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1.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原发布者:柠檬_无序

浅谈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和平时的交流,我对财务管理从基础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也产生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而对财务管理也有浅薄的体会。现借此良机,简述我对财务管理的心得体会。1、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财务管理》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为我是非专业人士,又是初学者,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所以我对这门精深而实用的课程、操作过程不是很熟悉,在此仅凭自己从书本上所查看到的信息和从会计朋友那里所打听来的看法作下总结来陈述我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从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到股利分配,是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循环过程。同时也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这些环节中的活动不仅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而且都处于关键点,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一)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运用,并对其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财务关系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一系列经济管理工作和活动。财务管理管理的内容必须要对资金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他们的关系,即企业的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对象的关系,才能更清晰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1、企业资金的运动形式企业的资金运动是从货币资金开始的,是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最后又返回到货币形态的一个

2.财务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如果你不是专门从事财务的话,我觉得从财务部的角度来说,希望其他部门员工能了解基本的一些财务知识,比如,支票的相关的知识,发票的相关知识,现金,支票,汇票等结算方式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基本的帐务知识,最简单的具个例子,如果我要给人家开发票,那些项目能开,那些项目不能开?如果人家要给我开发票,最好开什么项目?这都是最最简单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比较起来相对复杂的!但最好了解,因为有时候,其他部门跟财务部沟通的不好,也不懂得一些基础的财务知识的话,小则会给财务部带来很多麻烦,大则会影响公司正常业务的进行。

3.会计基本知识

小同志,遇见你我很高兴。

就你提到的会计核算的几个基本问题告知如下:首先,你说的残值、净值、折旧等,这是涉及到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问题。你知道,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的损耗是通过折旧的方法,把它损耗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经过销售取得货币资金,这样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得到补充。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值和书本上讲的是不一样的:教科书上说是原值加上清理费用择扣除残值;而实际工作中确定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不加清理费用,只扣掉产值。所谓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报废时可以变卖的价值。

但是在考虑残值时,要执行税务部门的规定,一般企业残值为原值的5%。举个例子:假如某设备原值为20,000元,残值为1000(20000*5%),那么允许计提折旧的原则为19000(20000-1000)。

设备的使用年限税务规定为10年,要按照年限法(也叫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应提折旧1900(19000/10),每月应提158.33(1900/12)。

年折旧率为10%(1900/19000*100%),月折旧率为0.83%(158.33/19000*100%)。所谓折旧费那就是折旧的货币表现了。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待摊费用问题:所谓待摊费用那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制的原则设立的会计科目,为了使当前的成本均衡。我们还是举个例子说:比如你单位订购了全年的报纸,总共支出2000元,这个业务就需要待摊,因为订的报纸是全年收益的。

不能让一个月的费用承担。所以发生时要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在往每个月摊销时就叫分摊费用。摊销时(每月为166.67,2000/12)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最后说说待处理财产损益,这是个专门核算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盘赢盘亏的会计科目。因为企业处理盘赢和盘亏,都是要涉及到纳税的,所以要向税务机关申请如何处理,在未报批前,对盘赢或盘亏的财产都要挂帐于“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在举个例子:比如盘亏了一些原材料,价值3000元,在报批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记“应交税金-转出进项税额”和贷记“原材料”。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就你提的问题,我只能说这些了。相信我的回答对你能有一定 的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连续,我愿意继续我们有意义的讨论。

4.基础会计知识点

会计基础重点考试内容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资产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四种情况:资产权益同增 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3、资产=负债+所有都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费用、成本、支出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盘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

5.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马场道校区(更改的专家,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23号天津)。

专业如下:

一个专科起点本科

会计

培训目标:使学生成为系统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企业和机构,主管财务和会计的工作,并掌握一门外语的专业知识。

课程:英语,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及税务规划,财务管理,常用的会计软件,审计等。

金融

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掌握金融理论和基本的商务知识体系可以从事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储蓄,信贷,结算业务和管理,并掌握一门外语的专业知识。

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企业会计,保险理论和实践中,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和贸易体系的理论与进出口贸易的专业知识和各种进口和出口贸易模式的基本技能的更高层次的外语人才。

课程:强化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保险,英语函电,国际经济合作。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系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发展的战略眼光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需要现代管理意识,掌握一门外语的专业知识。

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管理等无形资产。

高中出发点专家

会计

培训目标:使学生成为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掌握一门外语的专业知识。

课程:成人英语,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及其他。

金融管理与实务培训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理论和专业知识可以从事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课程:成人英语,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会计原则及商业银行服务,金融企业会计,保险及其他。

会计电算化

培训目标:使学生成为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设计和操作复杂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成人课程:英语,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EXCEL,AIS工程,常用会计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程序。

6.会计基础重大知识点

一、会计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历史、目标与职能、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二、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四、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总分类与明细分类核算五、借贷记账法的相关应用六、成本计算与账户分类七、会计凭证——种类、填制与审核、传递与保管八、会计帐簿——种类、设置和登记、错账的查找与更正、对账与结账九、财产清查——种类、基本程序方法和会计处理十、财务报告(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十一、会计核算形式——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总账十二、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