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夏季腹泻如何预防
饮食上要注意 俗话说病从口入,夏季夏季饮食要少油腻多清淡,食物的选取上新鲜, 尤其是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在夏天高热时容易引起变质,因为许多有害细菌在常温下可大量繁殖扩散。
尽量避免食用剩饭剩菜,隔夜的食品要充分加热后吃。 多注意卫生 夏季里细菌容易滋生,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防止蚊蝇。
瓜果蔬菜等一定要浸泡、清洗干净,宝宝用的餐具每天用开水煮烫消毒。切过肉的刀和案板一定要清洗干净再用。
不要贪凉 夏季虽然酷暑难耐,但还是不要太过于贪凉。 不要给宝宝吃直接从冰箱里拿出的东西,如果宝宝本身肠胃就不好,更避免吃雪糕等冷饮。
注意天气变化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一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尤其是要注意足部和腹部的保温。年龄小的宝宝可给戴肚兜,大些的宝宝睡觉时可用舒适的浴巾盖住腹部。
多喝白开水 夏季出汗多,水份流失的严重,一定要让孩子多喝些白开水。可在水中加少许的盐。
避免各种碳酸类的饮料,更不要给喝冰镇过的东西。 一旦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给宝宝喂药。
就医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携带宝宝新鲜大便,以便医生化验,及时查出腹泻的病因。 在些期间一定要注意水份的补充,千万不要引起脱水的症状。
2.夏季如何预防儿童腹泻
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小儿腹泻高发时节。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胃酸少,杀菌能力差,如果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稀释了胃酸,致使病菌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第二,小儿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少,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第三,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小儿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也是增加感染的原因之一。
夏季腹泻尤以细菌感染为主,少数为病毒感染,各年龄组的小儿均易发病。小儿发病可缓可急,严重的可出现惊厥、休克、脑病、心肌损害等。一旦孩子出现感染性腹泻,家长千万别自行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防止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
有几点注意事项家长一定要谨记:
1、不要简单地认为禁食是必须的夏天小儿腹泻以2岁内的婴幼儿为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殊不知,腹泻期间禁食,饥饿状态反而会增加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部分患儿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要鼓励孩子进食,脱脂奶、稀饭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对小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正确应用抗生素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感染是主要原因,其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需要抗感染治疗,但是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3、不轻易使用止泻药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婴儿。
4、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严重脱水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而水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年龄愈小,水分占体重的比例愈大。患儿丢失相当于体重5%的水分,即可出现脱水症状(精神委靡、口渴,烦躁、无力、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超过15%就会出现抽搐、昏迷,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家长此时应该继续让孩子进食,特别要注意摄入液体。只有早期预防并及时纠正脱水,才能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另外,应预防小儿腹泻养成卫生习惯。对夏季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总的原则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便后要及时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尤其要强调的是,冰箱不是保险箱,置于冰箱内的食物仍有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另外,随着家用饮水机的普及,由于未进行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彻底,成为儿童夏季腹泻病新的感染源。还要注意灭蝇灭蛆,防止食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