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对知识归纳总结
一、归纳总结的任务 对知识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是系统复习的中心工作。
归纳总结的任务是以揭示相关概念、规律、方法的内在联系为目标,运用尽可能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也即要将相关知识提纲挈领、加工重组、形成体系,使之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由”散而乱”结成”知识网”。
归纳总结要保证重点突出,能反映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并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总之,要通过对知识与方法的归纳总结,使知识整体化、有序化、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形象化。
使之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应用。 二、归纳总结的形式 归纳总结的形式常见的有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图解式、综合式等。
1、摘要式 摘要式是摘取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要点),部分原文照抄或通过浓缩再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这是一种较简单、易掌握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摘要式在内容上一定要抓住重点(要点)。 高度浓缩的摘要式归纳总结可以将一本厚书演变成成几页笔记。
. 2、提纲式 提纲式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按一定的系统归类,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这也是一种最常见、易掌握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提纲式一要在内容上抓住重点;二要在形式上有序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归类。 提纲式按系统归类的方式又分有数字编号提纲式与花括号提纲式。
后者更突出对各知识点分门别类和划分归属。 3、表解式 表解式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按一定的系统归类,以填充表格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
这是一种应用极广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表解式不仅要在内容上抓住知识重点和在形式上有序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归类。
更要对相关内容(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辨别其异同。 表解式按相关知识内含与外延的表达又分有一维表解式与二维表解式。
前者只编制行表头或列表头,用于表达事物的内含或外延,而后者要同时编制了行表头与列表头,分别用于表达事物的内含与外延,更突出各分类知识内含的比较。 许多提纲式的归纳总结笔记常可改写成更为紧凑、醒目的表解式,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用表解法编写成一些简明的比较表。
4、图解式 图解式是对于相关知识的概念、规律、方法,以图示的方式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呈现知识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笔记形式。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图解式重点在抓住有关概念、规律、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 为便于记忆,编写图解式笔记要特别注意整个图形的形象、直观和具对称性。
一些复杂的专题为明了其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常常需要运用图解式编写出相应的系统图、结构图。 5、综合式 上述各种归纳总结形式,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弱点,为了优势互补,常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这就是综合式。
2.怎样整理知识点
知识点的归纳最后还是会回归到实践处理问题,也就是应试解题的本质上来。所以,我建议,知识点的归纳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第一,源于课本,忠于课本。
按照课本的章节内容顺序依次进行归纳。小标题可以依照课本的章节名,和每个章节的小目录进行。依据或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添加。熟悉的章节,简单的章节进行精简。不熟悉的,较难的进行具体化。
具体化的内容可以按照老师的补充内容,或者自己的理解进行。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相应的部分添加经典例题或者自己的错题。
第二,按照题目的类型来。
比如英语,把单选题的类型可以归类为,动词时态类,情景交际类,语气类(祈使句,感叹句)主从复合句,也就是从句类(宾语从句类,主语从句类)等等。 每个大类还可以细分,上面括号内已说明。
化学呢,按照氧化还原反应类,电子内,守恒类,化学平衡类。
总之有两点,第一要实用也就是回归到能够做题的本质上来,归纳是为了熟悉强化,加深理解知识点。而掌握好知识点的目的是为了解题拿高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忠实于课本,和按照错误题目的类型来,也就是以上两点,不要被教辅资料所误导。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于你,比如我上面的分类。可能适合于我,但是对于你就不一定了,你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归纳方法。
3.高中地理归纳 看图片
必修二《人文地理》:地球、太阳运动?从大气方面来探究,热岛效应有关知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水循环、海水运动:市区比郊区的气温高,选修六《环境保护》 必修一: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树是不是: 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点:大气运动是什么为什么、气压带和风带,这是第一本书的内容总结、常见的天气系统? 新课标高中地理分为5本书:洋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形成)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整体性、差异性) 纯手打、气候变化,探究,必修三《区域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球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分析生命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
你是高中生吗?觉得我归纳得好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