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的知识点

1.儿童灌肠的主要要点有哪些

尽管目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可否认回流灌肠仍然 是儿童肠道准备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由 于排便功能障碍,回流灌肠仍然是肠道准备最为主要的方法。

其要点 主要有:①选择合适管径的回流灌肠管,一般采用软管,避免引起 肠管穿孔;②灌肠管进入结肠扩张段(进入后回抽有大量气体),部 分较难进入者需充分润滑,并充溢结肠,便于灌肠管进入,部分需 在X线引导下置入;③灌肠液最好使用等渗的生理盐水,避免水中 毒的发生,液体量原则上不超过100mL/kg;④灌肠过程中尽量回抽 液体,保持出入平衡,有时较难回抽时需调整软管深度,必要时使 用腹部加压、开塞露等方式促进灌肠液体排出。

2.什么是灌肠

灌肠的主要医学用途有:*作为局部泻药。

在灌肠后病人随液体排出粪便,可用来治疗便秘和粪便嵌塞(fecalimpaction)。今天在很大程度上被口服、栓剂形式的泻药代替。

泻药灌肠一般使用水(机械作用)、磷酸钠溶液(因从血液里吸水到直肠,比水更有效)或者矿物油(润滑、软化粪便作用)。 过去还有人使用肥皂水,但因容易导致结肠炎不再流行。

*手术、检查(如结肠镜)之前用来清理肠道,一般用磷酸钠。*通过肠道向血管内给药。

例如在病人严重恶心,口服止呕药困难的情况下。也可用来补充体液–参见给药途径。

*通过肛门局部给药。例如用可的松类药物灌肠治疗炎症性肠病(),以减少对身体其他部分的副作用。

*有时全身麻醉也可通过灌肠给药。*肠道造影之前用硫酸钡等显影剂灌肠。

直到20世纪,有些地方(例如美国)灌肠是很常见的程序,被用来治疗发烧。另外产妇临盆之前用其引发分娩并防止分娩过程中的粪便感染,不过现在因为优点不明显而且不舒服已不常用。

球型肛门注射器,可用于小量灌肠。

3.谁有灌肠技术的资料

灌肠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肉食品之一,其特点是配料中不加酱油而多加淀粉,主料除猪肉外,一般还混有牛肉。

哈尔滨红肠就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在国外也亨有盛誉。其配料与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原料及整理:选中等肥度的新鲜猪肉和新鲜的瘦牛肉。

将选好的瘦料肉剔去骨、筋、腱,再将肥瘦料肉分别切成长约10厘米,宽5-6厘米,厚2厘米的肉块。 2、配料:(按猪瘦肉60斤,肥肉40斤,牛肉100斤的料肉计算):淀粉20斤,蒜0。

6斤,黑胡椒粉0。2斤,清盐5-6斤,硝石为料肉重量的1/2。

3、腌渍及制馅:用盐、硝石与肥瘦肉块混合搅拌均匀,在3-4℃的低温下腌渍2-3天,将腌渍后的瘦肉用直径2-3毫米筛板绞肉机绞碎,再将碎肉用刀重剁一次(馅肉温度 不能超过10℃)。将腌渍好的膘切成1立方厘米的肥肉丁。

将料肉与蒜、黑胡椒粉混合搅拌均匀。 先将牛肉馅用适量冷水充分混合搅拌5-6分钟,再将配料和猪肉馅用清水将淀粉溶解,加入已有配料的肉馅中,最后加入肥肉丁搅拌2-3分钟。

4、灌肠及烘烤:将牛小肠或猪小肠衣漂洗干净,按灌制香肠的要求进行灌制。选择树脂少的柞木、椴木、桦木、榆木或作为烘烤燃料。

先将木柴交叉摆在炉内引火燃烧,待炉内温度达到60-70℃时进行烘烤,炉内灌肠的下端应距火;置60厘米以上,每烤5-10分钟,将炉内灌肠里外上下调换位置,炉内温度应经常保持65-85℃,烘烤25-40分钟后,肠衣呈半透明状,表皮干燥,肠衣表面和肠头无油脂流出时即烤好。 5、煮制及熏烟:水温在85-90℃时下锅,温度保持在78-84℃之间,煮好的灌肠在35-40℃的熏烟室内熏制12小时即为成品。

成品特点:有良好的弹性,营养丰富,鲜嫩可口。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