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综合素质命题文化素养考点如何分析
文化修养考核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命题考点: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1科学常识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2科普知识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3中国文学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4外国文学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5文化常识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6历史常识中学综合素质命题考点分析:4.7艺术鉴赏。
2.考研思修分析题命题特点和考点是什么
思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套路 1。
思修分析题的第一问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即让考生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思修或法律基础中的某个准则,这种考查手法和马原的第一问是高度接近的。 2。
思修分析题的第二问通常是考查第一问中归纳出来的准则给我们的启示。 3。
无论第一问还是第二问,都要结合材料,结合材料部分的分值占到整个思修分值的一半。 4。
思修的分析题考查一般不会涉及实体法律制度。 思修分析题可能涉及的考点 1。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4。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5。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6。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8。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9。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0。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1。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2。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3。 自由平等观念 14。
公平正义观念 15。权利义务观念 16。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3.法考命题思路有哪些重点
命题思路就是什么知识点重要有可考性的就可以成为命题的关键知识点。
所以法考命题思路的重点:(1)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点法考是职业资格考试。所以具有实用性的知识点才具有命题的价值。
一些单纯的理论完全无法在实际中操作的知识点就不具备可考性,也就是没有命题的价值。(2)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一般只要是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都是所考的重点。
每年出台的新法规都是来改进以前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所以新的法律法规是一定具备实用性的。而且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都是每个法律人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所以肯定是具备命题价值的。
(3)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一般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解释。所以它的实用性很高,这就具备了它成为具有命题价值的知识点。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具有实践性的知识点肯定就具备可考性。所以平时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答题训练,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看不懂的题目也多往这方面思考题意是什么。
这样在考试中你找出命题的关键点就可以容易很多。
4.关于考研政治,肖秀荣的那本关于核心考点分析的书叫什么来着
同学想要找的是“肖秀荣考研书系: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核心考点预测(背诵版)(2013) ”吗?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把握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性,把握国情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性。
这需要考生对整体知识框架有所构建的同时,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提炼史纲各部分涉及重要考点,希望大家认真记忆。
2016考研政治史纲重要考点提炼(1) 考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2) 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提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考点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1840年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考点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②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 阶级关系的变动。①地主阶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一部分地主转化为资本家。②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考点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考点5、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中法战争期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法舰。
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5.雅思阅读出题思路和考点是什么
一、雅思阅读的出题思路 雅思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寻找细节信息(Specific Information)和对文章大意(Main Idea)的理解能力,不同的题型需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
例如大意题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标题配对题型(List of Headings),阅读时应采用skimming和skipping相结合的阅读技巧。 在快速阅读时不仅要明白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知道作者是在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等进行描述(Describe)还是在通过对比、推理、预测等提出观点(Argue),与此同时要能够跳过一些细节信息(如例子、解释说明、过程的描述等具体细节内容),准确把握每一段的主题句,理解段落大意。
这种题型其实是考查考生对英语学术类文章惯用的写作思路,即Deductive(推论演绎)和Inductive(归纳总结)的认识,进而通过了解文章布局理解文章内容。而在处理细节信息题型的时候,无需通读全文,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细节内容的寻找能力,主要学会使用Scanning的阅读技巧到文中去快速准确定位题目对应信息即可。
实际上这类题型就是考查考生对定位词(Locating Words)的掌握和辨认能力,定位不准就会直接影响答案的准确性,约90%的题目都要借助Scanning来完成。 针对以上两种题型的出题思路,广大考生应从根本上不断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尤其是Skimming和Scanning,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了解主题句的特点及主题句在段落中的分布情况,并学会分析和预测文章结构,积累各类相关的雅思阅读话题。
在做细节题的过程中,要牢记定位词的特点,不断分析总结定位词的规律,以便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因此,专家建议考生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先大概预览一下文章主题及题目类型,预测文章结构,决定阅读方法和做题顺序。
二、雅思阅读的考点 在了解了雅思阅读的出题思路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具体考点。 只有清楚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考生才能其出题目的和考查重点,有的放矢。
专家分析认为,阅读题目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考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首先,雅思阅读题目很大程度是在考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其中包括同义近义词(Paraphrasing)的转换、识别能力,以及对一词多义的掌握程度。 阅读涉及话题广泛,文中又有大量专业词汇,很多考生担心会因此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对剑桥真题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总结摘要、是非无判断还是图表题,同义近义始终贯彻其中。并且涉及的词汇都不是难度较大或生僻的专业词汇,都是一些常用的高频词汇,专业词汇大多都是文章载体或作为定位词存在,绝不会以考点的形式存在。
例如在剑5Test2的第二篇文章Questions21-23是让考生完成一个标签图,图中所示的是3个被笑话激活的大脑部位,出现了Right prefrontal cortex和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这样的专业词汇,两个专业词汇并不是出题者的考察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就会发现3个题目里分别出现了lights up, become active, is activated 这3个短语,这才是题目的真正考点,考察“激活”一词在文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还考查了题目中link to和文中be critical、is involved with和文中is associated with的替换。 一词多义也是雅思阅读对词汇的一个考点。
比如在剑5 Johnson’s Dictionary一文的题目中就出现过shade一词,除了表示荫凉处之外,它还有表示微小、细微的意思,原文正是取了shade的第二种也是考生不太知道的意思,在文章中和subtlety进行了替换。 再如account for, interpretation,也是在剑桥真题里常出现的词。
account for有表示在数量上占……的意思,interpretation则有翻译的意思,但是大多考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这两个词都还有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而且剑桥题目里也多次考的也是这层意思。 同义近义转换,可能是词与词之间、短语和短语之间,也可能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
想要能更好地熟悉和把握这些词汇,重在日常积累。做完练习之后,把文中特别是真题中的文章和题目中出现的同义近义转化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成文以便复习,一词多义也是同样的道理。
长此以往,定会对题目中的考点词相当熟悉和敏感,快速把题目信息和文章内容对应起来。 其次,雅思阅读的第二大考点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对问题的结构和内容的整体把握及应用能力。
从真题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细节题是可以通过定位词直接定位的,但是也有部分题目定位词并不明显。 遇到后面这种情况,专家建议考生应该立即改变解题策略,从文章结构上下功夫,通过文章内容的组织特点和题目意思进行定位。
文章性质决定文章结构。比如剑4 Test 2 Lost for Words,通过对标题和副标题的分析可推断,文章内容一定会谈到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消失的原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挽救措施。
这也是在谈论负面话题时不可缺少的4要素,这样即便题目的定位词不明显,我们也可以根据意思去推测其在文章中可能对应的段落。由此看看出,雅思阅读文章的学术性虽然决定了它的深度,但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相对固定的文章结构。
因为学术是严谨的,在形式上它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如果能准确把握各类文章的布局思路和特点的话,。
6.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命题规律分析
1.基础性强――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
“哲学”和“政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它们主要考两个问题:一是概念,二是观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形态的阐述,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基本观点,二是重要依据。均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的马原理考试题目偏重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充分体现了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综合性强——考查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
随着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都已不再孤立的考查考点,而是考查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同学科不同章节或不同学科的考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某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回答是非常困难的。
3.灵活性强——系统考查对引文、材料的系统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将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运用有关原理、观点或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命题的通常做法是引用一段名言或材料,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要求考生对引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一个“活”字。
4.现实性强——利用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做为命题材料
2002年以来,考研政治的命题方向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以往的以理论考点为中心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命题。现实性与灵活性是紧密相连的,都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上,可以说,现实性包含在灵活性之中,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言,在考查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点的命题中必将大量引用相关时政材料进行命题。今年试卷的第34题充分将环保这类实证材料引用到和哲学原理的联系上。
总体来说,今年马原理部分的命题难度加强,主观题侧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客观题则偏重于重点热点问题,体现了政治命题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愈加密切的特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