③标本中微血块减少,从而减少了微血块堵机情况的发生。
2.医学常识中真空采血技术的优越性是什么
简捷、使用方便 真空采血管由高质量塑料或玻璃制成,由于管内真空度不同,可以抽取不同体积。
管内含有各种添加剂(抗凝剂或促凝剂等),无需自己配制、添加,可以满足各种检验对血样的要求。一次静脉穿刺可采集多管标本。
安全 采集标本是在全封闭系统下完成,避免抽血所致的院内感染。采集标本质量高 真空采血省略了拉针管和推血入试管等不必要的步骤。
利用真空管中预先制造的真空自动吸血入管,很大程度减少了溶血的可能。真空管经硅化处理,使待检血样在真空管中不产生溶血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减少、附壁等破坏现象,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真空采血管的特点
作为人类共有的真空采血技术,我国在真空采血管的制造与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与传统的采血技术相比,许多独特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对这些技术和特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则会很好的加以利用。
影响真空采血管品质的因素较多,下面重点从真空采血管的材料、添加剂、真空稳定性以及配套使用的采血针和持针器四个方面作一介绍。一、材料1. 真空采血管的材质:采血管多为普通玻璃管和塑料管。
普通玻璃管由于pH值较大,容易引起溶血,而拉管工艺制作的玻璃试管线性沟密布,深浅粗细无常导致细胞挂壁。部分公司已经使用中性玻璃(药用玻璃)。
中性玻璃具有耐压,溶出物少,分子排列紧密,拉伸时沟槽少等优点,试管可耐受1.5米以上高度自由落体,有效防止采集、运输、试验过程中标本泄漏,污染环境,减少重新采样的机率。并且试管底部经过特殊强化处理,避免离心时产生破损。
真空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内壁处理,即将硅油或乳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均匀涂覆于管内壁。由于硅油是一种惰性极强的混合物,粘附在试管内壁,降低了血细胞与管壁粘合度。
塑料真空采血管使用PET塑料,PET塑料管具有:质量轻,便于运输;管壁破损机率极小,标本在运输,离心及试验过程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极小;使用后可直接高压灭菌或焚烧销毁等优点。好的试管管内壁在注塑时经过特殊的处理,能有效降低血细胞与管壁的粘合度,减少纤维蛋白丝的产生。
2. 试管的匹配性: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血液分析仪等检测设备的普及,统一的试管外径:13 (16)mm Ⅹ75 mm、13 (16)mm Ⅹ100 mm 才能直接上机使用。而国标管的外径显然过小。
直接上机后无法固定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采样针被损伤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国内部分品牌已调整标准,统一尺寸,使之适用于日立、贝克曼、东芝、欧林巴斯、岛津、法玛西亚、库尔特、东亚、雅培、拜尔等检验设备。
二、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抗凝剂、促凝剂、缓冲剂、保护剂、内壁处理剂、管口处理剂、分离胶等。其品种、性能、浓度直接影响血样的性状和检测结果。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生化类 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管内壁及血清清澈透明,管口无挂血。促凝管除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外,管内采取喷雾的方法,使促凝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可大大缩短凝血时间,且无纤维蛋白丝析出,避免采样时堵塞设备针孔。
分离胶管离心时,分离胶液化移到管中央,介于血清或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之间,离心完毕后,固化形成屏障,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完全分离,保证了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冷藏下48 h 无明显改变。惰性分离胶管内加有肝素,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样本又可较长时间保存。
上述分离胶管可用于快速生化测定。分离胶肝素管适用于急症,急性重症病房(ICU) 等生化检测。
与血清管比较最大的优点是血清(血浆) 分离迅速,二是血清(血浆) 化学成分可较长时间稳定不变,便于运输。2、抗凝类1)肝素管(绿帽) : 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
2)血常规管(紫帽):EDTA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从而使血液不凝,一般1.0~2.0 mg 可阻止1 ml血液凝固。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
通常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试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
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9 的比例加入,用于凝血机制项目的检查(如PT、APTT)。抗凝原理为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
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 ,相当于0.109 或0.129mol/L。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如果血液比例过低,APTT 时间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 结果亦会有显著改变,因此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的比例是否准确,是决定该类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准。
4)血沉管(黑帽):采血管的抗凝体系与血凝管相同,只不过枸橼酸钠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4 的比例加入,用于血沉检查。5)血糖管(灰色):采血管加入了氟化物作抑制剂,由于抑制剂的加入及试管内壁的特殊处理,使得血样的原始性状保持时间较长,血细胞代谢基本停滞。
广泛应用于血糖、糖耐量、红细胞电泳、抗碱血红蛋白、糖溶血等项目的检查。三、真空度 真空采血管是标本的收集管,也是检测管。
采血管内的定量真空给采血过程提供动力,并且实现定量采集。真空度的设定是否准确,对检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下面是影响真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1)环境大气压:海拔越高采血量越小。2)环境温度: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采血量越少;相反,温度越低,采血量越多。
3)产品储存时间:一。
4.真空采血管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由于血液分析的多样性,故抗凝剂的使用种类较多,抗凝及促凝原理,成效也不一样,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血液标本的采取用真空采血管系列已成为主流,由于已往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放置时间长,影响分析结果和速度为了快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血清(血浆)分离胶抗凝采血管的应用,为急诊干化学分析仪提供了更快速的检测标本并在最短时间陈诉结果同时减少了交织传染等生物安全隐患,规范了查验科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的质量,方便了就诊患者但是,随着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等在临床实践应用不断增长,出现许多误区及使用中值当注重的关于问题,有须要对这些问题作一介绍 一、材料的性能指标 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而准确性、标本的原始性状、维持时间及管机配合、试管强度等性能指标都不能忽视,影响标本原始性状及检测准确性的因素有如下几项 1.真空采血管的材质:以往采血管多为玻璃材料,普通玻璃的pH相差甚远,溶血的可能性大大增长,而拉管工艺制作的玻璃试管线性沟密集,深浅粗细无常导致细胞的挂壁,玻璃试管的首要成分是亲水性硅酸盐,采血后玻璃试管内壁可出现吸附水分子的吸水层,所以,分离胶不能直接黏附于玻璃试管的内壁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中的钾或者酶等物质,可以通过水分子吸水层向血清中扩散所以,玻璃采血管在原状况下保存血清的刻日以2~3d为宜塑料采血管常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制作,是疏水性质,其管壁不产没烧开过的水分子层,分离胶可牢固地黏附着内壁上,红细胞中的钾不能扩散到血清中,因而冷藏保存8d血清钾含量不变PET塑料真空采血管可在-20℃保存标本,这是普通塑料试管和玻璃试管难以达到的所以,在选择真空采血管时尽量用PET塑料采血管为佳 2.弥缝胶塞:弥缝胶塞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试管的真空性能及血液样本的原始状况,保举使用丁基橡胶而不用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填料外渗严重,是一种可致溶血的材料,许多有机填料和助剂(包括石蜡油,硅油,柔软剂,着色剂等)在真空状况下会沿玻璃管壁往下爬,这类物质尤其影响真空干燥的肝素类物质的水溶性而导致凝血另外其气透性及水透性也不符合真空管的技术要求,真空丢失严重,管塞联合部可见塞屑粘壁严重而丁基橡胶具有良好的塞封性能,溶出物大大减少,使得采血管即便是在101.3kPa的负压时仍能在24个月内保持真空恒定真空恒定使采血对象即使有血压及血液粘度的差别,以及采血环境温度的变化仍能保持采血量的相对准确,实际采血量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 2、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添加剂包括多种成分,如抗凝剂、促凝剂、缓冲剂、掩护剂、分离胶等,其品种、性能、浓度直接影响血样的性状和检测结果真空采血技术则在品种、浓度方面做到规范一致,并能持久维持其有效性,使添加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降到最小 1.血清管(红帽):采血管内不含抗凝剂,用于生化、血库和血清学查验有的内壁涂有硅酮,避免血细胞附壁,防止离心时细胞破碎,释放细胞内物质至细胞外,影响试验结果由于这种采血管内无分离胶,血液从凝固到离心须在一小时以上已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病院繁重的事情量的需要,现在有逐步被带分离胶促凝管所替换 2.分离胶促凝管(黄帽): 血清分离胶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是具有触变性的黏液胶体,其布局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布局,在离心思的作用下网状布局被破坏变为黏度低的流体,当离心思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布局,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xotropy)即在温度不变的环境下,对这种黏液胶体加一定的机械力,可从高黏度的凝胶状况变为低黏度的溶胶状况,要是机械力消失又恢复原高黏度的凝胶状况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血清比重约1.02,血块比重约1.08,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由于对分离胶施加离心思而引起硅石凝聚体中的氢键网状布局被破坏变成链状布局,分离胶就成为黏度低的物质,比分离胶重的血块就转移到管的底部,分离胶发生返转征象,形成管底部血块、分离胶、血清三层当离心机停止转动失去离心思后,分离胶中硅石凝聚体的链状粒子间再次由氢键构成网状布局,恢复初始高黏度凝胶状况,在血清和血块间形成隔离层血液促凝剂是为了临床查验中快速分离血清标本而研制的促凝剂,一般常用硅石粉、玻璃粉、碳素粉末及蛇毒等促凝成分,经特殊加工制成粉剂用定量喷雾器匀称喷涂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壁上,达到快速促凝的目的 3.肝素抗凝管(绿帽):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分子量15000,因有硫酸基团,带有壮大的负电荷”其抗凝原理为与抗凝血酶2(AT2)联合,使AT2的精氨酸反映中心更容易与各种丝氨酸卵白酶起作用,使凝血酶的活性丧失常用其钠、钾、锂盐,100~125U/mg可以使5~10ml血液不凝固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
5.真空采血针是根据什么条件设计的真空采血针为什么会被发明出来 爱问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包括直针和头皮式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真空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真空采血器作为临床血液快速准确采集,具有安全、密闭,转运方便,头色不同,易于分辨等优点,是对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式的革命性创新。
按头盖颜色不同,我院目前使用的真空采血管可分为以下八种: 1、绿头管:管内含有肝素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肝素管一般用于生化及血流变的检测,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
因为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故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2、红头管: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二氧化硅,同时添加了促凝剂,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一般用于肝炎病毒、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免疫学检测。 3、紫头管:管内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EDTA-),它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并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它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
用于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等一般血液学检查,不能用于凝血、微量元素及PCR检查。 4、蓝头管:管内含有枸橼酸钠,枸橼酸钠通过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为3。
2%或3。8%,抗凝剂与血比例为1:9,主要用于纤溶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检测。
采血时请注意采足血量,杜绝管内死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请立即颠倒混匀5-8次。
5、黑头管:管内含有枸橼酸钠,枸橼酸钠的浓度为3。2%(0。
109mol/L)和3。8%,其抗凝剂与血液的体积比为1:4,一般由于血沉检测,当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
6.什么是真空预冷及其优缺点
具有高的表面积/体积比的水果,可以采用在低压下蒸发其一部分水分的方法,使之迅速而均匀地冷却,这种方法称为真空预冷。
真空预冷有许多优点。其冷却时间短,一般为20~30分钟,因品种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由于真空预冷降温时间短,呼吸速度下降迅速,故贮藏时间长,营养成分未受损失,并且不受包装限制,包装不影响冷却速度。
真空冷却也有其局限性。这种方法的冷却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表面积/体积比和产品失水的难易程度;真空冷却时,由于短时间内水分蒸发,果品表面气孔开放,其鲜度下降,品质降低;真空预冷装置造价高、耗电量大,只适用于一些易腐和成分变化较快的高档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