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知识

1.整理常见的量知识

知识点整理

长度单位:*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1厘米 =10 毫米 1分米 =10 厘米 1米 =10分米

1米 =100厘米 1千米 = 1000 米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cm²) * 平方分米(dm²) *平方米(m²) *平方千米(k m²)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1公倾 =10000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体积单位:* 立方米(m³) * 立方分米(dm³) * 立方厘米(cm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 升(l) 毫升(ml)

1升 =1000毫升 1升 =1立方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单位:* 吨 ( t) * 千克(kg ) * 克 (g )*

1吨=1000千克 * 1千克 = 1000克

时间 单位:世纪、年 、月 、日 、时 、分、秒

1世纪=100年 * 1年=365天 (平年 ) * 一年=366天 (闰年 )

*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 大月有31 天

*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 小月有30天

* 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 1天= 24小时 * 1小时=60分 * 1分=60秒

货币单位: 元 * 角 * 分

1元=10角 * 1角=10分 1元=100分

2.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有哪些

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有克、厘米、毫升、平方厘米、立方厘米等。

1、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一克是18*14074481个C-12原子的质量。一克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中的重量。相关换算有1 吨 = 1000000 克、1 公斤= 1000 克 (一千克)、1克=1000毫克、1克=1000000微克、1克=1000000000纳克等。

2、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符号为cm。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3、毫升

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1L=1000mL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000毫升=1立方分米。

4、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是一种通用数学计算单位、面积单位。符号为c㎡ 英文:square centimetre 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 ,其定义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约为拇指甲大小。

5、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cm³)是一个数学名词,为容量计量单位。换算关系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相关单位为立方分米,立方米。1立方厘米的容量相当于一个长、宽、高都等于1厘米的立方体的体积。

3.常见的量整理复习

一、复习内容

常见的量

二、知识盘点

教学内容:

P87

的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

1

4

题。

教学目标:

1

、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进一步认识长度、面积、体积

(容积)

、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

率,会进行同一量中不同单位的改写。

3

、学习复习方法,培养系统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一

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见教材

120

页)

让学生回顾一下都学过哪些量?它们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什么?再出示

表格:

知识点二

名数之间的互化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那么学生在回忆学习的量和计

量单位的时候,

老师在板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将长度、

面积、

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放到一起。

便于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

加强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接下来可以对同一种量的

不同计量单位的改写进行复习,复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改写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巩固

把高级的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用进率去乘,

反这用进率去除。

如果进率是

10

100

1000

……时,也可以把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来完成。

单名数的改写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复名数的改写相对比较麻烦,

老师可以结合具体

实例,让学生进行巩固。

4.小学数学常见的量

小学数学常见单位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 =1000毫升

1时=60分 1分=60秒

5.常见的量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没有固定的格式、布局,内容以语文知识为主。

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庆“七一”、庆国庆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3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手抄报大赛” ,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与大家谈谈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 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

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

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

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 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

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

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

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5、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

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二、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1、线描画法 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

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2、色块画法 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

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

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三、手抄报的编绘制作的步骤 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 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

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棒纸(大小视需要而定,有半开,四开,八开等,本次政教处举办的手抄报比赛是要求为《江西日报》大小,即半开);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备些);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 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并画好格子或格线(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2)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

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

另外,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6.一至六年级所有的数学知识及概念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基本概念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

7.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1、数一数(1~10)2、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4、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5、分类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7、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8、认识钟表(整时、半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10、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1、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加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5、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条形统计图)10、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6、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1、解决问题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4、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6、克和千克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9、找规律10、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1、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3、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6、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7、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8、可能性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1、位置和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3、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4、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5、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6、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7、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8、解决问题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3、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6、统计7、数学广角(烙饼问题)8、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1、四则运算2、位置和方向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5、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统计8、数学广角9、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3、观察物体4、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6、统计与可能性7、数学广角8、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1、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2、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统计7、数学广角8、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1、位置2、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3、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