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批判性精神

1.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批判性为何沦丧

与其去指责某种已有的现象,不如探讨出现的原因。在探讨原因之前,先介绍一下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这对于我们了解知识分子群体、了解这一群体应有的条件和目前所处的状况是所补益的。

作为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一词最早来源于俄文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它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一批与主流社会有着疏离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的群体,当时就被称为知识分子。从这个定义上来讲,批判精神是衡量是否是知识分子的主要条件之一。

物质决定意识,环境的改变造成思想的变化。批判精神的丧失,最现实最直接最深刻的原因就是中国进入九十年代后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有文化界本身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与潮流。改革开放这二十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从边缘到重返中心,到再次被放逐到边缘这“三部曲”。每一次变化,都直接跟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有关。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有了一种学术的自觉:认为知识分子不仅需要从政治系统里面分离出来,而且认为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承担一种学术的功能,从知识里面来建构文化最基本的东西。他们对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是有反省的,认为这是十分虚妄的,是一种浮躁空虚的表现,是缺乏岗位意识的体现。随着九十年代初的国学热以及重建学术规范的讨论,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学院化,进入了现代的知识体制。他们似乎不再自承是公共的知识分子,更愿意成为现代知识体制里面的学者,甚至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专家。而九十年代国家控制下的知识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世俗社会的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大规模侵入学界,也强有力地诱导着大批学人放弃公共关怀,在体制内部求个人的发展。在这样情况下,很多知识分子不再具有公共性,只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甚至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性专家。由于视野的狭窄化与越来越“向内用力”,批判精神渐渐陷入偏狭和低落。

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种社会阶层:一方面它是社会的精英,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相对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不直接进入社会的经济生活,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因而它的生计唯有通过与社会其它阶层作复杂的交换,或者依靠政府的、团体的、私人的支持方能得到保障。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生存挑战。

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整个社会加速世俗化。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知识分子再一次被边缘化。如果说过去的知识分子边缘化是发生在政治层面的话,那么这一波的边缘化更多的是在社会意义上。商品经济的大潮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社会的每一角落,涤荡着既存的价值观念、生存准则和人际规范。人们仿佛突如其来地被抛出了久已习惯的生活轨道,愕然地注视着周围陌生的一切。偌大的神州,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神圣的校园,失去了往日的清高,安宁的书斋,也难以再抚慰学者们一颗寂寞的心……其实,政治层面的边缘化还没有威胁到知识分子的要害,因为即使是一个受迫害的悲剧人物,他也始终处在舞台的中心,有时受迫害、受侮辱者反而更能激起整个社会的同情。正如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所言,“就知识分子而言,迫害比漠视更好受”。但在1992年以后,整个社会高度发散化,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变迁,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整个社会不再有中心。更确切地说,政治与意识形态第一次不再占据有社会的中心,而经济上升为中心问题。此时知识分子在社会意义上被彻底地边缘化了。他不再处于整个舞台的中央,舞台中心被另外一批人所占据,譬如腰缠千万的富翁、暴发户等新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在公共传媒和演艺圈大出风头的各类明星。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对知识分子是一个更为严重的挑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如何安身立命,他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2.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为何沦丧

与其去指责某种已有的现象,不如探讨出现的原因。

在探讨原因之前,先介绍一下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这对于我们了解知识分子群体、了解这一群体应有的条件和目前所处的状况是所补益的。 作为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一词最早来源于俄文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它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俄国。

一批与主流社会有着疏离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的群体,当时就被称为知识分子。从这个定义上来讲,批判精神是衡量是否是知识分子的主要条件之一。

物质决定意识,环境的改变造成思想的变化。批判精神的丧失,最现实最直接最深刻的原因就是中国进入九十年代后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有文化界本身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与潮流。

改革开放这二十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经历了从边缘到重返中心,到再次被放逐到边缘这“三部曲”。每一次变化,都直接跟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有关。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有了一种学术的自觉:认为知识分子不仅需要从政治系统里面分离出来,而且认为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承担一种学术的功能,从知识里面来建构文化最基本的东西。他们对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是有反省的,认为这是十分虚妄的,是一种浮躁空虚的表现,是缺乏岗位意识的体现。

随着九十年代初的国学热以及重建学术规范的讨论,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学院化,进入了现代的知识体制。他们似乎不再自承是公共的知识分子,更愿意成为现代知识体制里面的学者,甚至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专家。

而九十年代国家控制下的知识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世俗社会的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大规模侵入学界,也强有力地诱导着大批学人放弃公共关怀,在体制内部求个人的发展。在这样情况下,很多知识分子不再具有公共性,只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甚至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性专家。

由于视野的狭窄化与越来越“向内用力”,批判精神渐渐陷入偏狭和低落。 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种社会阶层:一方面它是社会的精英,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相对独立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不直接进入社会的经济生活,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因而它的生计唯有通过与社会其它阶层作复杂的交换,或者依靠政府的、团体的、私人的支持方能得到保障。

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生存挑战。 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整个社会加速世俗化。

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知识分子再一次被边缘化。如果说过去的知识分子边缘化是发生在政治层面的话,那么这一波的边缘化更多的是在社会意义上。

商品经济的大潮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社会的每一角落,涤荡着既存的价值观念、生存准则和人际规范。人们仿佛突如其来地被抛出了久已习惯的生活轨道,愕然地注视着周围陌生的一切。

偌大的神州,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神圣的校园,失去了往日的清高,安宁的书斋,也难以再抚慰学者们一颗寂寞的心……其实,政治层面的边缘化还没有威胁到知识分子的要害,因为即使是一个受迫害的悲剧人物,他也始终处在舞台的中心,有时受迫害、受侮辱者反而更能激起整个社会的同情。正如法国思想家雷蒙。

阿隆所言,“就知识分子而言,迫害比漠视更好受”。但在1992年以后,整个社会高度发散化,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变迁,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整个社会不再有中心。

更确切地说,政治与意识形态第一次不再占据有社会的中心,而经济上升为中心问题。此时知识分子在社会意义上被彻底地边缘化了。

他不再处于整个舞台的中央,舞台中心被另外一批人所占据,譬如腰缠千万的富翁、暴发户等新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在公共传媒和演艺圈大出风头的各类明星。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对知识分子是一个更为严重的挑战。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如何安身立命,他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3.知识分子的本质是独立还是批判

是独立。独立是批判的基准。没有独立的精神,只能产生错判。

《联系》在开释的精神开始阐述:矛盾及其对立统一过程转化为抽象及其之间的关联形成主观经验,联系的无意识境界的抽象关联表达成客观知识,它们把精神当成具有独立意义的整体联系反映自身、外部世界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支持精神相对物质运动的存在、独立、自由、圆满的阐释。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备饱含客观知识而呈现出的独立、自由、圆满的特质。才能对于事物、舆论、述说进行理性批判。

4.

(1)C、士的活动集中表现在“吏”与“师”身上,此话不等于“吏”与“师”集中扮演士,且原文第二段说的是 “以儒教为中心”的“吏”“师”.故选C. (2)B、原文第一段只是说诗人、文士更足以代表“社会的良心” ,并非说佛教徒就不代表.承载士之精神的高僧文中有“济俗”作限定,并非一般高僧.且原文讨论的是 “能 ”“ 足以 ” 的问题,而非 “是”的问题.故选B.(3)C、献身专业工作并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更毋说成为其中精英.故选C. 答案:(1)C (2)B(3)C。

5.批判性思维 选修课论文

《在新世纪,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变化:新技术将改变一切旧有事物危机:旧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商业模式将受到剧烈的冲击。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变时,预示着旧有的机会在消失,同时预示着新的机会在产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计划,每个人应该从四方面建立知识结构:1、学会学习;2、学会做事;3、学会做人;4、学会共处;改变:1、改变从思维方式开始;2、从每一件小事开始;3、从现在开始;4、从自己开始;创业:打工,永远不能使你富有—罗伯特.清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做的事,21世纪我们要做该做的事,时代逼迫每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在生活中你必须承担责任,至少你应承担点什么,否则,你会爬在地上,永远不会成功”。二、我们将要面对的五个时代的激流:1、人人都要面对竞争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单位、没有一个职位是绝对安全的。

举例:马路清洁工,粪便清洁工,你不愿做,后面肯定有5个人等着做。20世纪留给人们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

举例:今天向官方要求解决就业问题的很多人,都是5-10年前,从不认为自己会下岗的人,全家人都在一个大国营企业工作。2、破产和失业已成为本世纪最时髦的名词之一无固定化职业的时代到来,在中国今年将有1200万人下岗。

下岗和分流将波及到邮政、电信、电力、教育(教师)、医疗(医生)、文秘和管理人员。讨论:官方公务员,今年将有48%以上人员下岗和分流,他们为什么会下岗,因为管理进入到扁平化阶段。

3、速度至上已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如商业模式等)同时新的机会在产生。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的观点:80年代注重产品质量,90年代是形象设计,21世纪头十年,将是速度至上。

速度至上将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狄克.狄维士问经济学家:什么产品好卖?答:优质产品,快捷服务,不花钱。

例如:家用电话,初装费的不断降低乃至现在的取消;听广告送手机话费;IP长途电话。每当历史发生这种重大转变时,就预示着旧的机会在消失,新的机会在产生,只有那些有先知先觉的人才会抓住机会,从而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有机会不放的人,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自1989年到现在,在美国,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但当工业化向信息化产业调整初现规模后在美国又新产生的工作机会高达7600万个。此次信息化革命,产业的变化,已超过历史上任何变化相加的总和。

例如:(1)制造业人员减少,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多。(2)信息化时代中物流配送系统的从业人员出现,安利营销人员正在中国建立起物流配送系统。

4、专业人士充斥市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知识分子”靠文凭打天下的,人满为患。举例:本科生进不了大医院,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

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才—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一”字形人才:知识面很宽,但没有专业的技能:“1”字形人才:有很好的技能,但知识面狭窄:“T”字形人才: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又精通,这是前一段时期社会急需的人才种类。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变化加快,此种人才已经供大于求;“十”字形人才:不仅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而且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又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十”字形人才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使企业更具备创造力,让企业能处在不败之地。

农业化时代上学6年小学教育即可;工业化时代上学16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即可。21世纪教育要60-80年活到老、学到老。

5、环境污染1) 自然环境的污染:空气、土壤、水。2) 社会环境的污染:暴力、色情、凶杀、吸毒。

3) 精神污染:电视、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Amy:如果你吃了有毒的食物,你可以去医院洗胃。

但是如果你听了或看了有毒的精神毒品,你就很难把它洗出来。举例:儿歌的变化。

举例:1958年,学生的最主要的问题:1、不做家庭作业;2、不爱护财产;3、不关灯、不关门窗;4、在课堂递纸条;5、在大厅里跑来跑去。30年后,1988年学生的问题:1、早恋堕胎;2、性病爱滋病;3、强奸;4、吸毒、盗窃团伙;5、校园里的暴力行为,使用枪支、凶器,引起的死亡、谋杀。

三、现实生活的描述1、大部分人用80%的精力去想与钱有关的事2、人们平均每周工作47个小时,1/3的人下班后感到筋疲力尽,还是感到钱不够用压力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此种状态已高达85%,只有4%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及工作感到满意四、两种选择:失败或成功1、维持现状,不断抱怨 = 失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以“以不变应万变”Yager:我没有时间去抱怨任何人、任何事。2、选择改变,选择创业 = 成功五、四个象限的人群划分1、解释四个象限 E BS I2、什么是企业主:当你能离开你的企业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你回来时,你发现你的企业比你在时经营的更好,这才是真正的企业主。

大多数“企业主”只是自己企业的高级打工。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