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骶弓的相关知识

1.梅竹松的相关知识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保卫着祖国,猛刺着敌人。松从来都是绿的,从不变黄,从不凋谢,从不自傲。别的树跟它比起来,就显懦弱了。 竹,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是石缝,是泥土。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顽强地生长起来的,而且不向别人炫耀自己 。它具有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它是在别的花都凋谢后,独自面对着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花,疯狂的雷雨,从泥土里顽强地生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但是,等到春天到来后,百花齐放之时,它却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别的花都在争艳之时,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爱你们,岁寒三友,更爱具有岁寒三友精神的人。 [评析]语言干净、利落,写出了“岁寒三友”的个性与共性。整篇文章透出一种钢气,也正体现了松、竹、梅刚直不阿的秉性,让人敬佩不已。

2.堰塞湖的相关知识

堰塞湖定义

堰塞(sè)湖 (dammed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见地区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害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

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

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3.内养功的相关知识

内养功

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府动的目的。它对神经、循环、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内养功是传统气功静功基本功种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养功指传统气功中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具有静心宁神、调理内脏、培补元气作用的功法而言。狭义内养功指的是刘贵珍倡导的”气功疗法”的一种。该功法是刘贵珍得刘渡舟先生的亲授,并在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规则介绍:

练功姿势常有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四种。一般初学者以卧式为宜。坐式、站式可用于后期。以自然舒适为要,以便练功者能充分放松。

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两侧,十指松展,掌心向上,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热。右侧卧时,则右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展,掌心向上,置于耳前。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伸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度,膝部轻放于右下肢膝部上。若为左侧位,四肢体位与上相反。双目微闭,以便意念集中。

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腿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目微闭。

调整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功法,特点是练腹式呼吸。常用呼吸法有三种:第一种呼吸法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抬起顶上腭,同时以意领气至小腹部,腹部鼓起。吸气结束后,停顿片刻,再把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呼。呼气时将舌放下,同时收腹。以”练功好”三字为例,吸气时,默念”练”字;停顿时默念”功”;呼气时默念”好”。无论字多字少,均分三段默念完。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随之缓缓呼出,后再行停顿,即吸-呼-停,如此反复,默念字句及舌的配合同上法。第三种呼吸法,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停顿后再行较多量的吸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吸-呼。

意守法,指练功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内养功最通常用的是意守”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吸气时好像有气入小腹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这是意守的理想境界。此外,也可意守膈中、涌泉等穴位。

4.我想知道pfna的相关知识

PFNA属于一一种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是新改进的PFN (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 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

PFNA适应证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A1、A2、A3)和高位转子下骨折,但不能用于股骨头和颈的骨折。

PFNA是新改进的PFN 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

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1)相对于PFN,PFNA用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取代了传统的2枚

螺钉固定,未锁定的螺旋刀片敲入时自旋转进入骨质,对骨质起填压作用,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径(4.5~9

mm),确保最大程度的骨质填压以及理想的锚合力,打入刀片时可明显感觉到填压的过程,在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也是如此。当刀片打入锁定后,刀片不能旋转,

与骨质锚合紧密,不易松动退出,PFNA依靠螺旋刀片一个部件实现抗旋转和稳定支撑,其抗切出稳定性比传统的螺钉系统高,抗旋转稳定性和抗内翻畸形能力

强。PFNA的螺旋刀片技术使其对骨质的锚合力得到提高,更适用于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对于股骨外侧螺旋刀片打入处的骨折也适用,更有利于患者的

早期负重。(2)其次PFNA仅需打人1枚螺旋刀片,适用于股骨颈细的患者,操作简单易行。(3)PFNA在主钉上有以下改进:①

主钉设计为空心,只需一小切口,令导针进入髓腔后,即可顺利完成后续操作,置入主钉,主钉具有6°外偏角,方便从大转子顶端插入,进入髓腔。PFN

的主钉为实心,人钉点定位需准确,如果人钉点位置不佳,常导致主钉偏离髓腔中心或骨折移位,致插入困难,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创伤加重。因此,PFNA操

作更简单,创伤更小,符合微创原则。②PFN远端只有一个锁定孔,可选择静态或动态锁定,在经转子骨折病例中,由于使用垂直打人锁定钉可能损害近端锁定,

须采用斜行打人锁定钉,如果是高位转子下骨折,可选择垂直打人的动态锁定钉。③

主钉有尽可能长的尖端和凹槽设计,可使插入更方便并避免局部应力的集中,减少出现断钉及钉尾处再骨折的发生率。

5.蒙德里安的相关知识以及他的绘画

荷兰画家。1872年3月7日生于阿默斯福特,1944年2月1日卒于美国纽约 。 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表现。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敢于用艺术建构未来生活的人。他打破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现象:绘画总在平面上进行。蒙德里安对每一个长度都通过绘画中习惯性的透视效果,去摆脱我们眼睛已习惯的深度的影响。每一条倾斜的线对他来说都涉及了透视原理。在蒙德里安那里,空间在平面中是自我独立的。

·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中部的一座小城阿姆尔弗特(Amersfoort),后来到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在此期间,蒙德里安接受了通神论,开如在绘画中体现和反映通理念。在通神论的影响下,蒙德里安先后尝试了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的绘画风格,但最终他抛充了这些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新造型主义。作为抽象主义的代表画家,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化”(evolution):灵魂的完善对下一个“轮回转世”(reincarnation)造成有益的影响,而属世和灵魂的失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业”(karma,也称“羯磨”,佛教名词,称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为“业”、“业”产生后不会消失,将引起今世来世的因果报应)是统辖“轮回转世”的重要原则,是“进化”的本质特征。 这些在蒙德里安以花和女孩为题材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蒙德里安的作品除了呈现出“象征主义”特征外,他还尝试“新印象主义”的技法。在一系列以沙丘为题材的作品中,类似于“点彩派”的小色点被较大的色彩团块所取代。与其说“象征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在蒙德里安的艺术生涯中仅仅是昙花一现,居于浅尝辄止的地位,不如说它们和蒙德里安数十年孜孜以救的“新造型主义”一样,蕴涵在同一股强大的“潜流”中。

6.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知识

先来说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身上,而男性又占有一大部分的比例。就目前数据显示,青壮年是一个主要的患病群体。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男性;且20-30岁之间的男性是高发期;40岁以上及8岁以下的儿童很少发病。

HLA-B27阳性的病人,在腹泻、痢疾或泌尿道感染后有可能患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病人则危险性更大,20-30岁之间年轻男性如反复肠道、泌尿道感染者且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本人又是HLA-B27阳性,则应特别警惕该病的发生。

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姿态护理直接决定着病人的关节功能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恢复。除了急性期和严重期出现剧烈疼痛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坚持进行姿态的矫正和关节功能的锻炼。患者在行走和站立时,均应尽力保持正常的姿态,病人应做到坐姿要正,站立要直,切不可为了避免腰背疼痛或疲劳而随弯就弯,怎样舒服怎样做,这样长期下去就可加速脊柱的畸形。

为了保持脊柱及关节的活动功能,病人应经常进行颈部、胸、腰椎各个方向的前屈、后仰、左右转动等活动,为了保持胸廓的活动度,患者应经常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为了保持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髋、膝关节的挛缩畸形,应经常进行下蹲等活动。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的姿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脊柱的僵直,筋腱挛缩,肌肉萎缩,关节功能丧失等症状的发生。

沈阳市皇姑区长江北街19号

7.关于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呵呵,我们也要扳手抄报,看看我的吧

仿生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力学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与控制仿生等。

力学仿生,是研究并模仿生物体大体结构与精细结构的静力学性质,以及生物体各组成部分在体内相对运动和生物体在环境中运动的动力学性质。例如,建筑上模仿贝壳修造的大跨度薄壳建筑,模仿股骨结构建造的立柱,既消除应力特别集中的区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载荷。军事上模仿海豚皮肤的沟槽结构,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舰外壳上,可减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分子仿生,是研究与模拟生物体中酶的催化作用、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生物大分子或其类似物的分析和合成等。例如,在搞清森林害虫舞毒蛾性引诱激素的化学结构后,合成了一种类似有机化合物,在田间捕虫笼中用千万分之一微克,便可诱杀雄虫;

能量仿生,是研究与模仿生物电器官生物发光、肌肉直接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等生物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信息与控制仿生,是研究与模拟感觉器官、神经元与神经网络、以及高级中枢的智能活动等方面生物体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例如根据象鼻虫视动反应制成的“自相关测速仪”可测定飞机着陆速度。根据鲎复眼视网膜侧抑制网络的工作原理,研制成功可增强图像轮廓、提高反差、从而有助于模糊目标检测的—些装置。已建立的神经元模型达100种以上,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新型计算机。

模仿人类学习过程,制造出一种称为“感知机”的机器,它可以通过训练,改变元件之间联系的权重来进行学习,从而能实现模式识别。此外,它还研究与模拟体内稳态,运动控制、动物的定向与导航等生物系统中的控制机制,以及人-机系统的仿生学方面。

某些文献中,把分子仿生与能量仿生的部分内容称为化学仿生,而把信息和控制仿生的部分内容称为神经仿生。

8.乌台诗案相关知识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被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并没有将其处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苏轼的锐气。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如此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9.什么是弓股定律

在国外,相传勾股定理是公元前500多年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因此又称此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法国和比利时称它为“驴桥定理”,埃及称它为“埃及三角形”等。但他们发现的时间都比我国要迟得多。

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到:“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

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留下的难题。他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他是这样分析的,如图所示:

/gudl/jiafei.htm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法。

1881年,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勾股定理(毕氏定理,商高定理)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 和等於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定理。这个 定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古国(希腊、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对此定理都有所 研究,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前580至568- 前501至500)曾对本定理有所研究,故西方国家均 称此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据说毕达哥拉斯十分喜爱这个定理,当他在公元前550前年左右发现这 个定理时,宰杀了百头牛羊以谢神的默示。但毕达哥拉斯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经失传。著名的希 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前330-前275)在巨著《几何原本》(第Ⅰ卷,命题47)中给出一个很好的证明 (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AC及斜边BC向外作正方形,ABFH,AGKC及BCED,连FC, BK,作AL⊥DE。则欧几里得通过△BCF及△BCK为媒介。证明了正方形ABFH与矩形BDLM及正方形ACKG与 矩形MLEC等积,於是推得AB2+AC2=BC2。

在我国,这个定理的叙述最早见於《周髀算经 》(大约成书於公元前一世纪前的西汉时期),书中有一段商高(约前1120)答周公问中有「勾广三 ,股修四,经隅五」的话,意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3及4、则斜边是5。书中还记载了陈子( 前716)答荣方问∶「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 日」,古汉语中邪作斜解,因此这一句话明确陈述了勾股定理的内容。至三国的赵爽(约3世纪), 在他的数学文献《勾股圆方图》中(作为《周髀算经》的注文,而被保留於该书之中)。运用弦图, 巧妙的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2。他把三角形涂成红色,其面积叫「朱实」,中间正方形涂成黄色叫 做「中黄实」,也叫「差实」。他写道∶「按弦图,又可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 之差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称弦实」。若用现在的符号,分别用a、b、c记勾、股、弦之长,赵 爽所述即 2ab+(a-b)2=c2,化简之得a2+b2=c2。

12世纪印度的婆什迦罗(1114-1185)的书中 也有一个类似的图,和弦图不同的是没有外边的正方形,也没有其它说明,只在旁边写著「请看!」 二字。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