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做好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
1. 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要有计划性
这里的计划性是指,电气设备故障发生前、后的维护与检修的全过程。电气设备长久的运行过程中定会有零部件或其他部分的损耗,这就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或大或小的故障。
为了降低故障的可能性,需要制定故障前的维护和检修计划;再故障发生后,要根据检测结果和以往的经验以及其他方面制定修理计划,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要做预防下一次故障发生的计划,每一部分计划加到一起就是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整体计划。套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2. 做好对电气设备状态的监管与测查
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与测查,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其视为日常的基础工作来做。这是避免故障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状态以数据形式记录、整理以及分析,找到设备故障可能发生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 采用系统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模式
由于电气设备不仅种类繁多,机构也非常复杂,相关的维护与检修工作自然也复杂性与多样化的,盲目而又没有计划的工作,只能使工作变得更复杂,更没有效率。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复杂的电气故事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是必要的。
⑴ 以合理分配为目的,建立电气维护与检修组织,建设组织管理平台,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防止了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
⑵ 以明确目标为目的,要求对每一个电气设备进行记录在案,对设备的详细状况加以了解,从而明确系统的工作目标。
⑶ 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为目的,所建立的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采用全面的管理方式。并且电气设备监控要以现代数字化为基础,为实现智能化为目标的超前意识。
4. 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素养
现代化人才要求具备综合性技术与高尚的性格品质。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也不例外,在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上,他们是实现工作目标的第一保障,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完全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所以,相关企业要在专业技能上给予强有力的培养,定期做理论培训与创新实践的学习,是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的能力更上一层楼。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素养的提升同样重要,员工的素养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企业具有好的形象才会有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2.电气设备的维护
一、概 念1、什么是设备巡检 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
2、什么是设备点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3、设备日常巡检与设备定期点检的区别与联系: (1)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
他不同于维护人员、检修人员,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设备巡检员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2)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在有些单位也叫保全工,(3)设备日常巡检和设备日常点检其实是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巡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设备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的依据,缩短维修时间,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二、设备点检的分类 按作业时间间隔和作业内容的不同,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二类。1.日常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点检为日常点检或称日常检查。
日常点检的对象为在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由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的标准,以感官为主借助便携式仪器,每日一次或数次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了解设备在运行中的声音、动作、振动、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简单维护和调整,检查结果记入日常点检卡中。日常点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日常点检的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作业时间也较短,一般可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所以对生产影响不大。2.定期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上的点检为定期点检或称计划点检。
定期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专业检查人员根据点检卡的要求,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除包括日常点检的工作内容外,其检查作业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劣化程度、精度和功能参数,查明设备异常的原因,记录下次检修时应消除的缺陷。
定期点检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设备的缺陷和隐患,定期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为进行精度调整和安排计划修理提供依据,使设备保持规定的性能。设备定期点检的对象主要是重点生产设备,其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时间较长,一般需要停机进行。
所以必须与生产才划协调编制点检计划。 三、设备点检的主要环节 设备点检的内容因设备种类和工作条件不同而差别较大,但各类设备的任何点检,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确定检查点 一般应将设备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确定与设备的结构、工作条件、生产工艺及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检查点选择不当或数量过少,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势必造成经济上不合理。因此,必须全面考虑以上因素,合理确定检查点的部位和数量。
检查点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2.确定点检项目确定点检项目就是确定各检查点的作业内容,如温度、振动、噪声、泄漏、压力、磨损情况等。
确定检查项目时,除依据必要性外,还要考虑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测工具的配套情况。点检项目确定后,应将其规范化并登记在点检卡中。
3.制定点检判定标准 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制定出各检查项目的技木状态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判定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如磨损量、偏角、压力、油量等均应有确切的数量界限、以便于检测和判定。
制定的判定标准要附在检查项目表内。4.确定点检周期点检周期应根据检查点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依照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故障与磨损倾向、维修经验等来确定,切不可过长或过短。
点检周期过长,设备异常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检查工作量,增加费用支出。
点检周期的最后确定,需耍一个摸索试行的过程 ,一般可先拟定一个点检周期试行一段时间(如一年),再通过对试行期间的维修记录、故障和生产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点检周期。5.确定点检方法和条件 根据点检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各检查项目所采用的检查都应具体规定。
检查方法和作业条件确定后,就成为规范化的作业程序。例如:是凭感官检查还是用检测仪器检查;是需要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还是不停机人员不得随意改动。
6.确定点检人员所有检查任务必须落实到人,也就是明确各类点检的执行入员。日常点检工作一般应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因为他们天天与设备接触,。
3.电气维护主要干什么
1、根据本部门的电气运行和维修计划,协助经理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电气运行和每日的维修计
划,满足各部门的设备维修和工程建设需求,确保各部门生产运作正常运转。
2、协助经理落实每日作业计划的执行,组织员工完成电气、电机和仪器仪表等设备的维修、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任务;
3、负责巡视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电气设备运行正常;
4、负责电气信息的管理,建立和维护相关设备和仪器仪表等的台帐和维修记录;
5、负责组织员工定时检查消防设施,对员工进行消防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