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语文数学知识

1.哪一首小学古诗蕴藏数学知识

.远望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

试问尖头几盏尖

尖头是192 盏灯。

分析如下:

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载有如下这样一首“数学诗”:“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此诗就像一道“代数应用题”一样,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因为从一层到七层的灯“倍加增”,所以,如果设第一层的灯数为“ X ”,那么,二层至七层的灯数依次为一层的 2 倍、4 倍、8 倍、16 倍、32 倍、64 倍,把一层至七层的灯的数量依次加起来,为 127 “ X ”,并等于总灯数 381 。于是就可以算出第一层的灯数为 3 盏。 3 * 64 = 192 ,即塔的尖头(第七层)为 192 盏灯。此诗虽然是一首“数学诗”,但仍以形象具体,通俗易懂而堪称诗中佳作。

2.带数学知识的诗有哪些

1、《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遣怀》 唐 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有哪些古诗词中蕴含着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内容

一、古诗文中有很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但很难说蕴含着数学物理定理。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并不代表已经诗人看破气象规律。

例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也不代表懂了微积分和极限原理。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不意味着天文学的原理被发现了。

二、现代自然科学有数学方法,理论体系,高度抽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证伪机制等等来围绕一个定理运转。这是对事实的二度认识乃至三度认识……

而古诗词里是日常观察和审美体验的加工,审美体验加工是最厉害的地方。高级的诗人能对自然现象进行多维度的审美加工,以至于二度加工三度加工……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里面包含了取境、对偶、情景交融、隐喻等。

三、之前听过一个说法,大意是“文学家通过无意识体验和感性的创作发现了自然的真理,物理学家只是证明它们…”同理,这话也比较混淆视听。

同样,也听过“数学家可以在数学中发现全部文学家能体验到的美感”……这样的话。

我不是数学家,只看过些数学家的采访和传记,大数学家所说的“美”,大部分是对结构对称等奥妙的感叹欣赏,再混合上科学探索的成功带来的高峰体验。美则美矣,但应该没有穷尽文学里的审美体验……(欢迎数学物理大神反驳。)

四、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推荐一篇小文,吴国盛《什么是科学》,讲了博物学和近代科学的区别。

还有一套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谁知道《语文知识集锦的作者张久荣吗

央广网的报道张久荣,男,汉族,笔名清泉,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共党员,爱好古典诗词、书法。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常务版主,江苏诗词网校评委,江苏诗词学社微刊主编,淮安中访文化创作交流中心文学顾问。诗词入选《当代诗人作品精选》《当代中国诗词精选》《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心灵文苑》等多部诗词作品集,在“中华诗词”“东方诗词”“新长城文学网”等多家诗词论坛及《中国微诗大学》《九州诗词》《秦皇岛诗词》《淮安诗苑》等多家诗词刊物上,发表诗词作品四百余首。

其诗词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易懂,清新流畅,豪迈大气,韵味悠长,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由其主编出版的《语文知识集锦》《小学数学知识集锦》《历代诗词知识集锦》等教辅书,早已成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及部分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