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卫生防疫的内容
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卫生防疫事业极为关注,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卫生防疫事业的重要方针,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之初,中央政府针对当时的形势,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借鉴苏联疾病控制的经验和模式,国内组建起中央卫生防疫大队,分赴全国各地疫区,以作战的思路和方式,开展消灭和控制传染病的工作。1954年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之后,国内各地陆续成立了卫生防疫站,从此全国形成了中央卫生部防疫司领导下的省、市、县三级卫生防疫机构。城市的地段医院、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队伍构成防病的网络。防疫机构与医疗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担负起辖区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寄生虫病等各种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使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了我国社会全面发展。
卫生部连续三届全国卫生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的提出,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艰巨的疫病防治工作。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到现在,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逐渐成熟,传染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2.有没有关于卫生防疫小知识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预防传染病的内容
征收由国家传染病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各级政府要组织群众健康的活动,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和反应能力,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境健康的建设,消灭老鼠和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计划建立和建设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去污和处置污水,污物,粪便;国家计划接种制度;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传染病隔离管理层。具体措施是: (1)管理和控制 传染源是人体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并能排出人体或动物的病原体。
消除传染源或无害的感染源传染源的管理。 传染病病人,以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许多传染病,如痢疾,流感,百日咳疾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及早发现传染病病人,就能防止传染病蔓延。早期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手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发现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应及时到当地医院或防疫站报告。
早隔离,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出去,使病人不出门,别人都不会停止。早期治疗,有利于早期治疗,降低亡率。
运营商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也应加强管理,他们应该的指导下,医务人员的观察和定期检查。 许多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类。
因此,生病的动物,如牲畜患布鲁氏菌病的经济价值,可给予隔离和治疗。没有经济价值或生病的动物,如狗患有狂犬病,动物感染炭疽,杀戮,烧毁,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和家禽,家畜分开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措施。 (2) 发送到健康的人,中间的传播途径的具体需要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切断传播的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肠道通信,接触,虫媒传播途径。一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也可通过输血,性交,分娩等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
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 (3),以保护弱势群体 预防接种注射或服用预防疾病的疫苗,疫苗的作用,人们得到相应的抗病能力,预防发病率和传染病流行。
如人类的麻疹疫苗可以产生对麻疹的免疫力,避免发生麻疹。 药物预防:某些传染病,有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但一些药物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如疟疾,预防口腔乙胺嘧啶。流脑患者接触,口服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嘧啶可以预防的。
开窗通风,更换新鲜的室外空气,提供这样的公共场所(影剧院,OK厅,多宿舍)很多人紧闭,空气污染,二氧化碳,空气细菌含量,需要转移到外面的空气。某些细菌,如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细菌存活很长一段时间,在含有10%的二氧化碳。
如果是像你说的,视情况可给予空中时间凌晨不合格环境污染低,开门通风工作。如果没有诸如室内和室外的卫生,不实时的通风,避免适得其反。
4.关于卫生防疫的内容
1、贯彻执行bai《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并依法进行监督,履行行政监督职能。2、组织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组织指导全区健康教du育活动。
3、组织协调全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负责食品、职业卫生、zhi放射、学校、公共场所、饮水等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食品等与健康相关的质量管理,负责预防性体检、卫生检测等相dao关机构的资质考核认证工作。4、贯彻执行有关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全区有关妇幼卫生、妇女、儿童工作内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对全区妇幼卫生的各项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督员;负责妇幼保容健、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负责监督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
5、负责公共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听证、诉讼工作。
5.有没有关于卫生防疫小知识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
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
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
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6.有哪些关于预防传染病资料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2、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
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3 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现在,在全世界肆虐的甲型流感漫步开来 首先我们要做到 预防 流感的 措施 以下方案: 1.勤洗手 ,把手朝下方搓洗 2.强身健体 3.感冒 发烧 不适者 尽快就诊 ,并告诉 医生游历 4.尽快接种疫苗 5.禁止去流感区域 6.打喷嚏 咳嗽 禁止对人 做以上几点 防止 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
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
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
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如何预防流感呢?1、常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2、小心封闭的空间。
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
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3、大量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
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5、别老坐着不活动。
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
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7、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
8、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评论 | 28 152013-05-01 10:29klchnm | 四级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7.预防疾病的小常识有哪些
1、调适寒温。气候多变,老幼病弱者应随时增减衣服,不宜过早脱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脑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烟、少喝酒及咖啡。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诱发疾病发作。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
5、远离过敏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6、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总之,气候多变,对人生理和心理过程影响较大,改变生活方式,才能维护身心健康。
预防流行性疾病
随着气温的时高时低,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流脑、结膜炎、腮腺炎等。另外,气温气压变化较大,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复发。那么怎样做好防病保健呢?
首先要有防病意识和坚强的信念。在思想上做好防病的准备,提前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识,如遇气候突变带来身体不适时,要静心养气,防止旧病复发,要坚持服药,相信自己能抗击病症。
其次是预防接种,可去医院或防疫站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脑疫苗等。
第三,日常调摄方面要多加注意。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充足的睡眠,饮用泡有贯众的水(取贯众500克洗净,放入水桶中,每周换药一次),也可在室内放置薄荷油以静化空气。如果家中有流感病人可用食醋熏蒸,每周二次,可以预防其他人患感冒。另外,每天按摩足三里、风池、迎香等穴位也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还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一般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枸札蛇肉汤、虫草山药烧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