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洲的知识

1.亚洲知识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

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

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

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

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

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亚洲的洲界在这里没法子贴出来,你用网上地图一搜就能看到了

2.关于亚洲方面的知识

季风性气候典型是亚洲气候的最突出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1)季风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亚洲季风影响范围,占有49个纬度,包括三种气候类型—即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其它大陆位于回归线两侧的地区,多为热带干旱气候;而亚洲,北回归线横贯的南亚的中部和东南亚的北部,由于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一年中仍有潮湿的雨季,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其干旱气候区的面积,也并不大。(2)季风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就基本气流来讲,东亚对流层低空盛行风向,冬季为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为西南、南和东南季风;对流层中、高空,冬季为极地和副热带西风带分别控制的地区,夏季则受副热带西风带所左右。就盛行气团来讲,冬半年东亚大陆为极地或极地变性大陆气团所控制,多冷锋和寒潮;夏半年则主受热带海洋和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常有台风、雷暴。

在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晴朗;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大陆增温快,空气不稳定,多大风;秋季大陆降温显著,空气趋于稳定,出现秋高气爽天气。热带季风气候,年分冷、热、雨三季或干湿两季,冷季盛行东北信风,晴朗干燥少雨;热季晴朗酷热,与冷季同为干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雨量丰富,天气较热季凉爽。

3.关于亚洲的地理知识,详细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约66.67%。

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东经103度31分,北纬1度16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到13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4.关于亚洲方面的知识

名称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 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由于亚洲所跨纬度宽广,缺少伸入内地的海湾,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各地受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影响不同,又有季风性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

5.谁知道一些关于亚洲的基本知识

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

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

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6.水能告诉我关于亚洲的知识

亚洲地理知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

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略呈弧形。全长约2 500千米,宽约150 400千米。

有50多座海拔超过7 000米的高峰。世界最高峰位于此。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尼泊尔称其为萨加玛塔峰。

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海拔8 848米。

【大高加索山脉】 位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交界处,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峡。为亚、欧两洲分界线之一。

长1 200千米,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 642米。 【富士山】 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

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 776米,火山口直径约800米。 【阿贡火山】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活火山,海拔3 142米。

因火山口完整,有“世界肚脐眼”之称。 【基纳巴卢山】 马来西亚最高峰。

位沙巴州克罗克山脉东北端。有6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锯齿形山峰,主峰洛根峰海拔4 101米。

【帕米尔高原】 位于中亚东南部,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于此。

“帕米尔”系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 000? 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青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面积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山岭海拔超过6 000米。是世界最高和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最大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山脉之间。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100米。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6 397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鄂毕河】 俄罗斯著名大河,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注入北冰洋。以卡通河为源,长4 070千米;以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长5 410千米,流域面积299万平方千米;连同鄂毕湾长6 370千米,流域面积345万平方千米。

【湄公河】 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于中国(称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

全长4 500千米,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 【恒河】 亚洲南部著名大河。

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有些支流最上源在中国境内,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 70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印度教徒视恒河为圣河。

【里海】 世界最大湖泊,咸水湖。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

湖岸线长7 000千米;大部分水深不足100米,最深处达1 025米;约有50个岛屿。由于蒸发强烈及人类用水,湖面缩减,目前水域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里海面积大、湖水盐度较高,多狂风巨浪,且有典型的海洋生物等特征,是著名的海迹湖,一般称其为海或湖海。 【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湖面积31 5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处达1 620米;蓄水量23 000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的1/5。

【死海】 世界著名的大盐湖。位于西亚,南北长约80千米,东西宽5?6千米,面积1 000平方千米。

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400米,最大深度约395米,为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盐度300?32‰。

水中除细菌外,水生植物和鱼类不能生存,沿岸树木也极少。称其为“死海”实不为过。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

东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东南濒阿拉伯海,南临亚丁湾,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半岛上热带荒漠面积广大,绿洲和南部平原是农牧业发达的地区。矿产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半岛上有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 【中南半岛】 亚洲南部著名半岛。

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东临南海与泰国湾,西滨孟加拉湾、安达曼海与马六甲海峡,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面积200万平方千米。

半岛上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等国家。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故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

【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其范围南北长约3 500千米,东西宽约4 500千米。

包括大巽他、小巽他、马鲁古和吕宋等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岛屿之多、散布之广、拥有世界大岛数目之多居世界首位。这里多重要海峡,多港口、港湾,世界海空航线穿插于此,这里还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印度次大陆)】位亚洲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因面积小于洲,自成一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故称次大陆。

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和克什米尔地区。

约占世界人口1/5。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亚洲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区,绝大部分在今伊拉克境内和叙利亚东北部。

这一地区自古以来是西亚陆上通道和各民族交汇的地区,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摇篮之一。著名的巴比伦文化即发祥于此。

【。

7.有关亚洲的资料

亚洲 (Asia)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洲名释义: 古代闪米特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面 积: 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种 族: 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 言: 分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 教: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

气 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自然资源: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 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为除南极洲外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东西时差达11小时。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居民

2000年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4%。人口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仅1人多;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要人种。其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

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8.关于亚洲的人文地理知识

亚洲简况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

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

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居民: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

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体种族,约占全洲人口的60%。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

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

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自然环境: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

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

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

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592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

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

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

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

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草原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

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

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

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

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经济:在古代,亚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继侵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民族经济发展缓慢。

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稻谷、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柚木、胡椒、黄麻、椰干、茶叶等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0%—90%以上,原油、鱼、大豆、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30%——40%,锡精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60%左右,钨精矿、花生、芝麻、烟草、油菜籽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5%,木棉、蚕丝、椰枣等的产量和牲畜总头数也居世界前列。

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重工业正在发展。中国东半部、日本、韩国、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