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识分子的担当与追求

1.谈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和历史

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诲人不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

一刀两断

一刀两断的意思是: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威胁刘家天下,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而保主公刘邦的,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2.大学生怎样担当与责任1500字论文

在写担当与责任的时候可以写担当与责任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有担当,接下来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列举名人的语句康德的、索尔仁尼琴的等等,还可以写名人的英雄事迹来证明担当与责任存在的好处。

正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都要承担的责任,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时候,责任可大可小,可以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承诺,也可以是小到与朋友游玩时的一次约定守时,但是责任确实是在生活中每个角落。

要是说得直白点,责任,就是一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按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来约束之自己。也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懂得责任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才能真正地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扬光大。

责任的来源也有很多,其实有时候责任他只是口头上的一句承诺,但是不要小看这一句承诺,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代表了诚信,代表的信任代表了价值观和人生的追求

正如材料中孙先生所言:“为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担当。勇于担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这句话依旧牢记于每个人的心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担当。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站在了这条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人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已经选择了前进的方向,就要勇于担当起重任,不在失败和困难面前畏缩不前,集中精力,成功之日定会到来。

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都重要。”他曾被驱逐出境,流亡多年,但他一直担当着自己的重任,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最终,他赢得了人民,“俄罗斯的良心”重归故土。

失败者在困难面前只看到,“黑云压城城欲摧”,而能成大事者看到的却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只有敢于担当,不惧挫折,人生才会出现彩虹。

大丈夫应以天下为己任,在社会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责任,在责任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应当用全部精力勇敢担起。

保尔,这个奥斯特鲁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其实就是他的翻版。坚强的共产主义者,他面临的困难仿佛高山,却一直坚持着与之搏斗。他把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责任,因救人被抓,因战争带来痛苦,在严寒中工作,最后瘫痪在床,双目失明。

他克服了这一切,割断了束缚生命的铁环,如同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后成功登上山顶的勇士。这就是保尔,一个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保尔,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林则徐勇于担当,终成一代民族英雄;巴尔扎克敢于担当,在困境中成功;还有像吴菊萍、吴斌这样的人,勇于担当,终成最美。

再看看现实中的许多人,没有责任意识,不敢担当,从而有了“瘦肉精”、“地沟油”、“毒馒头”等食品。人们应该意识到担当的重要性了。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勇敢地担当责任,不畏困难,迈向成功。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有一种爱”。我们应当勇于担当,担当是我们的责任。

3.什么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搞清。一些人认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主要使命就是推动西式民主,就是扮演批判政府的角色。受这种认识驱动,中国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异见人士”,其中有的人付诸非法政治行动,并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这样的“异见人士”总能得到西方支持,从而形成他们与西方之间的价值观同盟,甚至政治同盟。“异见人士”有些出于信仰,但也有一部分赌“西方终将胜利”的投机者,还有一些是受周围小圈子影响而“随大流”的。

那么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包括推动民主进程,也包括对政府开展批评,但这只是这一根本性命题的一部分。当代知识分子应当做的事情很多,总目标要远在民主之上,那就是要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帮助这个国家实现全面的前进。

当代知识分子面对的并非一个理想中国,而是一个复杂的现实中国。国家在现代化的路上疾跑,并带着沉重的问题和负担进行转型。腐败需要铲除,社会不公需要解决,民生要发展,环境要治理,此外法治需加强,民主要推进,这些没有一样是轻松的任务。中国这么大,不时有分离主义势力兴风作浪,它们是国家需要长期警惕的乱源。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因此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者甚至对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外部大环境的面貌。西方一些精英“扳倒中国”的愿望和行动都是情不自禁的,中国必须对前所未有的战略风险加强防范。这决非庸人自扰的盛世危言,中西博弈是国内外严肃学者每天都在讨论的东西。

中国顺利度过现代化的关键期难度很高,这是中国从未经历过的挑战。我们没有经验,社会上分歧很多,凝聚力不足,集体的自信心算不上牢固。我们认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具有一个艰巨而光荣的集体使命,那就是帮助、陪伴国家和全体人民度过这一特殊风险期,确保中国赢得这几百年一遇的伟大复兴机会,而不是惨痛地摔倒在半路。

民主是中国复兴庞大体系中的一环,民生、法治、公平等诸多建设无一不是民主得以确立的基石。在互联网发达及社会宽容度提高的时代,批判的难度在降低,而面对汹涌的民粹主义,帮助社会构建凝聚力则变得更加艰难。现在很难说怕“被喝茶”的知识分子多,还是怕在互联网上说真话而遭到围攻的人更多。

为自己树立一个民主斗士的形象,会有很多立竿见影的好处。比如受网络粉丝拥戴,受到西方力量的支持,这些平衡了一些人因此而远离体制乃至与之对抗的不安和担心。这对一些人来说恰恰是容易做的事情。

西式民主相当符合一些知识分子的口味,它其实离中国工农大众的真正愿望和利益很远。人民需要过好日子,需要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他们追求的是能有效实现他们这些要求的最佳途径和机制。政治上全盘西化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是拿中华民族命运博自我最佳感受的沽名钓誉。

让民主回归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以及当代知识分子使命中的应有位置,中国知识分子应自觉与国家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以及在国际上共声誉。国家认同感降低,更注重自我不是知识分子的光荣。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调动当代知识分子的正面积极性,国家不可懈怠。希望国家为知识分子履行使命创造更多空间,更多接受、包容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确保和完善知识分子对国家事务的发言及参与权。

中国未来无论何种命运,都有知识分子的那一份。这包括知识分子作为整体所逃脱不了的历史责任,也包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将共享或共担国家命运所带来的现实结果。

4.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知识分子带来的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般而言,知识分子应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关注社会的发展潮流,且明辨是非、激清扬浊。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传统,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分子又有新的要求。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它要求一个知识分子,既要深入地了解世界潮流,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顺势而为,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国情,对问题的判断理解,对政策的分析把握,都要基于对国情深入的理解。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既需要有敏锐超前的见解,愿意去引领社会潮流;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去推动社会进步。

当代中国正处于迅速崛起和全面转型的时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变革性,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处于转型时期,前景宏远,而诸多严峻问题亦不可忽视。与此同时,中国成为牵动国际关系变革的核心力量,并位移到国际体系变革的中心,受到了世界积极的关注。无论是美国经济危机还是欧洲的欧债危机,都在期待着中国伸出援手,这样的变化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的强大的冲击力。但同时还需要了解的是,其实世界也在发生变化,这就是世界潮流。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