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知识产权

1.物联网专利,什么是物联网专利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可以参考以下专利:2017100886618 基于WIFI的计时估算平台2016104793923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测系统2014102859448 一种密集空间目标跟踪方法2015108084476 一种应用新一代声波通讯技术的车辆物联网管理方法201510585568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车。

2.网站的知识产权有哪些

你好!与网站有关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为文学、艺术以及科学领域的作品,不需登记,是自动获得版权。商标权、专利权需要进行注册登记获得。

如果你没有注册商标、申请专利,那你只有通过版权的途径解决了。具体情况如下:从网站源码(计算机软件)来看,如果是你独立开发设计的,可以收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你的网站设计图也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你的网站内容是原创的话也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你的网站LOGO如果具有独创性的话也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3.网路知识产权是如何界定的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版权和邻接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号等。而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又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域名,数字化作品以及电子版权等。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了很多。我们在网络上经常接触的电子邮件公共利益、在电子布告栏和新闻论坛上看到的信件,网上新闻资料库,资料传输站上的电脑软件、照片、图片、音乐、动画等,都可能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网络资源相对于传统的文字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数字化、网络化,这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二是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每天的IE浏览量堪称天文数字。三是信息更新周期短,网络信息节省了印刷、运输等环节,数据可以及时上传。四是资源庞大,开放性强,信息资源不受地域限制,任何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上传和下载信息。五是组织分散,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英文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网址、无线网址是各企事业单位在中国互联网合法的网络产权资源,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推出的一种新生的知识产权,应当适应已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有的知识产权登记内容和网络资源的注册实施对接,对每个申请注册的网络资源进行查询比对,一旦发现重复、冲突,将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授权机构—(知识产权注册服务机构)进行跟进处理。

根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英文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网址、无线网址具有品牌商标标识功能,受国家法律保护,全球唯一性,已被知识产权局正式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

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知识产权具有与传统知识产权完全不同的特点,如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而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公开,公共的信息;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而网络知识产权则是无国界的。

特征:

1、数字化、网络化,这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

2、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每天的ie浏览量堪称天文数字;

3、信息新周期短,网络信息节省了印刷、运输等环节,数据可以及时上传;

4、资源庞大,开放性强,信息资源不受地域限制,任何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上传和下载信息;

5、组织分散,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4.请问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 和移动通信之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更深入应用的新一轮信息化浪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 发展,2010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 联网的研发应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级地方政府迅速开展物联网产 业发展规划和试点项目建设,出台了大量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大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物联网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各种产业联盟、企业联盟纷纷组建,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市场环境营造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10 年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开始 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互联网在发展初期面临着如何解决内容应用丰富和商业运营模式的问题,通过开放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传统电视广告模式,以及投资 者着眼于长线发展等方式逐步解决了互联网发展瓶颈。与互联网发展模式不同,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积极推动,仅凭企业为主体的自发式发展,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般来讲, 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 和行业组织、最终用户等。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要走政府主 导下的政产学研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发展之路, 快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物联网产业发展各主体在产业发展中要分 工明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其中,政府的主要职 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主要任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org.cn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 务是找准产业链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商业模式探索,并以此开拓市场;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精力进行理论问题研究,突 破核心技术,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行业组织主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用户主要是在应用中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在物联网产业 发展的当前阶段,政府本身不仅仅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同时也是直接或间接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政府全方位引导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处于加速发展的初期,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优化环境、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整个产业集中 力量突破瓶颈因素的限制、实现快速突破。

(一)出台法律法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 出台法律法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在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环节和问题上,抓紧制定相关的法 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物联网 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人才、资金方面的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 好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营造内容相对开放、数据资源共 享的良好环境;着重发展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的社会化公共服 务体系,为产学研用等各方参与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都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 的发展,很多地方成立产业园区、组建产业联盟,如果在国家层面上 缺乏统一发展规划,将导致各个地区之间无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共享性差。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行 业主管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将有限的产业发展资源合理使用。国家 有关主管部门要站在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基于各地 2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 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提高产业发展的 经济效率。

(三)设立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快速起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 设立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快速起步。

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先导应用和典型应用为引领,设立物联网示范应 用项目。积极推进物联网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生活等方面的物联网 示范应用项目,通过示范应用和大规模的推广带动物联网技术突破和 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推动技术创新,确保自主安全可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 推动技术创新,确保自主安全可控。

通过政策、专项、资金等手段大力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 充分调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推进自主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我国物 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我国物联网产业安全。 二、企业集中精力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从产业业态来看,物联网产业囊括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范畴。

从 产业链角度来看, 物联网产业包括核心感应器件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网络提供商、软件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 提供商等六大类企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传感标识器件和设备 等电子信息制造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软件系统服务是物 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网络传输是物联网产业普及的保障,物联网运营服务将结合各个行业应用创造出大量的新兴业务种类和新的 产业,将改变现有企业的竞。

5.“十三五”期间物联网发展的保障措施是哪五大方面的建设

“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物联网发展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智库作用,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研究。

2、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政策扶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物联网企业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和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3、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合理规划和分配频率、标识、码号等资源,促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联网知识产权评议、保护和使用。

4、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和国际优势企业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合作,联合建立国际产业技术联盟。

5、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