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镇的知识

1.葡萄知识

葡萄,葡萄属(Vitis)落叶藤本植物,掌叶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

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 葡萄

的植物之一。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国家是希腊。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茎蔓长达10~20米。单叶,互生。花小,黄绿色,组成圆锥花序。浆果圆形或椭圆形,因品种不同,有白、青、红、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上千种,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两大类。世界栽培品系有欧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两大系统,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洲品种群。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的“无核白”、“牛奶”、“黑鸡心”等均属于东方品种群。“玫瑰香”、“佳丽酿”等属于欧洲品种群。鲜用或阴干备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资历最老,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六百五十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有的学者认为在23000万年前至6700万年前就有类似葡萄的植物。 “提子”即广东语“葡萄”的意思,是商品名称。从广义上讲,红色的葡萄即为红提,黑色的葡萄称黑提,青色的葡萄则叫青提。但是,“提子”的叫法是在近几年引入美国红地球葡萄后才开始在国内流行的。人们只把从美国引进的红地球等葡萄称为“提子”,而对巨峰、玫瑰香等还叫葡萄。

2.有关葡萄的知识与资料

葡萄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含有较多的钾和铁。高血压的朋友适量吃些高钾低钠的葡萄,有助于排出体内过多的钠。葡萄中所含的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酸等多酚类抗氧化物,可预防肿瘤,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保健作用。

葡萄的吃法有很多,除了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沙拉、拔丝葡萄、软炸葡萄等。如果您喜欢吃葡萄,并喜欢喝葡萄酒,不如自制葡萄酒的经验和心得告诉大家:

第一步:选葡萄

最佳的选择是又酸又涩、黑色的酒葡萄,其次是玫瑰香,别的品种抗氧化物含量较低,尤其是浅色的葡萄。

第二步:选用具和配料

自制葡萄酒需要找到合适的容器和加工器具,有密封性能好的玻璃坛子或瓶子,需要准备无油渍的家用粉碎机或榨汁机(渣也同时用),还要准备洁净的滤网、剪刀、不锈钢盆、提勺等。另外,要准备淀粉和糖、少许酒曲(或酵母)。

第三步:加工葡萄

买回来的酒葡萄先用剪刀小心剪下葡萄粒,放入不锈钢盆中,用水冲洗一下,倒去水,将淀粉撒在上面,拌均匀后静置十分钟。再把粘上淀粉的葡萄轻轻搓揉,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倒进干净无油的漏勺内彻底沥干水分。这样不但可以清洗掉葡萄表面的灰尘和虫卵,还可以利用淀粉的黏附作用去除葡萄上残留的农药。

第四步:酿制葡萄酒

洗干净的葡萄要用粉碎机或榨汁机连皮带籽的打碎,这样有利于抗氧化物溶出,而且发酵特别快。把打碎的葡萄倒入玻璃坛子或玻璃罐中,按照500克葡萄75克白糖的比例放入糖,再加入一茶匙酒曲或酵母,把容器的口封住后放置20天,然后开盖放气,过一个星期再开盖放气一次。

时间够一个半月后即可用过滤网滤去葡萄皮和葡萄籽了,这时候的液体都是葡萄原浆,一点添加的水分都没有,而且清香四溢、酒香宜人!

友情提示:

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在10°的酒精中溶出的非常充分,可以达到40毫克/升。自制的葡萄酒也有酒精含量,虽然不够精确,但总比靠“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获得微乎其微的抗氧化物要靠谱得多。

如果您制作葡萄酒时发现“长毛”或有霉斑,那就证明您在操作过程中进入了生水或容器没有清洗干净而发生了霉变,这样葡萄酒是酿不出来的,也绝对不要喝,以免影响健康!

3.葡萄的普及知识作文

记得那是暑假中的一天,爷爷买回了许多葡萄,我知道爷爷一向疼爱我,知道葡萄是我的最爱,就伸出手去抓了一串在手中.当我迫不及待想品尝的时候,爷爷拦住了我,伸出了一个手指向我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我用眼睛、鼻子、耳朵、手、嘴这五大“将军”去观察、描述葡萄.如果答得好,大大有赏,这串葡萄也才能成为我的盘中餐.

我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 ,捧起这串葡萄,细细打量起来.这串葡萄就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瞧,一颗挨着一颗,仿佛是无数的小精灵拥抱在一起,是那么地亲热无间呀;它整个外形又像一座倒挂的珍珠宝塔,晶莹剔透,捧在手里沉甸甸的.

我摘下一颗来,放在手心里,它又大又圆,真像一颗紫色珍珠,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我用手摸一摸,这颗葡萄光滑润泽,仿佛一颗半透明的玻璃球,感觉冰冰凉凉的.

再把葡萄放在鼻子边闻了闻,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我一边观察一边描述着葡萄的样子,爷爷在一旁不住地点头.我真想快点品尝到葡萄的味道.爷爷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可要用到你的嘴巴了.”

我轻轻地剥去葡萄的外皮,只见里面有水嫩透亮的果实,还看见一条条细细的绿茎像蜘蛛网一样包裹着果肉,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果肉里面的籽儿.我细细地吃了一小口,汁水马上流到了我手上.我抿了抿,哎呀!又酸又甜!我的眉毛都挤在一块了,脸上还露出了一个红红的小酒窝.

听爷爷说,这葡萄全身都是宝,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加工后,还能变成葡萄干、葡萄汁,还有著名的葡萄酒.葡萄酒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使人长寿呢.葡萄真可称得上“营养大王”.

我顺利完成了爷爷交给的任务,奖励嘛,就是把我刚才的描述记下来,写成一篇作文.当然,那串葡萄也成了我的战利品.

我真开心,不仅吃到了可口的葡萄,懂得了这么多有关葡萄的知识,还学会了观察.不错,收获还真不少.

4.迪口葡萄小镇之旅作文600字

每当夏天走进我家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时院子影壁前那果实累累的葡萄树。在枝繁叶茂的树枝下,一串一串肥嘟嘟的葡萄,晃晃悠悠,不由得人馋涎欲滴。每当有客人来到,总是在此驻足,观赏,然后大加赞赏。当然,爷爷总是在此时热情的剪下一串,请客人品尝。

我家的葡萄树是爷爷三年前上街道时,碰到了一位几十年未见得老朋友。他的老朋友已经退休去卖树苗了。爷爷一高兴,就在他的老朋友推荐下,买了这棵葡萄树的树苗。

爷爷回来以后,就和爸爸选地方,挖坑,然后放入树苗,培土,浇水。到了夏天 ,树苗飞快的长了起来,并且顺着支架在慢慢地试探着爬高。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经过爷爷的精心呵护,小树苗已经长的枝繁叶茂。在浓荫的覆盖下,我家院子里盛夏多了一处纳凉场所。今年,树上挂满一串串玛瑙似的葡萄。站在树下,妹妹直流口水。

暑假里,妹妹每次做完作业,就溜到葡萄树下,不停的摘着吃葡萄,真是吃相难看!快到暑假结束的时候,葡萄已经快被妹妹吃光了,大家都不由得叫妹妹“贪吃鬼”。

葡萄真是好水果呀!我更感谢爷爷,是他的辛勤栽培,我们才能品尝到新鲜甜美的葡萄。同时,我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保护葡萄的小知识

1.温度

葡萄酒储藏环境的温度,最好维持在11度左右的恒温状态比较好,否则若温度变化太大,不仅会破坏了葡萄酒的酒体,在冷缩热胀的作用下,还会影响到软木塞而造成渗酒的现象。所以,若贮酒环境能够维持在恒温5度到20度的环境下,这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常见葡萄酒的参考储藏温度

干白葡萄酒 8-10℃

半干白葡萄酒 8-12℃

半甜/甜型葡萄酒 10-12℃

干红葡萄酒 12-15℃

半干红葡萄酒 16-18℃

半甜/甜型葡萄酒 14-16℃

白兰地酒 5-15℃

起泡葡萄酒(即香摈) 5-10℃

2.湿度

若贮酒环境太湿,容易造成软木塞及酒标的腐烂,太干则容易使软木塞失去弹性,无法紧封瓶口,所以70%左右的湿度,是最佳的贮酒环境。 低于40%,软木塞的干缩情况会加剧,酒会很快变质,但湿度超过75%时酒标容易发霉

3.避光

贮酒的环境,最好不要有任何光线,否则容易使酒变质,特别是日光灯容易让酒产生还原变化,而发出浓重难闻的味道。

4.通风

葡萄酒像海绵一样,会将周围的味道吸到瓶里去,所以,在贮酒环境中,最好能保持通风状态,而且也不要在同一个环境中,还摆放味道太重的东西,以免破坏了酒的味道。

5.防震

酒爱好者都会相信过度的振动,会影响葡萄酒的的品质,所以,葡萄酒的贮藏环境,最好不要是会常振动的地方,也需尽量避免将酒搬来搬去,尤其是对年份旧的老酒,更是一大忌讳。

6.摆置

葡萄酒以平放摆置较理想,这样才能让软木塞和葡萄酒接触到,以保持它的湿润度,否则若将酒直放,时间太久的话,会使软木塞变得干燥易碎,而无法完全紧闭瓶口,造成葡萄酒的氧化。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