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问答

1.艾滋病预防知识问答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2.求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有关竞答问题(要带答案)

竞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 1、艾滋病是()A一种皮肤病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同性恋病 2、HIV是()A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B预防艾滋病疫苗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AAIDSBHIVCHAVD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握手C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A神经系统B肌肉系统C骨骼系统D免疫系统 6、在世界上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传播D母婴传播 7、目前在我国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传播D母婴传播 8、感染HIV后到体内出现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A窗口期B持续淋巴结肿大期C艾滋病期D急性期 9、下面哪种不是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方法?()A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B远离毒品: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C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D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10、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A1984年英国B1981年美国C1971年美国D1981年英国 11、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C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12、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B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C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D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13、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是:()A每年12月1日B每年12月6日C每年6月12日D每年12月16日 14、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D社交活动较多人群 15、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怀孕以后,婴儿受感染的可能性是多大?()A如不预防30%左右;服用合适的抗艾滋病毒药物,孩子感染该病毒的比率可降至10%以下B如不预防50%左右;服用合适的抗艾滋病毒药物,孩子感染该病毒的比率可降至30%以下C如不预防,都是100%被感染,所以应该一律引产D如不预防,都是100%不被感染,所以该生还是要生 16、2005年世界艾滋日的主题是()A关注妇女,抗击艾滋B抗击艾滋,男人责无旁贷C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D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17、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全国农村中的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实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并提供经济补贴B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病人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C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D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18、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何不同:()A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HIV抗体阳性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都阳性,但前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后者有各种症状C艾滋病病人有传染性,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传染性D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上没有区别 19、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在亚洲排第几位?()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20、到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人?A50万B60万C80万D70万 21、沈阳市的艾滋病状况()A尚未发现B只发现艾滋病患者C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D已发现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2、下面哪个叙述是不正确的,反而会加剧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 A如果没有体液这个中介物,如果双方都没有丝毫破损,那么艾滋病是不可能传播的B谁也不知道你周围的人是否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所以不应该轻率发生性关系C艾滋病随处都可传染,染上就会死D正常的生活接触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23、下面关于艾滋病窗口期说法正确的是()A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中艾滋病病毒抗体转阳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B窗口期中HIV抗体阴性,表示没有传染性C窗口。

3.怎样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大对《条例》、《通知》等法规 文件的贯彻力度,积极创新宣传手段,广泛深人开展艾滋病防治知 识的宣传普及。

要采用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人口学校宣讲、开展针对性咨询等形式,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内营造艾 滋病防治宣传氛围。 要重视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计划生育协 会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纪 念曰的宣传契机,组织艾滋病防治知识集中宣传。

要借助“你在他 乡还好吗”和流动人口 “关怀关爱”专项活动等人口计生系统的 品牌项目,做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的 自我保健意识。 要注意开发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介,不 断拓展宣传教育渠道。

。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切实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机构的艾滋病预防宣传作用,在向群众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 的过程中,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大力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服 务。

要将艾滋病疫情行势、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 病防治政策纳入宣传咨询的重要内容。要向群众宣传使用安全套是 阻断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做好已婚 育龄人群安全套免费发放和农民工的安全套发放工作。

要充分利用 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和技术服务人员上门随访的服务形式,向广大 育龄群众提供艾滋病宣传咨询。

4.如何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包括: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旅客列车和从事旅客运输的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显著位置,设置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广告牌或者张贴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组织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医务人员在开展艾滋病、性病等相关疾病咨询、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

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应当利用计划生育宣传和技术服务网络,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向育龄人群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时,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从事劳务中介服务的机构,应当对进城务工人员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7、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出入境口岸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出入境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指导。 8、国家鼓励和支持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将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纳入妇女儿童工作内容,提高妇女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组织红十字会会员和红十字会志愿者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组织和个人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咨询、指导和宣传教育。 10、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

1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支持本单位从业人员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开通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电话,向公众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和指导。

5.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做到什么程度

努力消除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歧视 各地要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正确认识 和科学防治艾滋病,知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排斥和歧 视艾滋病患者无助于防治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心理, 提高群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度。

加大《艾滋病防治条例》普法 宣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 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就医、人学等合 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文明、友善的价值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击艾滋病、关心爱护受艾滋病 影响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 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和少 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