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蚕的科学知识

1.有关蚕的知识

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2.关于蚕的知识的研究报告

养一张蚕需桑叶450—550千克,因此要看桑养蚕,做到蚕桑平衡,以免浪费桑叶,又不至采叶过度影响桑树生长,甚至使蚕饿肚子结茧,乃至不能结茧。时间以相隔15—20天1批为宜,以利消毒防病。

1、做好养种催青,适时收蚁

领回蚕种后,要催青保持其适宜温湿度,确保孵化整齐。如蚕户分散,可联户集中催青。将蚕种放在蚕匾上,到收蚁前一天,用另一蚕匾倒捉在该蚕匾之上,遮光,保持室温在25—26℃、湿度80%—85%,空气要流通,收蚁当天清晨5时左右开电灯感光,促使孵化整齐。一般于8-9时收蚁,1-2龄用下垫上盖塑料薄膜全防干育,3龄用上盖下不垫膜的半防干育。这样以保持桑叶较长时间的新鲜,使小蚕吃饱吃好。

2、彻底消毒,预防蚕病

在养蚕前,必须做好蚕室具及周边的清洁消毒,养蚕5-7天再用“消杀精”消毒1次。配制方法:100克消杀精,加水25千克稀释,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湿30分钟即可。小蚕要用灭僵灵进行蚕体消毒。其方法是:灭僵灵50克加1千克鲜石灰粉,拌匀后撒在蚕体上,以一薄层为宜。10分钟后撒焦糠或其它干燥材料,然后再喂蚕。于收蚁后第一次给桑前及各龄饷食前用1次即可。蚕房要经常撒鲜石灰粉,并坚持洗手后喂蚕,蚕沙要及时搬离蚕室处理。勤观察,发现病蚕,立即拾取,投入石灰缸内。好蚕要用防疫药添食防病。

3、加温排湿

春蚕期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寒潮时,气温常降到15℃左右,这时要升温。若遇连续阴雨,湿度达90%以上,桑叶水分多,要注意排湿。小蚕期(1—3龄)气温26-28℃,湿度80%为宜。大蚕期(4-5龄)温度24-26℃,湿度70%-75%为宜。要尽量满足其要求。

4、桑园合理施肥

施肥,要掌握泥杂肥铺地,农家肥当家,化肥催芽的原则。切勿偏施氮肥。

5、科学采桑,精心养蚕

小蚕单位时间长速快,必须精选良桑,要叶质鲜,适熟偏嫩,黄中带绿,无病虫害。小蚕用叶从上往下采,从顶芽往下数,1龄期4-5片,2龄5-6片,3龄7-8片。大蚕期采叶可由下往上,但要除去老、黄、泥和有病虫害的叶片。若用枝条桑,则要打顶芽后1周再割,促使桑叶成熟一致。喂蚕要按时,饱食就眠,眠中暗而安静,适时饷食,要分批提青,促其眠起成熟整齐。

6、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小蚕共育是提高养殖效率和蚕茧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小蚕共育员要诚信、技术过硬、家庭劳力足、养蚕条件好。小蚕养到三龄,再分到各蚕户养殖

3.关于蚕的知识的研究报告

养一张蚕需桑叶450—550千克,因此要看桑养蚕,做到蚕桑平衡,以免浪费桑叶,又不至采叶过度影响桑树生长,甚至使蚕饿肚子结茧,乃至不能结茧。

时间以相隔15—20天1批为宜,以利消毒防病。 1、做好养种催青,适时收蚁 领回蚕种后,要催青保持其适宜温湿度,确保孵化整齐。

如蚕户分散,可联户集中催青。将蚕种放在蚕匾上,到收蚁前一天,用另一蚕匾倒捉在该蚕匾之上,遮光,保持室温在25—26℃、湿度80%—85%,空气要流通,收蚁当天清晨5时左右开电灯感光,促使孵化整齐。

一般于8-9时收蚁,1-2龄用下垫上盖塑料薄膜全防干育,3龄用上盖下不垫膜的半防干育。这样以保持桑叶较长时间的新鲜,使小蚕吃饱吃好。

2、彻底消毒,预防蚕病 在养蚕前,必须做好蚕室具及周边的清洁消毒,养蚕5-7天再用“消杀精”消毒1次。配制方法:100克消杀精,加水25千克稀释,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湿30分钟即可。

小蚕要用灭僵灵进行蚕体消毒。其方法是:灭僵灵50克加1千克鲜石灰粉,拌匀后撒在蚕体上,以一薄层为宜。

10分钟后撒焦糠或其它干燥材料,然后再喂蚕。于收蚁后第一次给桑前及各龄饷食前用1次即可。

蚕房要经常撒鲜石灰粉,并坚持洗手后喂蚕,蚕沙要及时搬离蚕室处理。勤观察,发现病蚕,立即拾取,投入石灰缸内。

好蚕要用防疫药添食防病。 3、加温排湿 春蚕期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寒潮时,气温常降到15℃左右,这时要升温。

若遇连续阴雨,湿度达90%以上,桑叶水分多,要注意排湿。小蚕期(1—3龄)气温26-28℃,湿度80%为宜。

大蚕期(4-5龄)温度24-26℃,湿度70%-75%为宜。要尽量满足其要求。

4、桑园合理施肥 施肥,要掌握泥杂肥铺地,农家肥当家,化肥催芽的原则。切勿偏施氮肥。

5、科学采桑,精心养蚕 小蚕单位时间长速快,必须精选良桑,要叶质鲜,适熟偏嫩,黄中带绿,无病虫害。小蚕用叶从上往下采,从顶芽往下数,1龄期4-5片,2龄5-6片,3龄7-8片。

大蚕期采叶可由下往上,但要除去老、黄、泥和有病虫害的叶片。若用枝条桑,则要打顶芽后1周再割,促使桑叶成熟一致。

喂蚕要按时,饱食就眠,眠中暗而安静,适时饷食,要分批提青,促其眠起成熟整齐。 6、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小蚕共育是提高养殖效率和蚕茧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

小蚕共育员要诚信、技术过硬、家庭劳力足、养蚕条件好。小蚕养到三龄,再分到各蚕户养殖。

4.养蚕的知识

1/6

1、从蚕蚁到蚕宝宝:

适宜温度:20-25℃,时间:2-3天孵化。

收蚁:小蚕会象蚂蚁一样从卵壳内钻出来,用很轻的手势,把它收引到嫩叶上。

注意事项:蚕卵孵化期间需透气避光保存。

2/6

2、喂养蚕宝宝:

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生活环境:塑料或木质的平板盒子,

注意事项: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晾干,一定要晾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

3/6

3、蚕宝宝吐丝结茧:

蜕皮: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

结茧:4次蜕皮后再过7-8天,不再吃桑叶,身体开始发亮,则开始寻找适当的位置开始结茧。

注意事项:在养蚕盒内放些可以支撑的东西,帮助蚕宝宝做茧。

4/6

4、关于蚕屎:

蚕的粪便,黑色的颗粒,中医可以入药,还是植物很好的养料。

蚕屎又名蚕砂,有治湿、疗瘙痒、去火、祛风湿、聪耳明目之功效。很多老人将其晒干,做成枕头给刚出生的孩子枕着睡觉。

5/6

5、蚕宝宝破茧而出:

在茧子中进行最后一次(第五次)脱皮,成为蛹。再过大约7-10天后,蛹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

注意事项:身体胖呼呼的是蚕宝宝的妈妈,瘦瘦的是蚕宝宝的爸爸。让蚕宝宝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到了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很多的蚕卵,如果保护得好,到第二年春天这些蚕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6/6

6:注意事项:蚕对香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净化剂、香味化妆品等。绝对禁止用任何类型的杀虫剂!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喜欢、触及生命,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家庭亲情活动的好内容

5.关于蚕宝宝的科学手抄报怎么做

先划分版面进行排版,然后将如下文字进行筛选放入手抄报,最后加上图片和边框进行美化就可以了。

蚕宝宝又名桑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

形态特征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饲养要点

⒈蚕宝宝的适合温度是20-30℃,所以不能直接放在很烫的地方。建议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不要被阳光直射,一直盖着盒子的盖子。

⒉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六次(一、二、三、四龄蚕各一次,成为蛹一次,成为蚕蛾一次),成为五龄幼虫大概6-8天才开始吐丝结茧.

⒊五龄幼虫的蚕宝宝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呢!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雌蛾约花4-5个小时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⒋桑叶要新鲜的,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装在冰箱里保鲜,从冰箱拿出来后,要静置一会儿,让桑叶上的水珠蒸发。

6.养蚕知识

桑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须经过卵、幼虫、蛹、蛾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在正常的饲育情况下,幼虫期从孵化吃桑叶到吐丝作茧,需要20到28天;吐丝结茧约需3天;再经1至2天化蛹;蛹期经过10到15天就化成蛾,蛾才是成虫。在化蛾当日,雌雄成虫交尾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那么再经过10天左右就可孵化出下一代的蚁蚕了。

这样,大约需要40至60天时间桑蚕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断的变态中代代相传。 蚕卵 蚕以卵繁殖。

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蚁蚕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

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象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 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 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结茧 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

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 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

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的结茧过程 蚕蛹 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

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 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

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 参考资料: 。

7.科学养蚕

蚕知识简介

蚕 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蚕以卵越冬,春天桑 树萌发时孵化成幼虫,幼虫食桑生长,经4天就眠蜕皮,25天左右开始结茧。 两天后吐丝完毕,再经2-3天在茧内蜕皮化蛹。蛹大约经10天变为成虫,就是 蚕蛾。雌雄蛾交尾产卵,随即死亡。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 是在蜕皮也就是脱去旧皮,换上新皮,以便继续生长。刚蜕皮的蚕叫起蚕, 即睡眠后起来的意思蚕的幼虫期以就眠为准,分为五个龄期。刚从蚕卵孵化 出来的幼虫称为一龄蚕,大约吃3天桑叶后开始一眠,约眠1天,一眠起来后 为二龄蚕,二龄约经两天半,开始二眠,约眠1天,二眠后为三龄蚕。三龄约 经3天半,开始三眠,约眠1天,三眠且为四龄蚕。四龄约经4天,开始四眠, 约眠两天四眠后为五龄蚕五龄大约6-8天,结茧前停止食桑,蚕体收缩半透明 称为熟蚕,通常还把一至三龄蚕叫小蚕,四、五龄蚕叫大蚕。

8.关于蚕宝宝的科学手抄报怎么做

先划分版面进行排版,然后将如下文字进行筛选放入手抄报,最后加上图片和边框进行美化就可以了。

蚕宝宝又名桑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形态特征蚕卵:蚕以卵繁殖。

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

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饲养要点⒈蚕宝宝的适合温度是20-30℃,所以不能直接放在很烫的地方。

建议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不要被阳光直射,一直盖着盒子的盖子。⒉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六次(一、二、三、四龄蚕各一次,成为蛹一次,成为蚕蛾一次),成为五龄幼虫大概6-8天才开始吐丝结茧.⒊五龄幼虫的蚕宝宝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呢!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雌蛾约花4-5个小时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⒋桑叶要新鲜的,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装在冰箱里保鲜,从冰箱拿出来后,要静置一会儿,让桑叶上的水珠蒸发。

9.有关蚕育种的知识

改良现有蚕品种和培育新的蚕品种的技术。

科学的桑蚕育种以蚕的遗传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于提高蚕茧、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品种资源 蚕品种一般依原产地分为中国、日本、欧洲和热带4大系统。

中国系统种 有一化性、二化性以及有滞育的多化性品种。眠性以四眠为主,间有三眠或五眠。

茧多白色,也有金黄、桃红和淡绿等色;茧形中等,以椭圆形为多;常有双宫茧。丝质优良,主要表现为解舒好、纤度较细、分离细纤维少、练减率小、强伸力大。

日本系统种 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也有极少数为四化性和多化性。四眠。

茧多白色,少数为金黄色和绿色;茧形小,深束腰;双宫茧较多。丝质较差,主要是丝较短、解舒差、纤度较粗、分离细纤维多、净度差、练减率大、强伸力小。

欧洲系统种 一化性。四眠。

卵胶着力小,间有天然散卵。茧多为肉色,也有黄色、白色;茧形大,多浅束腰;双宫茧少;茧重较重。

丝量多,丝较长,解舒好,纤度较粗,分离细纤维较少,净度好,强伸力大。但蚕体弱,饲育经过长,饲养较难。

热带系统种 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和广西南部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为无滞育的多化性种。

四眠。产卵数少、卵形小、胶着力较弱、不耐冷藏。

蚕体较强,能适应高温多湿环境。食桑快,饲育经过短,但也有食桑慢而饲育日数相对延长的。

茧色有白、金黄、锈色、淡绿等。绵茧多,茧形小,呈纺锤形,间有球形。

茧丝纤度细,分离细纤维少。丝短,丝量少,净度差。

育种目标和方法 育种目标因生产需要而有不同重点。一般要求蚕体强健好养、饲育经过较短、产茧量及茧层率高、茧形匀整、解舒好而稳定、茧丝长、净度优、生丝强伸力好、分离细纤维少、产卵量多、品种间配合力好等。

育种方法主要有下述几种。 系统分离育种 或称纯系分离育种。

是最基本的育种法。即对原始材料按育种目标进行多代选择,使经济性状提高、群体内目的基因的频率不断增加而形成新品种。

选择贯穿于蚕的整个发育阶段。选择项目在卵期一般为化性的稳定性、产卵量、良卵率、化齐一度等;幼虫期为生命力、经过长短、眠起、上蔟及体色斑纹的齐一度等。

种茧期是选择的最主要时期,选择项目主要为死笼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和蛹期生命率统一的数值),弱小蚕发生率,茧形,茧色,全茧重,茧层重,茧层率及解舒率,净度,纤度,丝长等;成虫(蛾)期主要根据健康度、发蛾齐一度及交配性能等性状进行选择。 选择方法有两种:①混合选择。

即从亲代选优良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混合饲养,从中选优留种,如此反复多代。优点是简单易行,可用于较大群体;缺点是难以区分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不能鉴定被选个体的育种价值,选择效率较低。

②蛾区选择。即从原始材料分离出较接近育种目标的一些单蛾区,分别饲养,选优留种,连续多代。

在早期世代进行同蛾区交配,以便利用近亲交配原理及时淘汰属于遗传隐性的不良性状,并提高蛾区内群体的纯合度。随着性状趋于稳定,即进行同一家系的异蛾区交配,以防止近亲交配造成的后代虚弱,保持蚕体强健。

区内留种个体采用随机交配或控制交配方式继代。此法可以查清各个家系的历代遗传表现,故又称谱系选择。

其优点是能够及时淘汰因偶然机会表现优良,实则遗传价值不高的个体或家系,手续虽较繁复,但选择效果较好。 杂交育种 是在两个不同遗传型的个体间进行有性杂交,从其后代按目标选出新的遗传类型,育成新品种。

近代蚕品种多用此法育成。亲本选择是杂交育种的关键,以选择综合性状优良,同时缺点可以互补、配合力又好的为宜。

杂交的方式有:两个亲本一次杂交的单杂交和两个以上的亲本进行多次杂交的复合杂交。当一个亲本的多数性状优良、个别性状需要改进或需添加限性性状时,则用回交方式,即把杂交后代和其亲本之一再行杂交。

回交有一次或多次,通常用多次。杂交后代的早期世代(F~F)多采用混合选择,选留优良个体随机交配,避免不良性状过早固定;F以后采用单蛾饲养,进行蛾区选择,逐步建立系谱;F以后性状趋向稳定,即成为新品系或新品种。

在杂交后代的培育过程中,应创造能充分发挥其性状的环境条件,以提高选择效率,并力求使蛾区间、个体间的饲育条件保持一致,减少选择时的误差。 诱变育种 即利用诱变因素诱发育种材料突变,经选择而成为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诱变材料宜选用绝大多数性状较好而仅有个别缺点的,以期通过突变,使这些缺点得以克服。用于桑蚕的诱变因素通常为 X线和γ线。

一般在卵点青期、雄蚕 5龄中后期和雌蛹中后期照射,处理的群体宜大,以增加产生符合育种目标的突变体的机会。处理的当代及后代蚕体较弱,须用蛾区饲育。

迄今蚕的诱发突变多见于形态性状,尚未发现提高抗病性、抗逆性或丝茧性状的优良突变。实践上应用较成功的是诱变易位。

即以 X线照射蛹,使带有某种显性(斑纹,茧色或卵色)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决定雌性的 Y染色体上,造成限性遗传材料如普通斑、暗色斑、虎斑,黄茧、黑白卵等,再经改良,成为限性品种。这类限性品种的雌体都表现各该显性性状,雄体则表现相应的。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