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中资料整理的要点
工程资料顺序
1工程开工报审表b
2开工报告(根据建设方要求不同,有些地方有专用表格)c
3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b
4施工组织设计:包含中标通知书、合同、公司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人员资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项目部人员资质、电工焊工上岗证、公司业绩、进场机械目录。c
5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c
6机械报审表(根据要求可做可不做)b
7见证取样记录(根据要求)c
8各项材料报审表b
9各项材料、构配件进场记录c
10各项材料检测报告、合格证c
11各项隐蔽工程报审表(包括暗龙骨吊顶、骨架隔墙、防水隐蔽、管道隐蔽、电气管道隐蔽)b
12各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上,前三个需要附图)c
13各项实验(蓄水实验、通球实验、灌水实验、管道打压实验、照明负荷等)b
14项检验批报审表(一般做装饰装修、给水排水及采暖、电气、屋面)b
15各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c
16各项分项工程报审表b
17各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其实就是各项检验批名称汇总表)c
18分部工程报审表b
19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其实就是各分项工程汇总表)c
20单位(字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c
21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c
22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c
2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c
24工程竣工报审表
25工程竣工报告(根据建设方要求不同,有些地方有专用表格)c
26竣工验收备查表(根据要求)c
B类为监理资料(监理保管),c类为施工资料(甲方保管)
2.急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点归纳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有:1、要说专业术语,不能说白话;2、测量:比如说建筑物定位测量,轴线、标高测量,沉降观测测量,垂直度测量,放线,轴线位移,尺寸偏差、控制线等;3、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填充砌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标准,见证取样送检,混凝土试块留置,混凝土强度(C25C30C35等)施工图纸建施、结施、电施、水施等,图纸会审,施工管理,施工进度,钢筋加工安装隐蔽,模板安装、支撑,混凝土浇筑、养护,强度龄期28天,有标准养护(就是送检测机构恒温养护),同条件养护(就是现场与结构同步养护),有装饰装修、门窗安装、地面整体面层和快料面层,涂料抗碱底漆,面层,卷材、涂膜防水等等。
临阵磨枪,再翻翻专业书籍看看吧。太多了,不能一下子表述完整。
仅供参考。
3.工程资料怎么整理
我是学工程管理的 ,供上鄙人之见。
首先当然是封面啦,其次是你做的工程的编制说明,有了工程说明你就可以让阅读的 人明白你的工程项目的标准和采用的依据,其中包括了很多的概括说明等等!编制说明弄好以后就要整理你的价差表,价差分析表,最好是弄个价差汇总表,然后是你的取费标准,然后是你的工程量计算表,再是你的预结算工程量,主材汇总表,然后是材料汇总表,剩下最后一个就是你的工程量汇总表。
在你弄价差表和取费标准的时候最好是分土建,装饰,安装的顺序分别整理,预结算表也要分别整理。
有空交流QQ:309353520;或者发邮件也可以zhubiao5577@sina.com
4.建筑工程资料整理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A A A A 土建部分土建部分土建部分土建部分:::: AAAA((((一一一一))))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管理资料((((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 1、开始组织施工前,要有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有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项目施工安排的指导思想及施工阶段划分;施工布置,施工顺序和工程总进度(网络计划);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劳动力用量;施工机械、材料、半成品及予制构件需用量计划和运输计划;大型临时设施规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安全措施;施工平面布置图;质量体系;安全体系等。
2、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技术交底:分三级交底。
一级交底为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向施工队或工区施工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二级交底为施工队或工区负责人(项目经理)向单位工程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及有关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三级交底为单位工程负责人或技术主管工程师向各作业班组长和各工种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4、随工程进度应注意搜集整理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要签字盖章。
5、施工日记要自开工之日起每天一记,要反映真实施工情况。施工日记不许隔天,雨、雪天气要有记录,停水、停电、停工待料等也要记录在案,设计变更等也应在施工日记中记录。
何时制作何部位的混凝土、砂浆试块也须在施工日记中反映出来。麦假、秋假、年假要注明“假期停工”字样,要有停开工日期。
AAAA((((二二二二))))材料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试验、、、、合格证合格证合格证合格证((((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结构)))) 1、每批钢筋进场,要有钢筋质量证明书(要原件,如果是复印件,要有经销单位的销售专用章,上面注明原件证号和原件存放处,同时应有抄件人签字、抄件日期),每批钢筋进场,都要委托检验,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钢筋焊接,应按批量(200个或300个接头)委托试验,每层至少一次,试验报告上应附上焊工证。
3、工程所用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批量、批号取样复试,28天后向水泥厂索要水泥质量证明书(三天强度或七天强度)和28天强度。 4、砖(砌块)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批量复试。
5、予制构件进场要有附件,附件包括该批构件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碎石、配合比、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等。进场后要选要代表性的构件按批量进行委托试验,委托试验须在第一次使用前进行。
6、防水卷材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批量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检验。 7、砂、石骨料要按批量(200M2)进行委托检验。
8、装饰装修材料要有合格证,如门、窗、玻璃、油漆、涂料等,市(或县)质量检测站要求检验的还要按批量委托检验。 AAAA((((三三三三))))施工试验施工试验施工试验施工试验 1、基槽开挖前,要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定位放线,出具工程定位记录,施工单位要进行复核,形成《测量复核记录》。
2、施工前,要有地质勘察单位的《地。
5.建筑工程资料整理的基本准则
3 工程资料管理与分类3.1 资料管理基本规定3.1.1 工程各参建单位填写、整理的工程资料应以审批文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承包合同、设计文件等为依据。
3.1.2 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并应按立卷要求归类,认真书写,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有关责任方应签字盖章。3.1.3 工程资料应实行分级管理,各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工程技术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各单位应设专人负责。
3.1.4 表格应统一采用本规程所附表样,特殊要求需增加的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并归类。同类表格排一个顺序号。
3.1.5 文本应以打印为主。纸质载体幅面为A4,用纸应韧力大,耐久性强。
若手工书写必须用蓝黑或碳素墨水。3.1.6 工程资料最少份数应首先满足3.7节表3.7.1保存单位份数,另行增加份数按各自管理要求确定。
保存期限见3.7节表3.7.1。3.1.7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在关材料应按有关规定见证取样检测的。
试验委托单中取样见证人应签字,试验报告单备注栏应填写取样见证人姓名。3.1.8 本规程条文与实用表式分列,实用表式由附录C分类列出,须对应使用。
3.1.9 本规程未做规定的实用表式按本规程基本规定自行制定。3.1.10 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的,应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2 建设单位3.2.1 加强对工程文件的管理工作,并有专人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3.2.2 在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签订监理、施工合同时,应对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工程档案资料的编制责任、编制套数和移交期限等做出明确要求。
3.2.3 应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工程有关的资料,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及时。3.2.4 负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核、签收。
3.2.5 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及归档工作。3.2.6 编制的工程资料不得少于两套,其中城建档案馆一套,产权单位一套。
3.2.7 应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工程资料,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完整的原件工程档案。3.3 监理单位3.3.1 应加强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并有专人负责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3.3.2 监督检查勘察设计、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设计阶段,对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并签署意见。
3.3.3 应协助建设单位监督、检查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及归档。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监理工作总结、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意见书除外),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对监理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在移交、归档前必须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字)。
3.3.4 编制的监理资料除移交建设单位二套外(其中一套为原件),自行保存一套。3.4 施工单位3.4.1 应加强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并配备专人负责施工资料的填报、收集、整理等工作。
3.4.2 总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各分承包单位编制的全部施工资料,分承包单位应各自负责分包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并移交总承包单位不少于三套。3.4.3 接受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资料的监督检查。
3.4.4 工程竣工验收前将施工资料整理,汇总并移交建设单位。3.4.5 负责编制的施工资料除移交建设单位二套外(其中一套为原件、分项及检验批验收记录只交一套),自行保存一套。
3.5 城建档案馆3.5.1 负责接收和保管应当永久和长期保存的工程档案资料。3.5.2 城建档案馆在竣工验收前应移交的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验收。
3.5.3 接收工程档案并办理移交手续。3.6 其它3.6.1 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单位如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均有责任向建设单位提交本规程要求的相关工程资料。
3.7 工程资料分类3.7.1 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和《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8-2001)规定,本规程将工程资料分为四个部分(表3.7.1) 1 工程准备阶段和竣工验收资料(A表),包括工程可研、立项、审批、征地、拆迁、勘察、设计、招投标、开工审批、概预算及工程竣工验收等阶段的项目建设文件与资料,由建设单位整理提供。 2 监理资料(B表),包括监理规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监理通知、工程总结、合同、勘察、设计、施工等实施过程的监理资料,由监理单位整理提供。
3 施工资料(C表),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与功能检验、观感质量检查和竣工图等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提供。 4 工程档案资料(D表),包括工程档案立卷及移交等,由建设单位整理提供。
5 工程资料实用表式见附录B3.7.2 建筑工程中道路、桥梁等工程资料参见市政工程技术资料相关规定。
6.工程资料整理
工程建设从项目的提出、筹备、勘探、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资料,都属于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范围。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其重要性具体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的真实写照,无论建筑原材料、构配件质量,还是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都必须客观地反映实际施工状况。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动态相关性,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就成为预先控制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根据数据来协调工作,准确地实现质量目标。
3、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是核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验评标准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基本齐全。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4、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成为建筑物改、扩建或增层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
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即如下几点;
一 及时性
及时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前提。工程技术保证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整理。同时,及时性还反映在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的管理上。
“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质量管理体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这是施工时严格控制的“质量环”。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要求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必须及时,为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监理机构和政府监督机关也要求施工企业及时整理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以备核查或核定工程质量等级。
因此,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整理应杜绝拖沓滞后,闭门造车现象和应付突击式的心理。
二 真实性
真实性是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灵魂。资料的整理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偷工减料或省工省料”而隐瞒真相;也不要为“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所有资料的整理应与施工过程同步。材料使用前必须有合格证和必要的试验报告,采取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试验应有见证取样记录。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必须到现场实测检查,不得闭门伪造。
三 准确性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核心。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取决于以下一些方面。
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应区分不同的分部或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位数,标准差取二位有效位数。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应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
四 完整性
完整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基础。不完整的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
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设专人及时收集有关工程资料。
2、应根据工程量、批量或批号收集有关工程资料。
3、总承包单位应向分包单位收集相关资料。
总之,工程技术保证资料必须基本齐全,除做到及时性(前提)、真实性(灵魂)、准确性(核心)、完整性(基础)以外,还要符合竣工图纸、资料的整理、编制要求:
1、资料要签字齐全,字迹清晰,纸质优良,保持整洁。
2、分类分项明确,封面、目录、清单资料齐全,排列有序,逐页编码。
3、凡是利用原图编制竣工图的,图面必须达到八成新以上,无油污、无磨损,图字清晰,并在标题栏右上角空白处加盖竣工图章后方可作为竣工图。竣工图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应逐张签字。
4、对结构、形式、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情况绘制竣工图。设计变化不大的,施工单位可将变更部分修改在原施工图上,另盖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
5、竣工图等资料整理时,必须按工程项目、专业类别和图号组卷,折叠成要求的幅面,露出标题栏,以方便查阅。
6、图纸、隐蔽工程记录等重要资料,必须有碳素墨水绘制和书写,禁止复写和使用复印件。
7、文字材料以A4纸为准,左边留出2.5厘米宽的装订线,应用棉线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