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关于比例的小知识
1.比例,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或指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还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数学术语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7:9=21:27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组成比例的数字为这个比例的项,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7:9=21:27中,其中7与27叫做比例的外项,9与21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②比,?如:教师和学生的~已经达到要求。 ③比重,如:在所销商品中,国货的~比较大。
④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那么,左边的分母和右边的分子是内项 左边的分子和右边的分母是外项。 ⑤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⑥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因该可以了吧!采纳我的吧!!!!!。
2.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和上册 比和比例的知识 和运算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3.六年级数学 “比” 的知识归纳
两个数相除叫做比,所得的值称为商。如在a:b中,a为比的前项,b为比的后项,a÷b所得的商,叫做a:b的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首先的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比的应用.
比例应用题:1.先求出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或者乘各部分量所对应的分率。
解题高招:
当A:B=1:2时应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所以2A=B
当B分之A=2分之1时,交叉相乘 所以2A=B
当A:B=1:2时,还可以用设参数:设每份数为K 所以A=2K B=K
4.六年级数学练习(比例尺和比例的知识)答案
二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cm:150m
=3cm:15000cm
=1:5000
2.解:设实际距离是Xcm.
1:5000000=6:X
解 : X=5000000×6
X=30000000
30000000cm=300km
300/3=100 甲:100x(3+2)分之2=40 乙:100x(3+2)分之3=60
3. 解:设大齿轮转X周。
X:36=3:2
解:2X =108
X=108/2
X=54
4.解:设旗杆长度为x米
X:6.4=1.5:1.2
解:1.2X=6.4×1.5
1.2X=9.6
X=9.6/1.2
X=8
5. 140m=14000cm 50m=5000cm
长:14000×2000分之1=7cm
宽:5000×2000分之1=2.5cm
然后你自己画一个长是7cm,宽是2.5cm的长方形就行啦.
我打得很辛苦的,望采纳!
5.年级六下册数学正反比例题和比例尺题
一、填空1 、A*B=C 当B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C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是它们的( )一定,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是它们的( )一定.3、甲乙两地相距48km,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为6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如果x5=4y 那么x与y成( )比例.5、某厂6小时生产包装箱738个,照这样的速度,要制造1353个同样的包装箱,要( )小时.二、判断1、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成正比例( ).2、含盐量是10%的盐水,盐与水的比是1:9(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5: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一定成正比例( )4、一幅图的比例尺是200000/1千米.( )5、比例尺为1:1,说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等.6、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正比例.三、选择1、如果x/3=y/5,那么x与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非零自然数a与它的倒数是( )的量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不相关联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18cm,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 )A 900千米 B 900米 C 9000千米 D 90000千米4、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量是( )A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与宽 B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 C 一个人的身高与体重四、操作与应用1、把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长度的2/1后,画出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2、以学校为观测点,小光家在正北方向300米处,小辉家在西北方向400米处,小松家在东南方向500米处,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提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是1:20000)五、解决问题1、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米,15天修完.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2、装修一间客厅,用边长为2dm的方砖铺地,需要500块.用边长为4dm的方砖铺地需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3、在比例尺是1:35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2.4cm,另一幅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2.8cm,求另一幅图的比例尺.4、做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小时做20个,30小时完成.实际提前5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做多少个?(用比例知识解)。
6.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和比例 知识点
1.分数就是比,比就是分数。 (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使任意一个数 ()
3.四个数一定能组成一个比例 ()
4.在比例里,两个内向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 ()
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比的大小不变 ()
6.甲数是乙数的一又五分之一倍,乙数与甲数的比是5:6 ()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4:1 ( )
8.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4:5,面积比是16:25 ()
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5,两个内项的积是35 ( )
10.1/2:1/3的最简整数比是2:3 ( )
11.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男生比女生少1/4 ( )
1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的比是2:1 ( )
13.两种练习本,一种3元买4本,另一种4元买5本,这两种练习本的单价的最简整数比是16:15 ( )
14.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9 ( )
15.如果7a=8b(a,b都不等于0),那么7/8=b/a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