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诺贝尔”奖的知识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
扩展资料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
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科学奖和医学奖已证明很少引起争论;而文学奖与和平奖,则因其本身性质特殊,最易导致意见分歧。和平奖则常常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贝尔奖。
2.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关知识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诺贝尔奖相关规定:章程规定各国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
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国作家马·杜·加尔因长篇小说《蒂博一家》,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因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赛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而获奖。
一百多年来,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在设立之初,有两条基本指导原则:“推动文学的发展”和“促进优秀文学家为全世界接受”。
然而必须看到,今天的诺奖面临着一个新的使命:重建文学和大众的连接。为此,他们需要拓展文学的边界。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瑞典文学院当成全世界文学的最高裁判法庭,不要以为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对全世界文学所作的最终裁判。扩展资料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
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每年9月,征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如今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
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3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3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3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
如今,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
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资格确认 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如今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初选 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分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15至20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
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如今一般也先遭淘汰,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征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复选 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
决选 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
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3个月内完成。
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2周多则4周的时间。
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至少需要8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4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诺贝尔文学奖。
3.诺贝尔的资料请问科学家诺贝尔的有关资料.
诺贝尔全称: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
诺贝尔奖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而成为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
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象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团聚。
诺贝尔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就成为有能力的化学家,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家语言。 1850年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
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为止。重返瑞典以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
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 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只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色炸药和必要的雷管。
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年)和美国(1868年)取得专利之后,诺贝尔进而实验并研制成一种威力更大的同一类型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大约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
他曾要求弹道炸药的专利权要包括柯达炸药,但遭到法庭否决。 诺贝尔在全世界都有炸药制造业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国巴库油田的产权,所拥有的财富是巨大的,他因此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
诺贝尔本质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但他对人类和国家的看法是悲观主义的。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
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
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
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
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 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
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付印。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
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包括英语。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 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米亚战争。
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
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
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炸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炸药引爆的雷汞管。
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 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
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
4.关于“诺贝尔”奖的知识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
扩展资料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科学奖和医学奖已证明很少引起争论;而文学奖与和平奖,则因其本身性质特殊,最易导致意见分歧。和平奖则常常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贝尔奖
5.有那些华人获得过诺贝尓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获得者2015年 屠呦呦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2年 莫言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海外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①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6年移居美国,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时年31岁。②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45年移居美国,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时年35岁。
③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④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62年移居美国,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⑤丹增嘉措:1935年生于青海省。19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当时以政治难民身份领奖。
⑥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苏州太仓,美籍华人。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⑦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美籍华人,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⑧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祖籍江苏泰州。
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2000年高行健因为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⑨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祖籍浙江杭州,美籍华人。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⑩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英美双国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6.诺贝尔奖金的由来是怎样的
诺贝尔奖金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
他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将其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将一部分基金作为 奖金,所以叫作“诺贝尔奖金”。关于诺贝尔奖金的由来,具体地还要从诺贝尔的生平事迹讲起。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位机械师和建筑师家里。 由于父亲破产,他16岁时被送到美国一家工厂当 学徒。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学习,开始了科研工作。为了专心科研工 作,以至终身没有结婚。
他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在有生之年共取得了 255种专利之多,其中对炸药的发明是他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 共用了四年的时间,作了几百次试验,终于在1867年研究试验成 功,共取得专利权129种。 他发明炸药的愿望是为人类造福,但炸药发明以后,增加了战争的危机,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对此,诺贝 尔很痛心。他在化学方面发明较多,同时对哲学、文学也有较深的 研究。
他的工厂遍布英、德、法、俄、意、美等十几个国家,因而他占有巨大的财产。诺贝尔在1896年底弥留之际,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我的整个遗产不动产部分,可作以下处理:由指定遗书执行人进行安全可靠 的投资,并作为一笔基金(注:共计920万美元),每年以其利息用 以奖金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奖金分五份:一部分给在物理学领域内有重大发现和发明的人;一部分 给在化学上有重大发现或改进的人;一部分给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 重要发现或改进的人;一部分给在文学领域内有理想倾向的杰出著作的人;以及一部分在促进民族友爱、取消或减少军队,支持和平 事业上做出了很多或最好工作的人。 ”接着他委托了五种奖金的评选 单位:“物理学及化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及医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文学奖金由瑞典文学院评定; 和平奖由挪威国会选派五人组成的委员会评定。”
诺贝尔奖金从1968年起又增加了经济学奖金,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每一种奖金可发给一个人,也可以由二三人分得。
如当年无适当人选也可不发。自从实施诺贝 尔奖金以来,该奖金除两次世界大战停发几年外,每年届时都要评 选和颁发一次。
诺贝尔奖金的设置,记录了 20世纪世界的重大科学成就。实现了诺贝尔为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使科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