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牛仔的相关知识

1.西部牛仔是怎样的

19世纪60年代,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得牛肉经过长途运输后依 然能够保鲜。

于是,美国东部的牛肉市场开始向西部牧场开放。当时,西部各州牧场的牛群都要赶到当时美国最靠西部的火车站,然后被运到芝加 哥,经屠宰、切割和冷冻后再运往东部。

由于路途遥远,需要有人来带领、照看牛群。这项艰巨的任务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在农场工作的小伙子、想出外闯荡的年轻人、地位较低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以及热衷冒险的外国 人,他们成为西部牛仔的最初来源。

西部牛仔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先锋,富有英勇无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2.西部牛仔的由来

西部百年

提起“美国西部”这个名词,你脑子里最先浮现出的景象是什么?在荒漠边缘即将沉没的一轮红日,仙人掌,昏暗的小酒吧,牛仔……没错,这就是长久以来拜美国西部片所赐,大家所熟悉的西部,也是大家所认同的西部(至于在西部的著名城市如拉斯维加斯或洛杉矶,大家似乎只有办签证的时候才会想起它的位置)。

正式意义上“美国西部”的概念应当有两种:一是今天的概念,那就是今天美国地图的西部11个州,被美国人自己称作“远西部”的地方;一个则是历史概念,历史上“美国西部”的概念随着边疆的西扩而不断变化,如果按照美国独立时的地图算,“美国西部”几乎包含现在70%以上的美国国土。

从18世纪开始的美国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富有冒险精神与进取意志的文明人群与地球上一片最丰饶广阔土地的伟大相遇,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征服自然的最经典作品之一。

让我们想像一下那种情景:一个国家的千百万人,不约而同的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再前进,向西,再向西,仿佛是一个着了魔的大移民运动。尽管说迁徙流动是人类的天性和命运,但在美国西部开发之前,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迁徙。没有号召也没有鞭策,不是为了戍边,甚至不只是为了发财,如同虔诚的信徒和朝圣者一样,成千上万的男女一代接一代的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前进。可以说西部开发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并与生产资料结合成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动,实现了生产力的解放。

是什么力量让美国人疯狂的进行着迁移?让我们先简短的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美国西部大开发,应该是以1748年在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土地公司的组建为标志。当时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其版图只有现在国土面积的一小部分,基本局限在东海岸;而西部相当于6.5倍美国本土的广袤土地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扩张对象,只是因为英国女王的阻止而无法实施。

1776年,美国独立,其国土只有约40万平方英里。但这个国家作为英国殖民地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已有175年的发展史。1784、1785和1787年制定的三个土地法,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纲领:一是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二是决定将公地向自由移民开放,三是规定在西部建立的新州必须采取共和制,并不得实行强迫劳动。

就是以这三部法律为基准,西部开发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这三部土地法的实质就是先将西部土地收为国有,然后又廉价出售给自由移民,并将公地出售与土地授予和承认“先占权”相结合,使农地开发与牧业、矿业、市镇和交通的建设得以一起发展,从而赋予19世纪美国的经济革命以“暴发式”的特征。

1803年,美国用1英亩3美分的地价从拿破仑手里购买了路易斯安纳州,使领土扩大了近一倍;181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强行购买了佛罗里达;1845年至1848年,从墨西哥手中夺取了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等州(加利福尼亚州在整个西部开拓史中最著名的故事,应该就是19世纪中期发现金矿后闻名全球的淘金热,以及随之产生的第一条牛仔裤);又从英国手中夺取了奥勒冈。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领土终于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经过这百年西部拓荒,最后的结果就是,到19世纪末美国人口、农业和工业中心已经全面西移,同时把美国由一个弱小的国家推上世界经济大国的宝座,1895年其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对边疆的开发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长期起作用,并与这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如此息息相关,这样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也是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连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这样描述美国西部开发的成就:“在英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那些变化,在美国只有几年就发生了。”

虽然事实上的西部拓荒和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并不相同,但正如西部片里说的,“当事实与传奇相遇,留下传奇。”纵观整个美国西部开拓史,有激情,也有悲哀,有豪壮,也有残忍,但是好几代人开拓出的土地确实令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强的国家。那个时代,在那片土地上,大家共同坚持的信念是理想,是自由,是永不放弃,是勇往直前……“美国西部拓荒”的精神,后来成为美国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

3.“西部牛仔”是对哪些人的称呼

19世纪60年代,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得 牛肉经过长途运输后依然能够保鲜。

于是,美国东 部的牛肉市场开始向西部牧场开放。当时,西部各 州牧场的牛群都要赶到当时美国最靠西部的火车 站,然后被运到芝加哥,经屠宰、切割和冷冻后再 运往东部。

由于路途遥远,需要有人来带领、照看 牛群。这项艰巨的任务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在 农场工作的小伙子、想出外闯荡的年轻人、地位较 低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以及热衷冒险的外国人,他 们成为西部牛仔的最初来源。

西部牛仔是美国西部 开发的先锋,富有英勇无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被 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4.牛仔文化是什么

牛仔一词最早出自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Vaquero”直译而来。

“Vaquero”发展于词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译成英语就是“Cowboy”。随着15世纪西班牙人到达美洲拓荒,他们也把自己驯养畜牧的一套方法传入美洲,在如今的墨西哥、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留下印记。

牛仔是深受美国乃至全世界人喜爱的最具美国西部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们是19世纪美国西进运动中生活在北美大陆西部广阔草原上的游牧人,是美国西部开发的主力军,以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闻名遐尔。由于层出不穷的西部小说和电影的渲染,刚毅、粗犷、神勇、善良的牛仔形象深入人心,倍受欢迎。

牛仔形象已经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牛仔积极乐观、勤劳勇敢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被引申为美国精神。

尽管牛仔时代仅仅红火了二十几年就迅速地衰败了,然而,时至今日,人们惊奇地发现,牛仔时代虽然短暂,它所衍生出来的牛仔文化却魅力不衰,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千百万人的心,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牛仔文化涉及的方面很广。

在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牛仔的形象、精神、服饰、语言以及有关牛仔的小说、电影、音乐等文化作品也都越来越来被各国人民所熟悉和欣赏。 大多数人对牛仔的印象都来自于美国的西部电影和小说:头戴宽边帽,身着花哨衫衣和皮套裤,脚蹬长筒靴;身材高大,体格匀称,面部表情警惕而沉着;白天挥鞭跃马,驰骋草原,放牧着大群嗥叫的长角牛;入夜,伴着冉冉篝火,哼着小调,守护着卧地的牛群;或单枪匹马,或三五成群;或与野狼厮杀,或与邪恶搏斗——这就是美国西部电影和小说中塑造的西部牛仔的典型形象。

这些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被无限地夸张甚至神化,他们有英雄的仪表,更有豪侠的品格,是表里如一的标准侠士。当然,这并非现实中的牛仔形象。

现实中的牛仔生活既艰苦又肮脏,他们通常是尘垢满脸,戴着汗迹斑斑的牛仔帽,身穿宽松下垂的毛织衬衣和沾有血痕和污垢的长套皮裤,脚穿长筒皮靴。 牛仔工资很低,生活单调无聊。

他们与西部电影和小说中塑造的英姿飒爽、“酷”劲十足的牛仔形象实在是相差甚远。 牛仔精神指的是牛仔所特有的一种奋斗精神。

牛仔是西部开发的主力军,在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磨练中,他们表现出积极乐观、勤劳勇敢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被引申为美国精神。 辽阔的草原、艰苦的牧牛生活,造就了牛仔不畏艰险、勤劳勇敢、开朗乐观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牛仔通常都是胆大心细、扞卫尊严、自强不息,体现了美国人民开拓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幸福的社会价值观念。他们惩恶扬善、扞卫正义、百折不挠。

大概正是因为兼具这些个人美德,牛仔才会成为美国民众崇拜的文化偶像。

5.美国的西部牛仔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西部牛仔(West cowboy),是指18至19世纪的美国,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一群热情无畏的开拓者。

在美国历史上,他们是开发西部的先锋,他们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被美国人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要说美国西部牛仔,得先说说美国的牛。

美国人是欧洲移民的后裔,美国的牛则是欧洲的后代。 美国的牛最早是由哥伦布带去的。

当时,他把西班牙牛带到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沿海一带。1525年,西班牙种的牛开始从西印度群岛引入北美大陆。

1611年,英国人又把数量众多的牛运到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城,从此英国种的牛便在北美大陆广泛繁衍,那里出现了很多养殖点。 1540年,西班牙探险家科罗纳多横渡大西洋去北美寻找传说中的“瑟博拉七宝城”,他还带了500头牛,这些牛被运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带。

此后,牛群不断繁殖,逐渐遍布今墨西哥北部和哈利斯科州,到17世纪初,哈利斯科的牛已达到10万多头。 总之,美国的牛从东面和南面两个方向进入,逐渐流布全国。

18世纪初,牛群出现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肯塔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草地,又称青草州。

与肯塔基相邻的伊利诺伊州则被印第安人称为“草原之国”,这里是牛的乐园。到19世纪中期,那里驯牛养牛的技术已经十分高明。

南北战争之后,牛群又向西推进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大草原,那里成了“牧牛王国”。从南边墨西哥进入的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19世纪后期,德克萨斯州已有5000万头牛,是美国养牛最多的州。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得克萨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驱赶到堪萨斯的铁路边,然后转销美国各地。 当时还有专门的“牛道”和“牛镇”,“牛道”是“牛群”走的道路,“牛镇”则是沿途的歇脚站。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紧接着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得牛肉能够长途运输而保持新鲜。结果,美国东部各大城市的市场都向西部大牧场主开放,而大牧场主们立刻以扩充牧群饲养规模来适应日益增加的需求量。

在得克萨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场饲养的牛群都要集中赶到当时美国最靠西部的火车终站,即设在肯萨斯州阿比林的火车终站。从那里,用棚车把牛运至芝加哥,经屠宰、切割和冷冻后再运往东部。

牛群长途跋涉,跨州越县,当然需要人带领、照管,数以千计的年轻人蜂拥而至,要在大牧场寻找工作。 他们是中西部农场的小伙子,寻求冒险的英国人,东部想脱离父母独立的年轻人,以前叛变的士兵,少数原是奴隶的黑人,一些印第安人,以及来自边境的墨西哥人。

他们,就是西部牛仔的最初群体来源。后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19世纪末,东西铁路贯穿,牛仔纷纷转行,他们矫健的身影越来越少见到。 随着交通发达,到了21世纪初,牛仔时代彻底结束。

但牛仔时代的结束却促成西部牛仔精神的完全确立。随着美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牛仔文化随文学、电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牛仔们独特的服装、语言、歌谣、娱乐方式等经过世人的演绎,成为牛仔文化的标志。 牛仔们奋进、开拓的正史野史和传奇故事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内涵,激励着一代代美国人。

传奇还在继续。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