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对太阳的知识点

1.有关地球月亮太阳的知识

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

1回归年 = 365。24220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

5秒。恒星年: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

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它应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至于为什么恒星年会比回归年稍长一些,那是由于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影响,使赤道部分比较突出的椭形地球的自转轴绕黄作缓慢的移动(相应的春分点治黄道以每年50。

24分速度西退,差不多71年西移1度,大约25800年移动一周),即岁差现象。我们所称的一年指“回归年”。

朔望月是29天12小时44分22。8秒;恒星月是27天7小时43分11。

559秒。我们所称的阴历一个月是指“朔望月”。

古代的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宇宙现象,如昼夜交替、月亮圆缺、日食月食、天体位置随季节的变化以及行星在星空背景上的移动等等,实际上只是太阳、地球、月亮、行星等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反映。 因此,以这些现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宇宙理论,无论是中国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的浑天说,还是古希腊以地球为中心,依次排列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恒星等“九重天“的地心说,都没超出太阳系的范围。

恒星在这些宇宙理论中的地位,只不过是个一成不变的布景或陪衬。 日食的时候位置是按顺序太阳、月亮、地球。

(月亮挡住了太阳光) 月食的时候位置是按顺序太阳、地球、月亮。(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至于建筑嘛,太多了,埃及的金字塔,据说是按天上的星座位置建的。

英国的巨石阵,据说是与天对话的场所。 复活节岛巨形人像,现已证明是岛上土著人纪念祖先的。

2.一年级题太阳像什么,月亮像什么,星星像什么

太阳像金币,月亮像银币,星星像碎银

也遇上这问题了,真妈的见亡灵的题目,才一年级的题目这么。。。。。

我很想回答星星像烟头,西瓜像北瓜,白云像烟,月亮像月亮船,太阳像日。

但就是觉得恶搞的成分太大。。。

还是老老实实写了,星星像卫星(谁说不像!),西瓜像球(无奈),白云像棉花(正常思维),月儿像吴钩(别回头老师说吴钩是什么不知道我就操了蛋了。。。),太阳像火球(太阳像火球?你白痴啊太阳本来就是火球还用得着想么!)

太无奈了。。。

3.一年级日记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高山感谢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鸟儿感谢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鱼虾感谢江河,因为江河让它游泳;我们感谢太阳,因为太阳让我们生存。

万物生长都需要太阳。植物需要太阳,没有太阳提供的水、矿物质、营养,植物就不能起到“光合作用”,不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动物需要太阳,没有太阳提供的水、植物,食草的动物也会全军覆没;没有太阳提供的水、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也不能生存下去;人类需要太阳,没有太阳提供的水、植物、动物,人类也不会活到今天。

许多自然现象都离不开太阳。太阳用自己的热量把江河里的水蒸发到天上变成云,云变多了,就变成雨雪落下来;太阳晒在地上,晒到的地方就热,没晒到的地方就冷。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往上飘时,冷空气就来顶替它的位置,形成了风;云多时,云就变成水落下来,而正好空气冷,水在空中就变成了冰,于是形成了冰雹。

太阳6000度的高温,经过一亿五千万公里,来到了地球,送来了阳光与灿烂,没有太阳,大地上将是一片黑暗,一片寒冷;有了太阳,大地上便是一片光明,一片温暖。

植物感谢太阳,因为太阳让它生长;动物感谢太阳,因为太阳让它繁殖;水感谢太阳,因为太阳让它多姿多彩;我们感谢太阳,因为太阳让我们幸福生活!

4.关于太阳的科学知识要适合于儿童,

天文学释义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从地球到太阳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中心温度1500万℃.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恒星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历程也不尽相同.恒星与生命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它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构成行星和生命物质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恒星生命结束时发生的爆发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太阳(Sun)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m(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视星等为-26.3,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视星等(Mv)为+4.83,绝对热星等(Mb)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770℃.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单位).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8,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太阳基本物理参数半径:696295 千米.质量:1.989*10^30 千克温度:5770℃(表面) 1560万℃ (核心)总辐射功率:3.83*10^26 焦耳/秒平均密度:1.409 克/立方厘米日地平均距离:1亿5千万 千米年龄:约50亿年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2.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世界气象组织 (WMO)1981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368瓦/米2.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 0.15~4.0微米之间.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0.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 0.475微米处.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3~120微米)小得多,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5.一年级语文早晨起来对太阳是哪个方向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

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