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的基本知识

1.祖母绿的小知识

1、哥伦比亚的主要优质矿区是哪些?哥伦比亚全国大约有150个矿床,但不是所有矿床都正被采掘着,三大优质祖母绿矿区主要是分布在Muzo、Chivor与Coscuez,这些矿床的祖母绿早已被印加人开采了几百年。

从经济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矿区是Coscuez,有近60个采掘点。据估计,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哥伦比亚祖母绿来自Coscuez矿区。

不过,Muzo和Coscuez一直被两个财团租赁,仅仅Chivor为私人拥有。本国人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合法买卖矿区。

2、最早发现并开采祖母绿矿山的并非哥伦比亚,是什么使得哥伦比亚的祖母绿驰名天下?形成优质祖母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古埃及、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祖母绿产地,埃及的Cleopatra矿床早有开采记录,但真正大规模开采的却是1537年,在哥伦比亚,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占世界总产量的80%。16世纪中,祖母绿传到欧洲,引起欧洲上层社会的轰动,从此开始奠定哥伦比亚祖母绿在国际市场上的统治地位。

尽管很多国家都有出产,但均无法与哥伦比亚祖母绿相提并论。从化学矿物学角度来看,祖母绿与海蓝宝、粉红色绿柱石、金黄色绿柱石、浅绿柱石同属于绿柱石大家族,但祖母绿宝石形成的地质条件最复杂,最特殊,产量也最少。

纯绿柱石是无色的,而祖母绿迷人的绿色通常由铬或钒元素引起。这些元素通常集中在不同于铍元素的地壳里,所以逻辑上严格来说,祖母绿是不应产生的。

因为经过极为复杂激烈的地质条件,所以透过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你会看到这个独特宝石的内部构造中有大小不同的裂隙、不同形状的小结晶体或气泡。但他们中一些是有机会“治愈的”,因此形成三阶段式内含物:充满液体的空穴,一些小气泡和一些小晶体。

第一流的祖母绿矿床类型是哥伦比亚型,它举世无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矿床里绿柱石是在高温与高压下形成的,但哥伦比亚矿床典型的地质条件,却是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所以使得哥伦比亚的祖母绿则最为典型、也最为优质。

2.祖母绿宝石的相关知识

祖母绿的绿与其他天然绿宝石的颜色不太一样,加上其大量的内含物特征,较有经验的人可以分辨出来。 至于合成宝石方面,想合成祖母绿的努力可说是前仆后继。基本上,合成祖母绿是以水热法而非维纽尔法制成。 以维纽尔法制造合成宝石本身有一个限制,就是此法只适合合成以氧化物为成份的宝石,如刚玉和尖晶石,此乃因维纽尔法在由液滴结晶成梨形结晶的过程时,只有氧化物可以快速结晶。祖母绿属于硅酸盐,因而不适用维纽尔法。 公主式切割(Princess Cut)的合成祖母绿,其实应该是尖晶石型的合成品,因为几乎观察不到其二向色性,也看不到有助熔剂产生的内含物。 祖母绿的水热法制程内容,主要是将晶种置入含祖母绿成份的溶液之中,使其缓慢结晶,结晶之后的宝石是纯净无瑕的,而与天然祖母绿的诸多内含物情形不相当。

因此,仿制者会在制程中,加入一些助熔剂,使人造祖母绿在结晶后,能产生状似天然云雾状的内含物,由于助熔剂的种类不同,内含物的形状也各异,往往能构成极有趣的图案。

由于裂缝过多,祖母绿的优化处理主要便在处理裂缝这方面。 祖母绿的最有名的优化处理为浸油处理,若祖母绿的裂缝延伸至其表面,则会以某种特殊的油脂浸泡,使其裂缝因油浸入而较不明显,这种处理大量地用在许多品质较差的祖母绿上。 有时甚至会在浸油处理之后,再将裂缝入口以特殊材料覆盖,以避免油料漏出。

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

1、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

2、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

3、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

3.祖母绿是怎样的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

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0,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 属六方晶系。

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

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3折光率1。564-1。

602,双折射率0。005~0。

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

硬度7。5,密度2。

63~2。90克/立方厘米。

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

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哥伦比亚所出产的祖母绿早已闻名于世,而其中一种罕为人知的达碧兹粒 状祖母绿,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1946年在著名矿区穆佐(Muzo)的比亚博兰卡 (PenaBlanca)首次发现这种罕见的祖母绿宝石一达碧兹,西班牙文原意是:研 磨蔗糖的轱辘。 因宝石中心有一六边型的核心,由此放射出太阳光芒似的六道线 条,形成一个星状的图案,故因此得名。

当地人深信这是神的特别恩赐,每一道线条都代表祝福:健康,财富,爱 情,幸运,智慧,快乐。因为宝石的特殊性质,故均打磨成弧面型,而不作平 面切割。

随着比亚博兰卡矿区的关闭,现存达碧兹就愈显珍贵。 现存于大英帝 国,伦敦维多利亚及艾博特博物馆的ThestarofAndes(安第斯之星):重达80。

61 克拉。

4.怎样识别祖母绿

1、天然祖母绿大多会有瑕疵及裂纹,这点和红宝石有些相似,其瑕疵多呈“棉絮”状,有时还可见一些黑色的矿物包裹体等杂质;而合成品则大多干净,或有少量气泡。

2、祖母绿可见二色性,从不同方向观察,宝石呈翠绿色-蓝绿色或黄绿色,而玻璃和YAG均只有一种颜色。

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区别则大多数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它们的一般区别主要有:

(1)天然祖母绿的折光率一般在1.57-1.59之间,而合成祖母绿往往折光率较低,一般小于1.57,但有例外的情况。

(2) 天然祖母绿的比重较大,一般大于2.7,而熔融法合成的祖母绿,比重只有2.65-2.66左右。但要注意的是,水热合成的祖母绿也有比重较高的。

(3)天然祖母绿大多会有瑕疵及三相包裹体,针状、柱状、粒状的结晶矿物包裹体等合成的祖母绿则往往比较 干净,水热法合成的祖母绿包裹体,呈“窗纱状”,熔融法合成的祖母绿的包裹体呈面包屑状。天然与合成祖母绿的包裹体特征不同。

(4)天然祖母绿在紫外线下反应比较迟钝,或呈暗红色,而合成祖母绿则往往发强红色荧光。做此项测试时一般应与标准样进行对照。

扩展资料:

维护常识:

(一) 不要与酸碱接触,不要与其他宝石或金属摩擦以免宝石表面产生刮纹。

(二)清水清洗。祖母绿往往经过油浸处理,以掩盖裂隙、增加透明度。因此清洗祖母绿首饰时,若用酸、碱、酒精、乙醚等就会破坏羽裂中的充填物质,降低其透明度。 所以,最好用清水清洗祖母绿首饰。祖母绿首饰不能用超声波清洗,否则可能会对宝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祖母绿

5.祖母绿是什么

祖母绿被称为绿宝石之王,是相当贵重的宝石(五月的诞生石)。

祖母绿是很古老的宝石,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用做珠宝。当时的著名矿场-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之名),现已因大量开采而耗竭。

现今生产祖母绿较有名的产地,首推哥伦比亚。当地出产的祖母绿品质公认最佳。

一颗祖母绿要是其产地确定为哥伦比亚的话,其价格会较一般祖母绿为高。其他地方的矿场则以巴西与赞比亚产量最大。

祖母绿很难找得到无瑕的宝石。实际上,可以说祖母绿宝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缝及内含物,其裂缝内含物种类之多之复杂,甚至被研究者称为“花园”。

6.综合祖母绿是怎样形成的

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是多种元素的混合物,而这些元素通常是不会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它们是一种本不该存在的矿物。

祖母绿是绿柱石的一种类型。绿柱石是由铍、铝、硅和氧元素组成的,这几种元素在大陆地壳里普遍存在,所以绿柱石并不稀罕。

可是,普通的绿柱石是无色的,祖母绿则是碧绿的,因此在其晶体的结构中,少量的铝原子被铬原子或钒原子所取代了。 而这两种元素没有任何理由会被碰在一起,因为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元素族,而且几十亿年前就已经分离了。

地球诞生不久,当其年青主要是熔融状态时,大量的硅和铝上升到表面,像一种渣,浮渣冷却后就形成最初的大陆。铁多数停留在地幔内或下沉到地心。

其它元素也因各自不同的重量和大小,或上浮或下沉。 由于元素的这一分离过程,地球表面的岩石分成了地壳和地幔,大陆和洋底两个领域,犹如阴和阳,浅色和暗色。

地质学家称浅色矿物为长英质的,暗色矿物为镁铁质的。切列兹称祖母绿的自身矛盾,是在于:铍属于浅色长英质的大陆一侧,而铬和钒则是暗色镁铁质的来自海洋一侧。

换句话说,祖母绿是阴和阳共在一个单独的晶体内。切列兹说:过去我们探索的问题,就是在于要弄清在什么地质条件下,能够使这两类元素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

他们发现这与板块构造有关。由于永不停止的地壳漂移,使得大陆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每当大洋在两块碰撞着的大陆之间消失时,若不是形成火山岛链,就是洋底板块冲上大陆滨滩。 其结果是若干世代之后,大陆地壳失去了它最初的纯度,成为一种混合物,其中包括有海洋岩石,于是在夹有铍的大陆岩石中混进了痕量的铬和钒。

然而,要形成祖母绿,这些元素还必须处在同一热液中。最能!!珠宝探源使之发生的地方是在年青山脉的地下,在那里碰撞的两个边缘重叠起来,大陆岩石能够沉入到地球的深部,以致于再次熔融,释放出巨大的岩浆球,又上升回到地壳里,大约在” 英里处,岩浆到达与它浮力平衡的水平,停止上浮,开始冷却而凝固为花岗岩。

从这个正在冷却的岩体顶部,一些超高温流体,负载着矿物质的水(花岗质溶液)向上移动注入围岩的裂隙里,并开始淋滤出元素。这个过程每出现#$$ 次,就有%& 次其围岩是普通的大陆岩块,因而没有新奇的变化发生。

切列兹说:但若是花岗岩偶然碰上大陆地壳内混合的镁铁质岩带,那将是包括有铁、锰和钙以及痕量的铬和钒在内的完全不同的化学反应。 当长英质—镁铁质混合物最终冷凝时,裂隙里便充满了黑色,片状而无用的黑云母。

而散布在云母里犹如绿色雪花的则可能是祖母绿。大多数人知道,从一处’$ 亿年前形成的南非祖母绿矿床,到一处%$$ 万年前形成的巴基斯祖母绿矿床,都是由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

#%($ 年代,切列兹和他的同事格斯顿·丘莱尼研究了巴西的类似矿床,然后去哥伦比亚考察最负盛名的祖母绿矿,他们当即发现,这里的祖母绿完全不同于标准模式。丘莱尼说:在哥伦比亚,地质学家们就曾经寻找过花岗岩,可是没能找到。

当我们到达这里时,一下子就看出这里的岩石与众不同。 在哥伦比亚代替自下侵入的花岗岩是# 亿年前白垩纪时期沉积在内陆浅海中的黑色页岩。

内陆海必然很浅,因为页岩是夹在盐层之间,而盐是在水份蒸发之后留下的。黑色页岩除了形成油田(哥伦比亚拥有少数油田)之外,还散布有冲刷下来的组成近岸陆地的各种宝石。

哥伦比亚页岩含有呈分散状态的祖母绿的各种成分。 按照丘莱尼和切列兹的看法,这些成分之所以会聚集到一起,是由于”&$$ 万年前和’($$ 万年前两次独特的机遇。

剧烈的板块运动,大西洋的变宽,把南美洲板块向太平洋板块推挤,升起了安第斯山脉,引起浅海下巨厚堆积的沉积物的翘曲,并形成巨大的倾斜断层深达数英里,&)$ 度的热水上升穿过含盐的层理而变得极具侵蚀性,当热液继续穿过页岩层理时就溶解出祖母绿的组分。 向上活动到特别不透水页岩层下,压力不断增加,最终使岩层爆裂成碎片。

之后,这种热液从岩石中开放的裂隙内喷射而出。由于溶液温度和压力的骤然下降,祖母绿晶体便像下雪般地析出。

丘莱尼说:因为发生得如此快速,以至于祖母绿没有时间包裹其周围页岩的颗粒。所以自然生成得异常纯净,不像其它地方的祖母绿, 因经常掺杂有矿物质而浑浊。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在#” 世纪第一次见到哥伦比亚宝石时,神魂颠倒的原因所在。同他处的祖母绿一样,来自哥伦比亚的祖母绿内也包含了一小滴液体,一般说来,其直径不超过百分之一英寸在宝石交易中,称这个小滴“加登斯”(。

/01234)。丘莱尼说:倘若用显微镜观察哥伦比亚石的“加登斯”就会看到它含有一颗食盐结晶,也就是普通的氯化钠。

这晶体是几千万年前,在祖母绿自身结晶时捕获的卤水化石。

7.祖母绿宝石有哪些特征

祖母绿的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铍;晶体呈六方柱状,属六方晶系;它呈翠绿或浓绿色,通常含Cr203为0.15%〜0.20% ,浓绿色者含Cr203可达0.5%〜0.6%,在专门鉴别祖母绿与其他绿色矿物的“査尔斯滤色镜”下,占世界总产量90%左右的哥伦比亚祖母绿呈现粉红色,其他大多数绿色宝石则仍呈现深浅 不同的绿色。

它的密度为2.6〜2. 8g/cm3;硬度7. 5〜8;性脆,易碰碎;透明,玻璃光泽。色美、硬度大,是祖母绿最可贵的特性。

此外,祖母绿的内部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类似水晶的“绵”一样的“蝉翼”(俗称蔗渣纹),这是祖母绿真品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要严格鉴定哥伦比亚祖母绿时,则要认真观察内部微小的包裹体,当固、液、气三态包体同时存在,则可确定其为哥伦比亚所产,因为其他各地所产祖母绿至今尚未发现这一特征。

8.祖母绿的颜色特点是什么呢

祖母绿的颜色十分诱人,有人用菠菜绿、葱心绿、嫩树芽绿来形容它,但都无法准确表达它的颜色。

它绿中带点黄,又似乎带点蓝,就连光谱都好象缺失了点波长。确实,没有一种天然颜色令人的眼睛如此舒服。

每当你目不转睛地注视嫩绿的草坪和树叶的时候,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可以想象,但与祖母绿的色泽相比就显得逊色了。它是能使人百看不厌的宝石之一。

无论阴天还是晴天,无论人工光源还是自然光源下,它总是发出柔和而浓艳的光芒。这就是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的魅力所在。

祖母绿是宝石级的绿色绿柱石。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