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物理知识

1.物理的铁路的弯道的有关知识

首先铁路上转弯时的轨道是根据向心力的原理制成的

1)火车转弯时它所受的重力和轨道对它的弹力充当了向心力,也就是a=mg*tanθ(铁轨与水平面的夹角)=m*V^2/r(r是指火车绕转弯时轨道的半径)

2)当弯道r一定时如果火车的速度过大那么它所受的向心力就约到就越大,此时铁轨对火车有个想内的压力去压它(这个时候会损坏外轨),相反如果速度过小那么,a越小,此时轨道对它有个向外的弹力(这个时候会损坏内轨)

3)如果弯道与水平夹角过大且夹角一定,那么向心力也越大,如果想减小向心力,可以开个重力较小的火车以较小的速度行驶较为安全

2.青藏铁路蕴含的物理知识

(1)热棒:天然“制冷机”

进入两大滩冻土区,铁路路基两旁插有一排排碗口粗细、高约2 m的铁棒(如图1)。铁棒间相隔2 m,一直向前延伸。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 m,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2)抛石路基:廉价“土空调”

在青藏铁路路基内部,还有一种廉价而有效的“土空调”正悄无声息地运转着。在土层路基中间,填筑了一定厚度的碎石(如图2)。当夏季来临时,青藏高原气温升高,抛石路基表面的温度上升,空气密度降低,而路基冻土中的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这样热空气与冷空气就不易对流,无形中形成了外界与冻土的隔热层;当冬天来临时,冻土路基的外界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而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空气密度较低,将自然上移,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无形中形成了热冷对流,使路基冻土层温度降低,保护了冻土的完好性。

(3)遮阳板:隔热“外衣”

青藏高原地处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十分强烈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遮阳板路基是在路基的边坡和坡面上架设一层用于遮挡太阳辐射的板材,由此完全消除太阳对路堤坡面的有效辐射加热作用(如图3),达到稳定路基温度场的目的。

(4)以桥代路:“最后绝招”

青藏铁路沿线,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桥多(如图4)。对于图4极不稳定的高含冰量冻土区,用热棒、抛石路基等方法都是不管用的,而以桥代路是解决冻土问题的最后绝招。桥墩打进冻土层30多m,桥墩与冻土层间的摩擦力足以支撑路基的稳固性,冻土的融化和膨胀对路基的影响这时已显得微乎其微。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