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分数知识的日记

1.利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写一篇200字日记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老师告诉我们,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妈妈为了加深我对分数的认识,还做了一张饼,并且用刀把它平均切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这就是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分数的加减了。当然,我们现在还只学会分母相同时的加减,分母不相同也可以加减,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学到。我还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张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学会了分数的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还真不少呢,不信您瞧:今天,我们一家人去肯德基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爸爸首先向我“发难”了,对我说:“今天的鸡腿由你来分,前提是必须分得公平。”我偷笑了想:哼!老爸你也太小瞧我了,分得公平,不就是平均分吗?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给爸爸妈妈每人四个鸡腿,爸爸妈妈看着我的“答案”,满意地点点头,于是我们一家人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了,不一会儿,我的鸡腿就被我一扫而光了,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2个鸡腿,爸爸的1个鸡腿,还没等到我享受“酒足饭饱”的愉悦呢,老妈又开始发话了:“宝贝,你今天吃了这么多鸡腿,可不能白吃哦,我来问问你,你今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回答正确就算过关,回答不正确,这顿算你买单,钱从你以后的零花钱里扣。”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顿怎么的也要一百多块吧,要是都从我的零花钱里扣的话,天啦,猴年马月才能扣完啊,这种赔钱买卖不能做啊,于是我认真地思考了半天,回答道:“我吃了7/12。”从爸妈那赞许的表情中我知道我回答对了。

幸运啊,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以后吃起肯德基来也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是应了张老师那句话: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都是数学知识。

2.利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写一篇200字日记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

老师告诉我们,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妈妈为了加深我对分数的认识,还做了一张饼,并且用刀把它平均切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这就是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分数的加减了。

当然,我们现在还只学会分母相同时的加减,分母不相同也可以加减,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学到。我还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张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学会了分数的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还真不少呢,不信您瞧:今天,我们一家人去肯德基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

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爸爸首先向我“发难”了,对我说:“今天的鸡腿由你来分,前提是必须分得公平。”

我偷笑了想:哼!老爸你也太小瞧我了,分得公平,不就是平均分吗?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给爸爸妈妈每人四个鸡腿,爸爸妈妈看着我的“答案”,满意地点点头,于是我们一家人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了,不一会儿,我的鸡腿就被我一扫而光了,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2个鸡腿,爸爸的1个鸡腿,还没等到我享受“酒足饭饱”的愉悦呢,老妈又开始发话了:“宝贝,你今天吃了这么多鸡腿,可不能白吃哦,我来问问你,你今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回答正确就算过关,回答不正确,这顿算你买单,钱从你以后的零花钱里扣。”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顿怎么的也要一百多块吧,要是都从我的零花钱里扣的话,天啦,猴年马月才能扣完啊,这种赔钱买卖不能做啊,于是我认真地思考了半天,回答道:“我吃了7/12。”从爸妈那赞许的表情中我知道我回答对了。

幸运啊,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以后吃起肯德基来也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是应了张老师那句话: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都是数学知识。

3.有关分数的数学日记

今天阳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忽然发现这样一道题:比较1111/111,11111/1111两个分数的大小。

顿时,我来了兴趣,拿起笔在演草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找到了一种解法。那就是把这两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然后利用分数的规律,同分子 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大。

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后,我高兴极了,自夸道:“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了。”

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听了我的话,看了看题目,大声笑道:“哟,我还以为有多难题来,不就是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生气起来,说:“什么呀 ,这题就是难。”说完我又讽刺起妈妈来:“你多高啊,就这题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啊!”妈妈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不过你要能用两种方法解这题,那就算高水平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又看了看这道题,还不禁愣了一下“还有一种解法。”我惊讶地说道。

“当然了”妈妈说道,“怎么样,不会做了吧,看来你还是低水平。”我扣了妈妈的话生气极了,为了证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来。

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种方法出来了,那就是用除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你看,一个数如果小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是真分数,同理,一个数如果大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一定大于1。

利用这个规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于这些数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于是我又把这个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设有8个1,让你组成两个数,两个数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说,一定是两个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么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4.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写一篇有关分数的数学日记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分数这个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这种数的特征.分数是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除法运算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

在古代,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

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非负 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5.有关《分数》为题目的初中作文

考试前几天,妈妈拼命叫我复习,还让我做了一份试卷。

考试时,我非常紧张,心想:会不会考不好啊?考不好那可就惨了。那可就要挨妈妈的K了,太可怕了。

于是,我认真看题,细心做题。成绩出来了,我在心里暗暗祈祷:要在前十名啊。

结果,这次可让我兴奋透了,我竟然考到了第四名。在发试卷的时候,吴老师的一句话却泼了我冷水,他说:“你是不是抄边上的同学了?”我真想大声说:“才不是呢!”可我还是忍住了,只是静静地说:“我没抄。”

这次我是考好了,妈妈却对我说:“成绩固然重要,可是做人更重要。”

我想我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的。

350字作文没有人会在你生命里永久停留,走的走,散的散,昨日的你是你,今日的你是谁!2.『樱花树下』树荫有一只蝉,跌落你身边,惊慌到失足向前,然后扑入我一双肩,现你腼腆一脸,像樱花万千。

难道又要经历一次所谓的过渡期。用外表的坚强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努力的伪装只是想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6.分数乘除法的数学日记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请訆莪尛破孩

有关分数的数学日记(一)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二)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三)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

7.【分数教育作文】

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

目前,在学校老师们对我们只重视智方面的培养,其他四个方面放到一边,只是稍微一提就可以了。在智这一方面,老师们也只单纯重视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

在他们看来上实践课就是让我们玩,因此我们每周一节的实践活动课被取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将来我们还是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实践创新。

由于教育者们对理论知识的过于重视,他们就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每当考完试后,老师都会进行分数比较,考的好的同学会受到表扬,考的差的同学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挨打挨骂,有时将分数报告给家长,从而使学生们越来越害怕考试,形成怯场学习有压力等心理负担,尤其是学习好的同学。

在家里,家长们也同样重视孩子的分数,每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家长们就会表扬孩子,当孩子考的不好时家长们就会责骂埋怨自己的孩子,甚至说出了难听的话,沉重打击了他们,使他们产生离家出走等念头。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太急总想让自己孩子的分数名列前茅,不惜让孩子牺牲童年,当孩子上小学、中学时为了让他们能考取更高的分数,在双休日、寒暑假找到补习班让他们从早到晚不停的学习。

这样以来使他们失去了假期,失去了美好的童年。

8.关于分数的数学日记一篇,

一.分数发展简史 人类早在文化发展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就曾使用分数。

在各民族的最早古文献中,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各民族还有各不相同的分数制度。 埃及人:只对分子是1的分数进行运算,他们编制了把分子不是1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的分数的和的表,例如: 221 =114 + 142 215 =110 + 130 213 =18 + 152 +1104 在巴比伦:由于创造了六十进制的计数制度,所以他们就利用分母是60、602、、603等的分数,巴比伦人还编制了用六十进位的分数来表示分子是1的分数的表,例如: 154 =160 +6602 + 40603 希腊人:学会了埃及的分数算法和巴比伦的六十进位制算法,加、减、乘、除都很困难,数字计算没有能够很好发展。

我国古代筹算除法,除数放在被除数下面,除得的商放在被除数的上面,例如: 23÷7筹算法记着: ,除得整数3余数是2后,改作: ,中 间的2叫做分子,下面的7叫做分母,这个带分数读作:“三又七分之二”。 根据先有的材料,我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左右)里面,已有完整的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这在世界来说也是最早的。

“九章算术”把分数加法叫做“合分”,法则是“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即:ba + dc = bc+adac 。这里的“实”是被除数,也就是分子,“法”是除数,也就是分母;“实如法而一”是被除数依除数均分为几份而取它的一份。

如果同分母分数相加,则有法则“其母同者直相从之“,即 ba + ca = b+ca 。 “九章算术”把分数减法叫做“减分”,法则是“母互乘子,以多减少,余为实,母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

即: ba – dc = bc-adac 。 “九章算术”把分数乘法叫做“乘分”,法则是“母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

即: ba * dc = bdac “九章算术”把分数除法叫做“经分”,法则是“法分母乘实(为实),实分母乘法(为法),实如法而一”。即:ba ÷ dc = bcad 这些法则和我们现在所用几乎完全一样。

“九章算术”里约分法则是“可半者半之,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这就是说:分子、分母都是偶数的时候,应该用2除;如果不是偶数,那么用辗转相减的方法,从较大数减去较小的数,最后得到一个余数和减数相等,这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这种辗转向减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和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理论上是一致的。 印度的数学计算都用比写的方法,七世纪中期,在印度数学家拉莫古浦 2 塔的著作中,分数七分之二记作:7 (只是比现在的分数少了分数线),分数三又 3 2 七分之二记作:7 ,和我国的筹算记法体制相同,分数的加、减、乘、除的法则也都和我国筹算法相同。

阿拉伯人接受了印度的分数记法,但是在分子、分母中间添上一条横线,并且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写在分数的前面,例如三又七分之二写成3 27 。 阿拉伯人的分数算法在十三世纪初传到了意大利,在十五世纪中开始在欧洲各国通行,现在已经在全世界通用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