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1.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原因

建议你再去看看这本 作者:叶京生,董巧新 著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ISBN:7542909665 内容提要: 本书以知识产权与世界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世界贸易的关系,指出原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存在的不足,揭示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知识产权国际制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对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也作了探讨,充分展示了知识产权国际制度在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关系中任重道远的使命。

此外,本书还对世界贸易中常见的某些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知识产权平行进口和灰色市场问题作了介绍和分析,并列举了大量实际案例。 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及其对世界贸易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节 知识产权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第二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二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主要国际公约 第三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国际协调的新发展 第四节 原有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 第一节 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概述 第二节 美国对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 第三节 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经过 第四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条款 第二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包括的其他公约条款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争端的防止与解决 第五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 第一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执行知识产权协议的承诺与努力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方执行情况的检查 第二节 成员方的承诺与努力 第七章 与贸易有关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 第二节 对未披露的信息的保护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第五节 契约性许可中的限制竞争问题 第八章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平行进口与灰色市场销售 第一节 专利商品的平行进口 第二节 商标平行进口与灰色市场销售 第三节 美国商标平行进口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 版权平行进口 第九章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的专利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商标制度 第四节 我国的著作权制度 第五节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制度 第六节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其他法律法规 第七节 我国知识产权的民事诉讼程序及救济 第八节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程序 第九节 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 附录一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附录二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附录三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附录四 世界版权公约 附录五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及对策 中国经济崛起, 中国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 “中国制造”已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同时, 中国于2 00 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 全面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 将承担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权利与义务, 全面执行TR IPS协议, 保护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为实现GATT和WTO致力于各国削减关税及取消歧视待遇和其他贸易障碍, 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而努力。

但GATT和WT0的工作侧重于各国削减关税的谈判及贯彻一般性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对国际贸易中大量存在的非关税壁垒并没有完全限制。当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及权利滥用等问题不但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一大障碍, 也成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大制约因素。

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限制了中国对外贸 易的拓展2004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又一个快速增长年, 在2002年增长2118%、2003年增长3711%的基础上,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了3517%。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0000亿美元, 达到11548亿美元, 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2003 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年度进出口增量在2002 年超过1000 亿美元、2003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基础上, 超过了300O亿美元。 [1] 以上数据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态势, 但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内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消息此起彼伏, 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焦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 各国在大力鼓励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 十分关注出口商品和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 在一些企业看来已成为不可触摸的禁区, 而在一般民众眼里, 则成为一种垄断, 一种现代文明下的“弱肉强食”。但是, 不管怎样, 国内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而蒙受经济、名誉双重损失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重视“知识产权”的警钟已在我们耳边敲响。

当中国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时候, 知识产权危机却给我们亮起了红灯。2005 年1 月, 中国步入WTO后保护期不久, 国际巨头英特尔起。

2.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什么

知识产权对于个人来说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但是从国家层面而言,知识产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度选择。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对哪些知识赋予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所作出的制度选择和安排。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韩国,无一不是以知识产权为战略武器,去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知识的创新已成为一国在国际经贸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所言,当代社会,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而在WTO的框架内,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已使一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机结合一起。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非常快,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了70%左右。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96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与企业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会利用知识产权政策工具,通过实施知产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什么

知识产权对于个人来说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但是从国家层面而言,知识产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度选择。

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对哪些知识赋予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所作出的制度选择和安排。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韩国,无一不是以知识产权为战略武器,去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知识的创新已成为一国在国际经贸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所言,当代社会,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

而在WTO的框架内,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已使一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机结合一起。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非常快,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了70%左右。

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196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与企业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会利用知识产权政策工具,通过实施知产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4.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呢

(一) 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正面影响 第一,拥有较多高质的知识产权会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从目前的国际形式来看,贸易出口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要素禀赋不同,一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使得在国际贸易中某些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得以发挥。 与此同时,它也可以迫使其他国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可以为其带来竞争上的优势,而在此过程中,它可以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

因此,当一个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多且质量高时,从一定程度上看,它就拥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将会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二,拥有知识产权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就目前所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为不仅渗透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而且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形式。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向专利技术所有人提供权利保护,加大专利技术所有者对自身新产品保护的程度,在一定时期内遏制其他企业对其新产品的模仿和伪造,从而加剧企业产品市场规模的加剧扩张,加大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第三,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贸易利益。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组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进行就是为了利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他们产品的制造者,而将核心技术在本国自己开发,就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从而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拥有垄断优势???这样既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利用新产品的垄断优势扩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贸易利益。 (二) 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第一,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妨碍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然而,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竞争,而知识产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垄断能够向创新者提供奖励,但同样能够激励昔日的创新者依靠垄断获取高额收益,从而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大,昔日的创新者的垄断受益越高,进一步创新的动机就日益削弱,这样继续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会妨碍经济的增长,而且会打击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

5.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出口贸易的意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zd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版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时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步增值,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三)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权投资。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就不能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6.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是怎样的

拥有知识产权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第一,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妨碍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然而,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竞争,而知识产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垄断能够向创新者提供奖励,但同样能够激励昔日的创新者依靠垄断获取高额收益,从而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大,昔日的创新者的垄断受益越高,进一步创新的动机就日益削弱,这样继续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会妨碍经济的增长,而且会打击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7.知识产权协定对我国贸易的重要性有哪些

知识产权对贸易的影响:

任何未经授权而使用知识产权均对权利人构成侵权。在大约20年前,这类侵权对贸易的影响基本上局限于国内贸易。除了发现侵权影响权利人的利益外,还进一步认识到侵权阻碍科技文化进步。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日益密切,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各国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执法力度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三个原因特别值得一提。

第一,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生产日益成为科研与科技密集型的产业。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无论是传统产品(如化工品和医药品)还是现代产品(电信设备、计算机、电视机和录像设备),目前均含有越来越多的受专利保护的高科技和创造性投入。所以,制造商们极力确保其产品销售到哪里,专利权就应在那里享有充分的保护,以便能补偿研究与开发费用。

第二,随着大量发展中国家对外来投资限制的取消,通过许可或合资方式在这些国家生产专利产品的新机会也随之出现。工业化国家的各种产业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并提供技术的意愿取决于东道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技术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使其不致被当地合作伙伴利用反向工程所侵占。

第三,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的技术不断改进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已使复制和仿制既简单又经济。在那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和执法力度弱的国家里,冒牌与盗版产品生产猖獗,产品不仅用于国内市场销售,还大量出口。

8.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呢

国际贸易政策又称为进出口政策或者叫做外贸政策。

从国际范围来看,所谓的国际贸易政策有两种说法:一种称为贸易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政策以相互减让关税为手段,以提供最惠国待遇为基础,从而实现了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另一种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些国家出于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对贸易自由予以限制所采取的手段,主要表现为给他国以关税地位或者非关税地位。一般来说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就是采取高关税,高关税可以平均达到30%。

中国在入世之前,中国的平均关税是17%,比较高,但不是最高,入世当年降到14%,去年又降到12%,估计到2005年,我们的关税可能下调到10%。高关税是一种贸易行为。

此外,还有一种非关税地位,也就是采取进口商品配额,而配额制度也是一种非关税制度。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曾采取过限制,实行配额限制。

中国入世以后,最能看得见的就是中国的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年年递增,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取消了配额限制。另外,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实行补贴制,这种对出口产品的政府补贴制也是一种非关税贸易地位。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还有一个市场准入政策,像国外的保险公司、银行、旅游、商业零售以及教育这些服务机构能不能够到中国来兴办,在过去要取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这也属于贸易保护政策的范围。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