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
2.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目录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第四单元《加和减》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七单元《乘法》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掷一掷 10 总复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1. 乘除法 2. 观察物体 3. 千克、克、吨 4. 搭配中的学问 5. 乘法 6. 整理与复习(一) 7. 周长 8. 交通与数学 9. 除法 10. 年、月、日 11. 时间与数学(一) 12. 时间与数学(二) 13. 整理与复习(二) 14. 可能性 15. 生活中的推理 16. 总复习。
3.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1、数一数(1~10)2、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4、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7、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8、认识钟表(整时、半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10、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1、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加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5、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条形统计图)10、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6、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1、解决问题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4、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6、克和千克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9、找规律10、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1、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3、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6、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7、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8、可能性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1、位置和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3、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4、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5、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6、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7、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8、解决问题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3、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6、统计7、数学广角(烙饼问题)8、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1、四则运算2、位置和方向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3、观察物体4、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6、统计与可能性7、数学广角8、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1、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2、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统计7、数学广角8、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1、位置2、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3、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
4.小学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都有哪些知识点
第一单元1.登月2.正方形组成的图形3.减法塔第二单元1.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2.大卖场中的乘法3.两位数被一位数除4.乘整十数、整百数5.用一位数乘6.三位数被一位数除7.用一位数除8.交换第三单元1.元、角、分——用小数表示2.千克、克——用小数表示3.千米、米——用小数表示4.米、厘米——用小数表示5.长度单位6.年、月、日第四单元1.平方米2.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3.面积4.三角形第五单元1.乘乘除除2.灯市3.我们来认识图形4.它们有多大5数学广场——数苹果6.数学广场——分段7.问题解决——喜迎新年8.数学广场——放苹果9.小胖的家10.数三角形。
5.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是什么
第一单元: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千米的认识:(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吨的认识:(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2、减法:(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加减法的验算:(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3、周长:(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5、估计:(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2)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例1(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除法的含义,并回顾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2、例2(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3)能口算或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3、例3(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过程,探索并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判断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性。4、例4(1)能灵活利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时、分、秒1、秒的认识:(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活动(一):填一填、说一说1、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2、在具体活动中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3、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等)。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
6.小学三年级下知识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先用商加上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7.2000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8.3月12日是植树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9.6月1日是儿童节。9月10日是教师节。
10.平年二月有28天,一年有365天。闰年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11.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1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13.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就定为一日。一日是24时。
14.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15.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
1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7.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分米=100公顷
18.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19.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3米。
20.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小数是0.01米。3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03米。18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0.18米。
2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1.30米。
22.1元是10角。7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0.7元。1元是100分, 7分是 分,还可以写成0.07元。
7.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哪些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查字典小学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xiaoxue.chazidian.com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8.三年级上册公式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长度单位: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一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千米=10000分米 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2.减数=被减数—差 3.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1.加数+加数=和 2.加数=和—加数 加减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点:1.四条直的边 2.四个角 3.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特点: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容易变形 周长: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时分秒: 1分=60秒 1时=60分 0乘任何数都得0 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 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 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