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角度的小故事
一到睡觉时间,父母想半天,编啊编啊编啊,编得自己都快睡着了,孩子依旧一脸不尽兴。
父母最后难免抱怨,真难对付! 你总想着对付,故事当然讲不好;你要真把它当一门学问,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什么才叫睡前故事 很多妈妈会犯的错误是:把睡前故事等同于睡前阅读。
真正的睡前故事,要有妈妈的温暖怀抱相拥,有妈妈的平稳呼吸、心跳相伴,有悦耳的声音出自妈妈口中,动听的故事、儿歌来自妈妈的心底,让故事伴着孩子安然入睡,甚至让孩子在梦里还幻想着和故事中人物游戏的情景。 这些才是睡前故事应该起到的作用,也是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睡前礼物。
为什么要讲睡前故事 加强亲子交流 尽管已经讲了很多遍,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睡前故事的强大作用,绝不是让孩子增加知识量,也不是让孩子复述某个情节,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让故事经由父母讲述,慢慢传递到孩子内心。 孩子的想象力、情绪乃至道德感的发展,都可从故事里得来;它们不像识几个字、懂得多少知识那样可以量化、容易看到成果,它的养分是潜移默化的,虽不易看到,却受用一生。
建立内心图景 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脑里有23个区域在积极活动,神经元之间会建立新的链接,将听觉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画面,这被称为“内心图景”,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模式。 由于很难找到其他活动能如此有效地调动孩子的脑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听故事时光里,孩子的大脑正在高效地成长和发展。
睡前故事怎样讲 黑暗中进行 仅仅给孩子浅表地看看图、识识字,孩子肯定不耐烦,更别说有睡意。所以,聪明的妈妈会关上灯,或只开一盏小台灯,把自己熟识于心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才会听得更入神,也更容易进入梦乡。
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本能地根据妈妈讲的每一个细节,再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
比起识字或去欣赏一幅别人创作好的图画,这会显得更重要、更有意义。 每天只讲一个 通常妈妈会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阅读计划,认为既然读书越多越好,听故事也是越多越好,于是每晚给孩子讲2~3个故事甚至更多。
这样其实会导致孩子不容易满足,永远期待有新故事,可故事讲得越多,能对孩子起到影响的就越少。 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
如果意义只在于辅助孩子安然入睡,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一个故事重复5~6遍,甚至一周都讲同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年龄做出调整,孩子越小重复率越高。
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 很多时候,故事的意义无法一眼看出,尤其像《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有时理解会有偏差,以致误导孩子。
所以,不要添油加醋地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弄巧成拙地挖掘什么意义给孩子看,把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理解就好了。 如何编睡前故事 根据孩子的睡觉习惯和入睡难易程度,父母可以自己编睡前故事,总的原则有5个: 不宜过于复杂,情节越简单越好,但是要叠加,要重复; 基调相对要温馨,内容要美好、友善、温暖; 语言要舒缓,可以穿插有韵律感的诗歌、儿歌; 不需要法则和意义,不强调科学依据; 不要求与真实生活一样,鼓励适当夸张。
而具体的做法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 本土加原创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绘本,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其他语言的创作。虽然经典故事是人类共通的财富,但是如果你能编些本土的原创故事,其内容精髓更易被孩子吸收。
鼓励孩子点题 女儿小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出一个主题,她总要求故事中有三只动物,于是我就给她讲过《三只小羊的故事》,后来又有了《三只小兔子》、《三朵小花》、《三只小狐狸》、《三只小鸭子》,她爸爸则讲过《三只海豚》、《三只小鸟》。这些故事大都是临场发挥,简单却很有趣,加上是她自己点的,总能听得津津有味。
有治疗性意义 有时孩子淘气,父母也可以编一个“治疗性故事”。但是一定不要太露骨,让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在说他,那他就不爱听了,故事也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我编的《淘气的小熊》,说一只小熊特有主意,老爱自己出去玩,还总不跟妈妈说,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受伤。我编这个故事,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不出去玩,而是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告诉我,别让我担心着急。
而且,根据我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专门留了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他俩自己往下编。这样一来不会令教育目的太露骨,二来让他们参与编这样的重要部分,他们会很兴奋,更愿意动脑筋思考,过程中就会被潜移默化。
果然,两个孩子不但很投入、很认真地给故事编了个大团圆结局,之后再去哪里,都会主动通知我一声。 与孩子一起编 我们家给孩子编故事,很多时候孩子会点题、提要求,有时甚至设计剧情,比如决定故事有哪些主人公,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
所以,常常会有些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物种出现,例如绿色的小狗,紫色的小兔。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
2.有关角度的小故事
一到睡觉时间,父母想半天,编啊编啊编啊,编得自己都快睡着了,孩子依旧一脸不尽兴。
父母最后难免抱怨,真难对付! 你总想着对付,故事当然讲不好;你要真把它当一门学问,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什么才叫睡前故事 很多妈妈会犯的错误是:把睡前故事等同于睡前阅读。
真正的睡前故事,要有妈妈的温暖怀抱相拥,有妈妈的平稳呼吸、心跳相伴,有悦耳的声音出自妈妈口中,动听的故事、儿歌来自妈妈的心底,让故事伴着孩子安然入睡,甚至让孩子在梦里还幻想着和故事中人物游戏的情景。 这些才是睡前故事应该起到的作用,也是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睡前礼物。
为什么要讲睡前故事 加强亲子交流 尽管已经讲了很多遍,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睡前故事的强大作用,绝不是让孩子增加知识量,也不是让孩子复述某个情节,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让故事经由父母讲述,慢慢传递到孩子内心。 孩子的想象力、情绪乃至道德感的发展,都可从故事里得来;它们不像识几个字、懂得多少知识那样可以量化、容易看到成果,它的养分是潜移默化的,虽不易看到,却受用一生。
建立内心图景 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脑里有23个区域在积极活动,神经元之间会建立新的链接,将听觉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画面,这被称为“内心图景”,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模式。 由于很难找到其他活动能如此有效地调动孩子的脑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听故事时光里,孩子的大脑正在高效地成长和发展。
睡前故事怎样讲 黑暗中进行 仅仅给孩子浅表地看看图、识识字,孩子肯定不耐烦,更别说有睡意。所以,聪明的妈妈会关上灯,或只开一盏小台灯,把自己熟识于心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才会听得更入神,也更容易进入梦乡。
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故事,孩子会本能地根据妈妈讲的每一个细节,再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
比起识字或去欣赏一幅别人创作好的图画,这会显得更重要、更有意义。 每天只讲一个 通常妈妈会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阅读计划,认为既然读书越多越好,听故事也是越多越好,于是每晚给孩子讲2~3个故事甚至更多。
这样其实会导致孩子不容易满足,永远期待有新故事,可故事讲得越多,能对孩子起到影响的就越少。 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
如果意义只在于辅助孩子安然入睡,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一个故事重复5~6遍,甚至一周都讲同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年龄做出调整,孩子越小重复率越高。
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 很多时候,故事的意义无法一眼看出,尤其像《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有时理解会有偏差,以致误导孩子。
所以,不要添油加醋地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弄巧成拙地挖掘什么意义给孩子看,把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理解就好了。 如何编睡前故事 根据孩子的睡觉习惯和入睡难易程度,父母可以自己编睡前故事,总的原则有5个: 不宜过于复杂,情节越简单越好,但是要叠加,要重复; 基调相对要温馨,内容要美好、友善、温暖; 语言要舒缓,可以穿插有韵律感的诗歌、儿歌; 不需要法则和意义,不强调科学依据; 不要求与真实生活一样,鼓励适当夸张。
而具体的做法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 本土加原创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绘本,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其他语言的创作。虽然经典故事是人类共通的财富,但是如果你能编些本土的原创故事,其内容精髓更易被孩子吸收。
鼓励孩子点题 女儿小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出一个主题,她总要求故事中有三只动物,于是我就给她讲过《三只小羊的故事》,后来又有了《三只小兔子》、《三朵小花》、《三只小狐狸》、《三只小鸭子》,她爸爸则讲过《三只海豚》、《三只小鸟》。这些故事大都是临场发挥,简单却很有趣,加上是她自己点的,总能听得津津有味。
有治疗性意义 有时孩子淘气,父母也可以编一个“治疗性故事”。但是一定不要太露骨,让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在说他,那他就不爱听了,故事也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我编的《淘气的小熊》,说一只小熊特有主意,老爱自己出去玩,还总不跟妈妈说,结果一次又一次地受伤。我编这个故事,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不出去玩,而是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告诉我,别让我担心着急。
而且,根据我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专门留了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他俩自己往下编。这样一来不会令教育目的太露骨,二来让他们参与编这样的重要部分,他们会很兴奋,更愿意动脑筋思考,过程中就会被潜移默化。
果然,两个孩子不但很投入、很认真地给故事编了个大团圆结局,之后再去哪里,都会主动通知我一声。 与孩子一起编 我们家给孩子编故事,很多时候孩子会点题、提要求,有时甚至设计剧情,比如决定故事有哪些主人公,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
所以,常常会有些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物种出现,例如绿色的小狗,紫色的小兔。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
3.关于角度的作文
换个角度看人生
雨后,一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蜘蛛一次次的向上爬,一次次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蜘蛛,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不就是个蜘蛛吗?忙忙碌碌一无所得。”从此,他更加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蜘蛛,他说:“这蜘蛛真笨,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着爬上去呢?以后,我不能像它这样愚笨。”从此,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蜘蛛,立刻被蜘蛛屡战屡败的精神所感动。从此,他更加坚强。
同是看到蜘蛛爬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在人生的路上,有许多事换个角度看它,也许会得到你不可想象的结果。
如果你是纳税人,请不要为税交得太多而生气,换个角度看,至少这意味着你有份稳定的收入。如果你刚刚开完派对,请不要对着小山似的碗碟生气,换个角度看,至少这证明你有许多朋友。如果大清早你被闹钟吵醒,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丰富多彩的一天正等着你。如果老板总是像影子,严密地监视你干活儿,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谨慎小心地工作,犯错误的几率会降低。如果一天工作下来,你变得疲惫不堪,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付出努力肯定会有所收获。如果开割草机太累,擦洗窗子太麻烦,修理排水槽太脏,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这都是因为你自己有幢房子。如果你在停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最后一个车位,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如果你再晚来一会儿,就没有地方停车了。不要为洗熨大堆的衣服而生气,换个角度看,这至少表明你的身材还好,有这么多合身的衣服可以穿。如果所有的同学中只有你还是单独的一个,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看,至少你是最自由和还有选择的机会。
在人生的路上,你不妨换个角度看看!
换个角度会很美 世界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摇。一个旅人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旅人却高兴地说?quot;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换个角度,我们要有推翻成见的勇气和别出心裁的智慧。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quot;星星”!这个故事,长久以来一直打动着我的心,吸引着我去思考。 为什么常常是孩子们有发现的乐趣呢?为什么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总是那么新鲜、有趣呢?我想正是因为孩子的”无知”才造就了他们独具的慧眼,才使他们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于是,儿童有时让人敬畏,而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世界这么大,让我们睁大双眼用单纯而善感的心灵,用宁静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热情与好奇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多角度的斑谰色彩定会让我们惊喜不已:原来,恼人的雨水冲洗下的绿叶会如此纯粹鲜灵;无名无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机与美丽;生命中的挫折也可以变成使人成长的营养;失败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标…… 换个角度吧,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
4.有趣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网 自然科学>>生物学 参考资料:/natural_science/biology/index.html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 (许海峰) 3眼镜由谁发明的? (罗吉、培根)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 (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 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 (地球)(24小时)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 (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 (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 (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 (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 (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 (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 (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 (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 (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 (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 (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 (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 (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 (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 (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 (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 臻、林彪、叶剑英) 24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 (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5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 (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
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26什么是流星? (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 27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 (张衡) 28电池的发明人是谁? (伏特) 29维苏威火山在哪里? (意大利) 30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 (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 31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山东泰山市) 32亚马逊河在哪里? (巴西) 33伊洛瓦底江在哪里? (缅甸) 34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 (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35鱼类的祖先叫什么? (文昌鱼) 36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 (狼蜘) 37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 (电鳐和电鳗) 38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39为什么叶片里有“筋” (“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 40人有多少块肌肉? (一共有600多块肌肉) 41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 (不,有一种“钢铁树”不会浮在水上) 42法国的首都是什么? (巴黎) 43英国的首都是什么? 答案:伦敦。 44日本首都是什么? 答案:东京。
45意大利的首都是什么? 答案:罗马。 46美国的首都是什么? 答案:纽约。
47鸟类的祖先是什么鸟? 答案:始祖鸟。 48我国的四大海产是哪四样? 答案: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49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答案:蓝鲸。 50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 答案: 娃娃鱼。
51最短命的昆虫是什么? 答案: 蜉蝣。 52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 答案: 小麦。
53我国四大油料作物是什么? 答案:油菜、大豆、花生、芝麻。 54驰名全国的三大饮料是哪三样? 答案:茶叶、可可、咖啡。
55世界四大水果是哪四样? 答案: 苹果、葡萄、橘子、蕉。 56日本的国花是什么? 答案:樱花。
57郁金香是什么地方的国花? 答案:荷兰。 58什么树会吃人? 答案:奠柏。
59什么花最大? 答案:大王花。 60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谁? 答案: 李四光。
61谁发明了麻醉术? 答案: 华佗。 62橡皮是谁发明的? 答案: 爱迪生。
63是谁发明了导弹? 答案: 钱学森。 64海龟的寿命有多少? 答案:300岁。
65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那么什么最为名贵? 答案东北虎。 66什么动物是人最早驯养的? 答案:鸡。
67最高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答案:长颈鹿。 68泰国的国花是什么? 答案: 睡莲。
69代表着和平的植物是什么? 答案:橄榄枝。 70UFD是什么标志? 答案:飞碟。
71不给仙人掌浇水,最多能活几年? 答案: 6年。 72山茶是什么血型? 答案: O型。
73第一个培育出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是谁? 答案:朱熹。 74飞机是谁发明的? 答案:莱特兄弟。
75全球的四大害是哪四种? 答案: 老鼠、蚊子、苍蝇、臭虫。 76为中国夺得第枚国际金牌? 答案:吴传玉。
77第一个预报彗星的是谁? 答案: 哈雷。 78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 答案: 普通话。
79使用人口最少的文字是什么书? 答案:女书。 80用手“读书的文书是什么文? 答案。
5.有趣的故事,从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范文)
沟通 老师一束鼓励的目光,也许能激起你学习的信心;父母一个歉意的笑容,也许能唤回你失落的情绪;同样,你轻轻地道一声“Sorry”, 也许能化解老师的误会;你甜甜地露一个微笑,也许能赢得父母的谅解。不仅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样。沟通是情感的桥梁,能够缩短心灵的距离;沟通是情感的火焰,能够融化心灵的冰块;沟通是情感的纽带,能建起相互的信赖。 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在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渴望沟通成为了今天中学生的一种特殊需要。我们在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的同时,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请以“生活需要沟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 打开思路,是写好本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从沟通的对象上看,可以写自己对动物、对环境的关爱之情,考场满分作文《白鸽情结》,讲述的就是自己与一只白鸽从“讨厌”、“巧遇”到“相知”的过程;二是从沟通的方式上看,我们要找到一个适宜展开情节,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用一个甜甜的笑脸,来引出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用一声轻轻的问候,来叙说解除师生误会的过程。三是从沟通的过程上讲,要巧妙构思,生活中有隔膜,有矛盾,有误会,才需要沟通,我们应该把那些或离奇伤感,或波澜曲折的故事真现地再现出来。沟通的过程,往往也是心理变化的过程,要恰当运用各种描写手段进行刻画。或用动作、肖相描写表达人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感;或用语言、景物描写状出“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的兴奋感。 关于“沟通”条件的实验报告 王荐文 实验名称:“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验目的: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沟通。本实验将测定沟通的条件,令所有人都从沟通中取得进步,得到快乐。 实验用品:大试管三支,真心溶液、虚伪溶液、钱和权溶液各一瓶,沟通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1.取三支大试管,向里面加人等量的“沟通”颗粒。 2.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三种溶液,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1.加入“虚伪”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快,溶液由灰色变为黑色,并出现沉淀,散发出令人落泪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沟通”颗粒由饱满变得萎缩。 2.加入“钱与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适中,溶液由土黄色变为黑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头昏脑胀的气味,“沟通”颗粒渐渐稀释。 3.加入“真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慢,溶液由白色变为无色。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体,“沟通”颗粒发芽,生成一种叫“朋友”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沟通+虚伪=极有害物质 沟通+钱与权=烦恼+有害物质 沟通+真心=快乐+朋友 实验小结:由此可见,沟通的条件是真心,而真心却又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但真心沟通的,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实验时间:2050年10月10日 注:与“虚伪”和“钱与权”溶液反应过的剩余物必须慎重处理,否则危害极大。 用就诊报告、通讯、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写作的热潮,经过几年炒作之后,逐渐进入了冷静的思索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形式创新的基础上注重充实内容,成了创新作文的新要求。从这个角度上说,本文属于成功之作。文章紧扣话题,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用“实验报告”来展开,让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的不同结果在试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形式巧妙独特,内容幽默风趣,读来妍媸自现。较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语言简洁到位,处处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如“沟通”颗粒由饱满变得萎缩,“沟通”颗粒发芽并生成“朋友”,“反应过的剩余物必须慎重处理”等真是神来之笔。 话题一 交流 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从交流的对象上看,可以写自己对动物、对环境的关爱之情,也可以写动物、植物对人物的期盼;二是从交流的方式上看,可以用一个甜甜的笑脸,来引出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可以用一声轻轻的问候,来叙说解除师生误会的过程;三是从交流的过程上讲,要巧妙构思,生活中有隔膜,有矛盾,有误会,才需要沟通,我们应该把波澜曲折的故事真现地再现出来。 答
6.有哪些有趣的数学原理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